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教师资格考试终极密押卷·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作者简介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是中公教育旗下研究教师资格考试的部门,汇聚了数十位知名的辅导与研究者,本着“学员第一”的理念坚持紧扣考试自主研发。
内容简介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终极密押卷(四)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说法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最接近的是(??)。 A.温故而知新 B.拾级登梯,循阶而上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生活化,这与下列哪位教育家的主张一致?(??) A.奥苏贝尔 B.杜威 C.布鲁纳 D.桑代克 3.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认为,教育是天生的,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一观点属于(??)。 A.神话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 C.劳动学说 D.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这体现的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宗教本位论 D.教育无目的论 6.在语文课上,李老师通过朗读欣赏、问答、讨论等形式和学生一起完成了对《蜀道难》这篇新课文的学习。这节课属于(??)。 A.单一课 B.综合课 C.练习课 D.复习课 7.在数学课程中,初中阶段会学习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及性质,高中阶段会更加深入地学习立体几何图形的结构特征、体积计算等。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 A.横向组织 B.纵向组织 C.直线式 D.螺旋式 8.为了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并且记住钠、钾等化学元素燃烧时的颜色,化学老师最适合采用(??)进行教学。 A.实习作业法 B.演示法 C.读书指导法 D.谈话法 9.郑强所在八年级的全部学生和他弟弟郑轩所在七年级的全部学生共同在一个班里上课、学习。王老师在给其中一个年级上课时,会让另一个年级的学生做作业。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 B.分组教学制 C.复式教学 D.现场教学 10.学校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月活动,结合历史课、语文课相关内容及主题团队活动、艺术活动等形式,增强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些教育活动所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践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11.为了在双休日照顾孤寡老人王大爷,小强拒绝了其他同学周末打网络游戏的邀请。小强能够抵抗外界诱惑说明小强具有较强的(??)。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2.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在课程设置上的主要分歧是(??)。 A.是否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 B.课程设置是偏重知识还是偏重能力 C.理论讲授和实践活动谁更重要 D.是否要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13.小花平时英语成绩很好,口语表达能力也不错,但她总认为自己发音不标准。学校组织英语口语比赛时,她认为自己难以胜任,所以就没有报名参加。这表明了小花的(??)。 A.自我效能感低 B.学习动机不强 C.学习态度不正 D.学习效率不高 14.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这种情感是(??)。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责任感 15.明明感觉红色、橙色、黄色使他产生了暖的感觉,绿色、青色、蓝色使他产生了冷的感觉。这属于感觉现象中的(??)。 A.补偿 B.适应 C.后像 D.联觉 16.小敏很想提高学习成绩,但又害怕吃苦,这种动机冲突属于(??)。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17.黎辉行动比较缓慢,沉稳踏实,言语较少,喜欢安静地思考问题,表情平淡,不易激动。黎辉的气质类型最可能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8.王君非常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被人嘲笑。王君最有可能患有(??)。 A.恐怖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焦虑症 19.亮亮在考试前默默地对自己说:“成绩不重要,掌握知识最重要。”这种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是(??)。 A.松弛训练法 B.肯定性训练 C.头脑风暴法 D.改善认知法 20.李老师近半年来刻意与学生保持距离,态度冷漠。这表现出的职业倦怠特征是(??)。 A.情绪耗竭 B.去人性化 C.个人成就感低 D.自我效能感低 21.班主任罗老师与学生平等相处,善于倾听学生的建议、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全班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这种班级管理模式是(??)。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在课程评价领域,贯穿于教学各个阶段或整个过程的评价是终结性评价。 23.课程计划就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24.晶体智力取决于个体的遗传素质。 25.木匠带徒弟、猴子学爬树都属于教育。