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村干部

中国村干部
作者: 张艳华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69.80
折扣价: 44.70
折扣购买: 中国村干部
ISBN: 9787520712859

作者简介

张艳华,上海作家协会会员,同济大学MBA校友导师,杭州青年人才大使。 “全国双创园区、陕西省青年示范社”草莓青创农场投资人、扶贫公益合伙人。代表作:长篇科幻文学《本司汀》、长篇都市文学《我在海拔5700遇见你》。 文学、管理学双学士,同济大学MBA工商管理学硕士。曾任上市公司分众传媒集团高管、舞泡网执行副总裁。 2015年辞职转型,专职写作。2017年5月开始农村调研,走访了100多个村庄,致力基层党建、乡村文化研究和“美学下乡”实践,担任30多个知名乡镇村的文化顾问,具有丰富的乡村文化工作经验。 2017年9月,浙江电视台拍摄、制作的纪录片《追梦女作家张艳华》,通过国际频道面向美、日、德、英、法等100多个国家播出,传播中华新青年形象。

内容简介

村干部职业化路径 大学生村干部的职业化之路 在基层久了,我便认识了许多大学生村官。在村干部职业化问题上,大学生村官是主力军。他们不是村民选举选出来的,而是国家通过大学生村官考试选拔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将村干部当作一种职业去选择的知识青年。他们具有岗位的流动性,以及职业化的四个特点:报酬工薪化,岗位公职化,管理规范化,发展持续化。 关键词:聘任制、考核 大学生村官是聘任制,通过考核、体检、公示,再签合同聘用。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村官政策相差不大。 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镇街与选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合同明确了大学生村官的权利、职责和义务,约定续聘、解聘、劝退等条款。任满1个聘期、考核称职的,可按照有关程序续聘;任满2个聘期、未担任村(社区)“两委”委员及以上职务的,原则上不再续聘且不再纳入大学生村官管理;任满2个聘期、担任村(社区)“两委”委员及以上职务的,在下一次村组织换届时落选的,原则上不再纳入大学生村官管理。对于违反工作纪律或重大失责、造成严重影响的应及时解聘。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基本都有明确的任务考核。他们到村任职的第一年,一般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重点了解熟悉农村工作,通过整理涉农政策、走访全村农户、完善村情档案、形成调研报告、提出发展建议,并且掌握一门农村实用技术,完成角色转变。 从第二年开始,大学生村官有1次考核优秀或连续3次考核称职的、符合任职条件的,可通过任命的方式成为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在村(社区)组织换届期间,可通过专职专选的方式成为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并明确分工,承担具体的村(社区)工作,重点做好基层组织建设、远程教育、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办事代理、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和带领村民致富等相关工作。 通过任命或专职专选的方式成为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的,不占村(社区)“两委”原核定职数。通过任命担任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的大学生村官,在换届时落选的,不再以任命形式担任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各地区组织部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村官参加镇街或区直部门集中性工作和到信访、综治、经济等部门锻炼,锻炼时间算作聘期时间。 此外,大学生村官的收入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但存在地区差异。 在中西部地区,公务员年收入平均三万至五万元,村干部报酬(误工补贴)才一万元左右,与公务员相差甚远,甚至普通村民进城的务工所得也远远高于村干部报酬。而大学生村官收入两三万元,也往往高于长期从事农村工作的村支书收入,趋同于当地公务员。这也是地方政府可以安排的报酬极限。从这个层面,大学生村官是个不错的职业。但是,相比于大学生到城市发展,显然是不如进城就业。因此,中西部地区的大学生村官职业化之路存在诸多不稳定性。 东部沿海地区则不同,以苏南、上海、浙江为例,因地方财政关系,大学生村官的平均年收入在七八万元,甚至比城市就业环境更理想、更优渥。城乡之间交通方便,进城便捷,其中不乏海归、211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前来竞争岗位,可见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村官有相当大的职业吸引力。这也是为何东部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村官职业化程度更高,稳定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