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知识大全(耀世典藏版)(精)/悦读坊

冷门知识大全(耀世典藏版)(精)/悦读坊
作者: 编者:马兰
出版社: 天津人民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43.10
折扣购买: 冷门知识大全(耀世典藏版)(精)/悦读坊
ISBN: 978720109258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宇宙中的星星会互相“残杀”吗? 一般人都知道,宇宙中星体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 ,彼此接近的机会很少。但经过天文学家的观测和研 究,发现星球之间也存在彼此吞食、互相残杀的现象 。科学家们把这类星球称为宇宙中的“杀星”。 前不久,美国天文学家就发现了这种互相吞食的 现象。主角是两颗恒星,本来是一对双星.都已进入 衰亡期,均属白矮星。这两个星球体积很小,可质量 要比太阳大得多e经观测发现。这两颗星体靠得很近, 彼此围绕着对方旋转运动。其中一颗大的恒星,在不 停地“吞吃”比它小的那一颗。大恒星把小恒星的外 层物质剥下来吸到自己身上来,自己变得越来越“胖 ”,质量和体积不断增大。而那颗被吞食的恒星,变 得越来越小,现在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星核了。 不止是星球之间存在着彼此吞食的现象,星系之 间也在互相吞食和残杀。现在有一种理论认为,宇宙 中的椭圆星系就是两个漩涡扁平星系互相碰撞、混合 、吞食.从而形成的。有人曾经用计算机做过模拟实 验:用两组质点代表星系内的恒星,分布在两个平面 里,由于引力作用,在一定的规律作用下相向而行, 逐渐融合成一个整体。由此可见,在一定条件下,两 个扁平星系经过混合的确可以发展成一个椭圆星系。 在宇宙中,除椭圆星系和漩涡扁平星系外,还有 一种环状星系。天文学家们发现,这类星系从外表来 看,恒星分布于环状圈中,有时环中央什么天体也没 有,有时有天体,有时环上还有结点。有科学家认为 ,这种环状星系的形成,就是由两个星系互相碰撞、 吞食的结果。环中心的天体和环上结点,就是彼此吞 食后留下来的痕迹。 加拿大天文学家科门迪通过观测还发现,某些巨 大的椭圆形星系,其亮度分布异常,仿佛中心部位还 有一个小核。他认为,这是一个质量较小的椭圆星系 被巨椭圆星系吞食的结果。 但由于星系之间、天体之间距离都极为遥远,碰 撞和吞食的机会很少。所以,要想证实以上说法是不 是成立,还需要一段时间。地球磁场为什么会“翻跟 头”? 为什么指南针会始终指向南方,这在古代曾是一 个无法解答的谜,一直到1600年才由英国宫廷医生吉 尔伯作出科学的解释。原来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 ,北磁极(N极)在地球的南端,南磁极(s极)在地 球的北端。正是这个大磁场,吸引着磁针始终指向南 方。 但是,法国科学家布容1906年在法国司马夫中央 山脉地区对这里的火山岩进行考察时,却意外地发现 那里的岩石的磁性与磁场的方向相反。此后,这一类 现象被越来越多地发现,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人们终于发现,地球的磁场并非永恒不变的,现在位 于南端的北磁极会转到北端去,而位于地球北端的南 磁极则会转到南端去。这就是物理上所称的“磁极倒 转”。 在研究中科学家还发现磁极倒转的现象曾在地球 的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次。据统计,仅在最近的450万年 里,就可以划分出4个极性相异的时期,地磁场的方向 从现在到69万年前称为“布容正向期”,基本和目前 一样;从69万年到253万年前,称为“松山反向期” ,地磁场方向和现在恰好相反;从253万年到.332万 年前,称为“高斯正向期”,地磁场方向又与现在相 同;从:332万年到450万年前,称为“吉尔伯反向期 ”,地磁场又同现在相反。 但是,地磁场方向在每一个磁性时期里,也并不 是始终如一的,有时会发生被人们称为“磁性事件” 的短暂的极性倒转的现象。例如,在布容正向期里, 就发生过被称为“V带”和“X带”的反向事件,在松 山反向期中,则发生过“吉尔赛”、“贾拉米洛”等 正向事件。 当然,在更古老的地质历史时期里也同样存在着 地球磁场的这种“翻跟头”式的变化,只不过是时间 太过久远,我们还没有办法对其变化的具体时限进行 确定。 那么为什么地磁场会发生变化呢?有人认为,这 可能是地球被巨大的陨石猛烈撞击后导致的结果,因 为猛烈的撞击能促使地球内部的磁场身不由己地翻转 一个跟头;也有人认为,这与地球追随太阳在银河系 里漫游相关,因为银河系自身也带有一个磁场,这个 更大的磁场会对地球的磁场产生影响,从而促使地球 的磁性会像罗盘中的指南针一样,随着银河系磁场的 方向而不断地变化;还有人认为,由于地球本身的演 变导致了磁极倒转的发生。总之,关于地磁场变化的 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P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