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辉咬文嚼字

康辉咬文嚼字
作者: 康辉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70
折扣购买: 康辉咬文嚼字
ISBN: 9787570229338

作者简介

"康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联播》主播,中共十九大、二十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全国学雷锋最美志愿者、全国新闻广播影视出版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获得者。 严晓冬,北京电影学院艺术硕士,现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导演,主要负责央视频《康辉说》账号新媒体内容。作品有《康辉咬文嚼字》《城市有意思》《光影·特写》等,曾获广电总局2019年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网络视听节目),2020 年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优秀作品奖栏目类二等奖。 央视频(CMG Mobile),于2019年11月20日正式上线,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基于5G+4K/8K+AI等新技术推出的综合性视听新媒体旗舰平台,是中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 “康辉说”是全网独家的康辉新媒体账号。该账号的《康辉咬文嚼字》系列专注汉字相关泛知识垂类,康辉带大家重新认识容易读错的地名、美食、姓氏、传统节日等,旨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内容简介

"儋 州 ——苏轼在海南的趣事 我的“咬文嚼字”从哪里“嚼”起呢?我想到了一个远在天涯海角的地方——儋州。因为我的偶像,宋代大文豪苏轼与儋州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儋”这个字看起来好像和一些字长得很像,比如“蟾蜍”的“蟾”,“高瞻远瞩”的“瞻”。那它是读“chán”州吗?或是读“zhān”州吗?都不对,这个字的正确读音是“dān”。 儋州,如今是海南西海岸一个美丽的地方。当年苏东坡年过花甲,被一叶孤舟送到了荒凉的儋州。即使是今天我们也觉得海南路途遥远,古时的儋州远离中原,交通不便,在当时人们眼中是一块蛮荒之地。可是苏轼是一个特别乐观旷达的人,虽然远离故土、颠沛流离,却写下了两句真性情的诗:“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他把那儿当作了自己的故乡,还在那儿留下了一段舌尖上的故事。 苏轼到儋州之后,生活过得非常艰难,生病没有药,冬天没有炭火,夏天不能冲凉,只能吃芋头喝凉水。但苏轼是谁,再艰苦的生活都能让他发现不一样的乐趣,他是一个资深“吃货”,在儋州的生活就激发出了他“吃货”的天分。 当地人给他送来了生蚝,苏轼就想,生蚝怎么吃更美味呢?于是他把生蚝和酒放在一起煮,发现味道特别鲜美。后来又有更大个儿的生蚝,他想放在火上烤一烤看看味道怎么样,结果一尝,比用酒煮还好吃。看来早在宋代时,苏轼就感受到海鲜烧烤的绝妙了。更有意思的是,苏轼还写信给自己的儿子苏过,告诉他生蚝有多好吃,而且叮嘱他的儿子,你千万别告诉别人,尤其是我在朝廷里的那些同僚,万一他们都知道生蚝美味,也馋了,都跑到海南来和我抢着吃生蚝可怎么办?——拜托大哥,谁会抢着和你一样被贬到这样一个遥远蛮荒的地方呢?可是苏轼就是这么乐观豁达,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中的艰难,都不算什么,他都能够苦中作乐,乐在其中,而且还会发出“万里真吾乡”的感慨:“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他的旷达与乐观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接着说儋州的“儋”字。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中对“儋”的释义为:“儋,何也,从人詹声。”注称:“背曰负,肩曰儋。”“何”即“荷”,可见“儋”这个字除了作为地名,还是“担”的古字,是用肩挑、用肩扛的意思。 《世说新语》里面讲过一个故事:东晋时候的中军将军殷浩,被简文帝司马昱罢了官,心里很不满意,抱怨简文帝做人真是太差了:“上人著百尺楼上,儋梯将去。”就像把人送到百尺高楼之上,然后把梯子扛起来就走了,这番操作也是真的醉了。 我们带大家确认了“儋”字的正确读音,也给大家讲了苏轼和儋州的密切联系,尤其是儋州舌尖上的故事。苏轼的故事流传下来的美食可不止生蚝一种,大家对东坡肉都耳熟能详吧?你还知道哪些和苏轼有关的美味佳肴呢? " " ★ 央视频王牌栏目《康辉说》中的优质节目《康辉咬文嚼字》被无数网友在线追更,呼吁出书,经过反复“咬文嚼字”,“小康”与“小编”补充了大量内容,图书终于面世了! ★ 全书分地名篇、节日篇、美食篇、姓氏篇和日常篇五章内容,不仅纠正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读错的字音,还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梳理了很多民俗、历史和文化常识,非常长知识。 ★ 内附40余个二维码,扫码可看康辉字正腔圆的咬文嚼字、绕口令才艺展示,更有珍贵的“青涩小康”音视频资料和戳中萌点的花絮彩弹。 ★ 全书彩色印刷,设计传承传统文化美学,内附卡通版小康形象,是康辉继“怼言大师”之后“行走的《康熙字典》”的新人设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