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读懂法律(第3版)
作者简介
田庭峰,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主任、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硕士生导师(兼);上海大学法学院教授(兼);上海市静安区人大代表;上海WTO法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静安区知联会理事;上海法学会国际法学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农业农村法治研究会理事。律师执业逾20年,长期致力于“企业商业模式的可复制”法律研究。主要工作研究方向: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及风险防控。
内容简介
无 本书使用说明 1.写作对象 本书书名所称的法律,是指广义上的法律,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但在本书的思维导图中,为了论述的充分性,也适当地引用了法律解释、司法解释条文。 2.全书目录 本书目录基本与第一张思维导图——“法律体系”内容相同,该导图相应的法律名称(简称)后所示的数字为该部法规所对应的页码。 3.结构顺序 每张思维导图以一级标题为中心,分左右两部分,一般分布在两个连续页码纸张之上。一般应遵循以一级标题为中心,按逆时针方向从左至右的阅读顺序。 4.一级标题 一般为主要法规的简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简称“民法总则(2017-10-01)”,括号内的时间为该部法律全新修订的生效日期。 5.法条编号 圆圈内含数字的符号,数字为法条编号,表示该符号后所带的为相应法条编号的内容。如:“宪法”思维导图中的“⑤依据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数字“5”为法条编号,符号“⑤”其后所对应的内容为宪法第5条所对应的内容。 6.关联线 思维导图中带箭头的黑色虚线为关联线,以示相互之间的某种关联关系。如:“民法总则”思维导图中“民事法律行为”及“民法上的行为”因其与“民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具有内容上的关联性,因此以关联线相连。 7.批注说明 一般彩色突出的部分为对相应内容的归纳总结或解释说明,不局限于导图所对应的法规范围。 8.名词简称 因考虑篇幅及排版,本书出现大量的常用简称,如:“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简称为“全国人大常”或“全国人大常委”,等。 9.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集中排版在第二部分,具有独立的目录编号。导图中格式为:“某某某【3】”的内容,表示该内容有对应的名词解释,“【3】”表示该名词解释的编号。如:“宪法”思维导图中的“特赦【9】”表示,“特赦”有宪法中所对应的第9个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