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班主任培养良好班风应进行哪些工作。 2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28.简述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 29.简述我国学者冯忠良关于心智技能形成阶段的理论。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一位教师在讲授《荆轲刺秦王》后总结全文时,问学生:“大家在学完这篇文章后,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学生A说:“俗话说得好,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刺杀秦王,相当于当今战争的斩首行动,就是要斩杀最高军事指挥首脑,借以瓦解敌军,使敌军方寸大乱。” 学生B说:“我感受到荆轲勇于反抗暴秦、慷慨悲壮的人物形象,深刻体会到大丈夫一诺千金、义薄云天的性格。” (同学们各抒己见,说得都很好) 突然,学生C站起来说:“我认为荆轲不该去刺杀秦王。因为六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没人能够阻止历史的进程,荆轲去刺杀秦王就是违背历史规律!” 听了C的发言后,同学们都把手举得更高了,有的甚至站了起来,有的则和旁边的同学议论起来。 这时候,这位教师稍稍做了个安静的手势,说:“同学们,荆轲应该怎么办呢?请你们有秩序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学生稍微安静了些) 有的同学说:“荆轲去刺杀秦王,主要还是受燕国太子丹的委托,是意气用事,是不够理智的行为。”有的说:“荆轲找了个樊於期将军当‘炮灰’,将军自杀太不值了,还不如发挥将军才能,率兵去打仗呢!”马上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虽然刺杀秦王没有成功,但是却展现出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迈,这种豪情值得肯定。”也有人说:“当初荆轲就不应该接下这个任务,太危险了!”又有一名学生说:“荆轲应该帮助秦王统一六国,真正在历史的舞台上发挥作用!” (就这样,在你来我往的过程中,下课的铃声响了) 下课了,但这位教师并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在课后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写作题目就是《假若我是荆轲……》 问题: 请根据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对以上教学片段进行分析。(18分) 31.材料: 下面是一位14岁男生的日记节选。 大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他们并不了解我们。进入中学不到两年,我长高了,吃得多了,有了自己的主见,而不再是“小小少年”。但在父母眼里,我仍然是个孩子。逛公园、逛商店或外出散步,妈妈还是像过去一样,拉着我的手,生怕我会走丢似的。要是被同学看见了,真是丢死人了。更让我苦恼的是,妈妈总是事无巨细地管着我,每天骑车上学,妈妈总是不断地唠叨:“路上多加小心!”晚上做完作业,刚打开电视想看看体育新闻,妈妈又会问:“作业做完了吗?早点休息,明天一大早还得上学呢!” 走进教室,我总觉得有几十双眼睛在盯着我,跟女同学打个招呼会感到脸红心跳;考试考得好会欣喜若狂,考砸了会垂头丧气;为了一个小问题,会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当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时,又会觉得羞愧难当…… 在同学的眼中,我帅吗?在老师和同学的心目中,我是一个好学生吗?……尽管我有这么多烦恼,但父母却浑然不知。有时候想和他们交流,但又总觉得有些难以启齿。真不知道该向谁诉说。仔细观察班上其他同学,虽然他们表面上显得若无其事,但似乎又都与我有同样的问题、困惑和迷茫……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10分) (2)作为老师,你会对材料中的男生提出哪些建议?(8分)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终极密押卷(四)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启发式教学思想与名言的对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思想。 “温故而知新”的意思是通过复习旧知识来获得新知识,对应的是巩固性教学原则。 “拾级登梯,循阶而上”意为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攀登,对应的是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学生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这句话体现的是启发式教育思想,符合题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思想与人物的对应。课程内容的生活化是指课程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要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实践的欲望,使其身临其境,在亲身体验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发展思维。 奥苏贝尔提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强调教育要关注儿童的发展和需要,这与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生活化的理念一致。故本题选B。 布鲁纳重视学科结构,提倡发现学习。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起源学说。题干观点强调了教 《教师资格考试终极密押卷·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汇集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的研发团队,仔细研究教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全面整合历年考点,细致剖析考试重难点,严格按照真题的考查形式和内容编写了4套综合素质密押试卷和4套教育知识与能力密押试卷,希望能够帮助考生适应考试答题节奏,掌握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