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建设--植物种选择与绿化工程构建
作者简介
鲁敏 女,1963年7月生,辽宁省沈阳市人,满族,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生态学博士,2001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3年进入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站,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城市生态学及生态工程,景观生态、园林景观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曾兼职辽宁省花卉协会常务理事、辽宁省盆花协会秘书长,沈阳市月季协会秘书长等。 现任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人事处副处长,教授,硕士导师,为山东省民建议政委员会委员、济南市政协委员、济南市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月季协会理事、中国花卉报特约记者。
内容简介
章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生态功能 城市绿化植物是构成园林风景的主要材料,也是发挥园林功能绿化效益 的主要植物群落体。园林树木是指城市植物中的木本植物,包括乔木、灌木 和藤本植物。有人比喻说,乔木是园林风景中的“骨架”或主体,灌木是园 林风景中的“肌肉”或副体,藤木是园林风景中的“筋络”或支体。从宏观 来讲,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主体是城市植物,其中又以园林树木所占比重最 大,从园林建设的趋势来讲,必定是以植物造园(景)为主体。因此,城市植 物——园林树木,在城市环境建设和园林绿化的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充分地认识、科学地选择和合理地应用城市植物,对提高城乡园林绿化水 平,绿化、美化、净化以及改善城市自然环境,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充分发 挥园林的综合功能和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园林植物净化作用 一、吸收有毒气体 由于环境污染,空气中各种有害气体增多,主要有二氧化硫,氯气,氟 化氢,氨气,汞,铅蒸气等,尤其是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元凶”,在空 气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危害最大。园林植物是最大的“空气净化器”, 城市绿化植物的叶片能够吸收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和致癌物质——安息 香吡啉等有多种害气体或富集于体内而减少空气中的毒物量。 1.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被叶片吸收后,在叶内形成亚硫酸和毒性极强的亚硫酸根离子 ,后者能被植物本身氧化转变为毒性小30倍的硫酸根离子,因此达到解毒作 用而不受害或受害减轻。不同树种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是不同的,一般的松 林每天可从l立方米空气中吸收20mg的二氧化硫;每公顷柳杉林每年可吸收7 20kg二氧化硫;每公顷垂柳在生长季节每月可吸收10kg二氧化硫。 人们对于植物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发现空气中的 二氧化硫主要是被各种物体表面所吸收,而植物叶片的表面吸收二氧化硫的 能力最强。硫是植物必需的元素之一,正常情况下植物中均含有一定量的硫 ,但在二氧化硫污染的环境中,植物中的硫含量可为其正常含量的5~10倍 。研究表明绿地上空的气体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低于未绿化地区的上空;污染 区树木叶片的含硫量高于清洁区许多倍,在植物可以忍受的限度内,其吸收 量随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提高而增大。每公顷柳杉林每天能吸收60kg二氧 化硫,松林每天可从1立方米的空气中吸收20mg的二氧化硫。研究还表明, 对二氧化硫抗性越强的植物,一般吸收二氧化硫的量也越多,阔叶树对二氧 化硫的抗性比针叶树要强。 据测定,当二氧化硫通过树林时,随着距离增加气体浓度有明显降低, 特别是当二氧化硫浓度突然升高时,浓度降低更为明显。 研究表明臭椿吸取二氧化硫的能力特别强,超过一般树木的20倍,另外 夹竹桃、罗汉松、大叶黄杨、槐树、龙柏、银杏、珊瑚树、女贞、梧桐、泡 桐、紫穗槐、构树、桑树、喜树、紫薇、石榴、菊花、棕榈、牵牛花、广玉 兰等植物都有极强的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 2.氯气 根据吸毒力较强而抗性亦较强的标准来筛选,银柳、赤杨、花曲柳都是 净化氯气的较好树种;此外,银桦、悬铃木、柽柳、女贞、君迁子等均有较 强的吸氯气的能力;构树、合欢、紫荆、木槿等则具有较强的抗氯和吸氯能 力。 3.氟及氟化氢 氟化氢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比二氧化硫大20倍,但不少树种都有较强的吸 氟化氢能力。据国外报道柑橘类可吸收较多的氟化物而不受害。女贞、泡桐 、刺槐、大叶黄杨等有较强的吸氟能力,其中女贞的吸氟能力比一般树木高 100倍以上;梧桐、大叶黄杨、桦树、垂柳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氟化氢能力 。 4.其他有毒物质 喜树、梓树、接骨木等树种具有吸苯能力;樟树、悬铃木、连翘等具有 良好的吸臭氧能力;夹竹桃、棕榈、桑树等能在汞蒸气的环境下生长良好, 不受危害;而大叶黄杨、女贞、悬铃木、榆树、石榴等在铅蒸气条件下都未 有受害症状。因此,在产生有害气体的污染源附近,选择与其相应的具有吸 收和抗性强的树种进行绿化,对于防止污染、净化空气是十分有益的。 二 、净化水体 城市和郊区的水体常受到工厂废水及居民生活污水的污染而影响环境卫 生和人们的身体健康。而植物有一定的净化污水的能力。研究证明,树木可 以吸收水中的溶质,减少水中的细菌数量。如在通过30~40米宽的林带后, 一升水中所含的细菌数量比不经过林带的减少l/2。 许多植物能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而在体内富集起来,富集的程度,可比 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高几十倍至几千倍,因此使水中的有害物质降低,得到 净化。而在低浓度条件下,植物在吸收有害物质后,有些植物可在体内将有 害物质分解,并转化成无害物质。 不同的植物以及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它们的富集能力是不相同的。如 对硒而言,大多数禾本科植物的吸收和积聚量均很低,约为30mg/kg,但是 紫云英能吸收并富集硒达1000~10000mg/kg。一些在植物体内转移很慢的有 害物质,如汞、氰、砷、铬等,以在根部的积累量最高,在茎、叶中较低, 在果实、种子中最低。所以在上述物质的污染区应禁止栽培根菜类作物,以 免人们食用受害。至于镉、硒等物质,在植物体内很易流动,根吸人后很少 贮存于根内而是迅速运往地上部贮存在叶片内,亦有一部分存于果实、种子 之中。镉是骨痛病的元凶,所以在硒、镉污染区应禁止栽种菜叶类和禾谷类 作物,如稻、麦等以免人们长期食用造成危害。柳树和水中的浮萍均可富集 镉,可以利用具有强度富集作用的植物来净化水质。但在具体实施时,应考 虑到食物链问题,避免人类受害。P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