红燕/余姚作家文丛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我和燕燕相识在一个离我老家有五十多公里山 路的小镇上。镇上的街面建筑古色古香,镇里传说 有九十九条半的弄巷,有一条弄是个“死胡同”, 只能称为“半条”。小镇三面群山环抱,崇山峻岭 ,在抗日时期是红色根据地,留下许多抗日的传奇 故事,还保留着不少的遗迹,如革命烈士纪念碑、 浙东区党委旧址,这些都成为古镇旅游开发的红色 景点;镇的北面是广袤的四明湖,风光旖旎,物产 丰美。镇上的古街商贸发达,店铺兴旺,有理发店 、打铁店、竹器铺、裁缝铺,还有各种焦饼、豆浆 、炒货等特色小吃店。当时镇上有家上海商品的试 销店,闻名遐迩,吸引着古镇周边的群众前来购置 物品,连城里的姑娘、小伙子也慕名赶来这家试销 店买日常用品,如布料、饰品、鞋子等。 高考失利后,我心里无比失落,在家里整整待 了三天没出门。好面子的父亲也没精打采,像蔫了 的茄子,虽然没有过分地责备我,但我从他不悦的 脸色中窥知了他内心的失望与郁闷。大哥初中毕业 后,在家务农,现已经娶了媳妇生了子。我的失利 把父亲挺直的腰板给压得弯曲了! 放弃读书后,我成为一个地道的农村青年。高 考后的暑假是农忙季节,考上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 的同学忙着走亲访友、办酒席。有一天,我正在田 间帮着父亲劳作,有几个考上大学的同学竟然骑着 自行车到田畈上来,说是来看望我安慰我鼓励我, 其实他们这样做让我更加尴尬。我强颜欢笑,满脸 的汗水,满裤子的泥巴,看到他们喜气洋洋的样子 ,我内心在哭泣在滴血。“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昔日的同班同学如今命运迥异:他们在大学里奋 斗,我在田野里耕耘。 我有一个初中时走得比较近的同学,他的父亲 是在企业里跑供销的,在他父亲的影响下,我同学 拜师学习模具技术,学成后自己开店做了老板。在 那个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年代,掌握模具技术是很 有前途的。我整天赖在同学的家里,让他的父亲帮 助我寻找一个师傅,等待了两个月后,我终于实现 了自己的愿望。带着简单的行装,在同学父亲的陪 同下,我来到了陌生的城市里。师傅是一个不到三 十岁的青年人,我到他创办的企业时,师傅刚结婚 半个多月,还沉浸在新婚的喜悦之中。我们师兄弟 有三四个,他们与师傅沾亲带故的,但师傅一家人 待我最好,非常信任我。我们学徒几个人的伙食、 住宿都由师傅提供,师傅让我负责每天去菜市场买 菜,掌管日常的开支。 正当我安下心来,努力学习技能时,忽然我昔 日的班主任找到我老家来,得知我已经外出学艺时 ,他竭力地劝说我的父母亲,要我去他任校长的初 级中学代课,说是边教书边复习,有机会参加明年 的高考。我的父母听了以后异常兴奋,母亲特意从 乡下赶到城里,要我去学校教书。师傅师母说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