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川读陶渊明

刘小川读陶渊明
作者: 刘小川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6.60
折扣购买: 刘小川读陶渊明
ISBN: 9787100158237

作者简介

刘小川,四川省眉山市人,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品中国文人》(全六卷)、《品西方文人》(三卷)、《来到汉语中的德国大师》、《先贤与中国》、《苏东坡》、《苏轼,叙述一种》、《婉约圣手?秦观传》、《汉刘邦》、《汪精卫》、《苏曼殊》、《李清照》、《李煜》。曾获多项文学大奖。被誉为中国传记文学的革新者,中国传统文化国民普及人。

内容简介

苏东坡何许人也?不说国人对他的评价,法国《世界报》评选全球范围内的“千年英雄”,涉及政治、军事、文化、宗教诸领域,选出十二位,苏东坡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那么,陶渊明又是什么人呢?他是苏东坡最崇拜的人。东坡先生提到他时,永远是学生的口吻:“渊明吾师”“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陶诗109 首,东坡每一首都唱和了。在东坡看来,李白、杜甫在陶渊明之下。苏东坡这种境界的人,尚且从陶诗中获得巨大的精神养分,我们今天怎能错过?我们错过了陶渊明,岂不等于俄罗斯人错过普希金、英国人错过莎士比亚、德国人错过荷尔德林? 中国大诗人多,这是我们的福分,我们显然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一个真正开放的时代,既是面对世界的,更是面向传统的。忙着与世界接轨,却将传统一脚踢开,这样的心态该告一段落了吧?大约二十年前,某大报有个醒目的标题: “诗人是商品经济的怪物。”时隔整整一代人, 我们是否能反过来说:商品经济是诗意的怪物? 两个怪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碰头了,不打不成交, 彼此学会包容,和平共处。我们的商品琳琅满目, 我们的生活诗意盎然,开放时代,二者缺一不可。 我对陶渊明的兴趣,由来已久。其诗,其人, 已触动我几十年。今天手捧陶诗,仍会怦然心动, 如遇美食,如见佳人。我很想写一本传记体的小说,取渊明先生的自传标题:《五柳先生传》。渊明先生说:“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德国的哲学大师海德格尔称荷尔德林是“诗人中的诗人”,我们能不能将这个评价套用到陶渊明身上去呢?对陶渊明人格的赞美,千百年来绵绵不绝,概而言之三个字:真性情。他究竟“真”到了何种程度,令数不清的大学者、大文人对他顶礼膜拜?由于评判标准的差异,人们对渊明的评价,反差很大。和其他杰出人物一样,他也被符号化,变得云遮雾罩,并且逸出文坛,影响政坛,波及商界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陶渊明生平简单。但简单蕴涵着丰富。 海德格尔讲尼采,涉及尼采生平,只用一句话:“他出生,他工作,他死了。”其实尼采生平,足以写成一本厚书,有些章节饶有趣味:他和音乐家瓦格纳争夺美女的故事,令许多人津津乐道。包括尼采为何发疯,也是读者的兴趣所在。 但这些事儿,不足以进入海德格尔的视野。大师讲大师,严格限于思想进程,《尼采》一书长达一千多页,不重复,不拖沓。译者孙周兴先生感慨地说:这就是大师做派! 我们是仰望大师的人,而能够仰望,已值得欣慰。持续的仰望,让我们超脱生活中的鸡毛蒜皮,藐视生活中的低级趣味。文人和哲人有不同。哲人高居云端,而文人归属大地。文品与人品,联系比较广泛。因此, 文人的生平、生活,应当被纳入视域,不过,需要有分寸。我手头的几本陶渊明传记,讲官场, 讲时代背景,花去大量篇幅,结果传主本人倒显得有些模糊。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国内传记类作品的通病。写文人,文人就是主题,他身后的时代不应该罩住他,覆盖他。背景放大了,人就缩小了。比如我们常见的、写进教科书的“文学规律”: 文学形象服从于、服务于他的时代。 文学是研究人性好,还是展现时代好?这是一个问题。换言之:文学是自律好,还是他律好? 循渊明足迹,于喧嚣中感受宁静的诗意田园。 1.深入陶渊明的内心世界,感受其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2.阅读此书,带你远离城市的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