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规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二) 老老实实做生意 做生意的最高技巧就是没有技巧,就是老老实实做 人。实实在在经营。 所谓商人要诚信经营,其实包含了两层意思,一就是诚实经营,二就是 要讲信用。“诚”与“信”的关系是:诚是本,信是表;诚是因,信是果。 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经营。是一个商人的立身之本。 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早年在黄石公门下学习的时候,白天给人卖剪 刀,晚上回来读书。 后来,张良发现自己根本不是做生意的料,不善于跟顾客讨价还价,卖 剪刀时总是大费精神还卖不了好价钱,加上他觉得读书时间不够用,就索性 就把剪刀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剪刀的价钱不变,中等剪刀在原来的价 格基础上少一文钱,下等的剪刀少两文钱。 结果,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张良卖出的剪刀数量比平日多了两倍,赚的 钱比往日多了一倍,读书的时间也比往日多了,所以民间有句谚语:张良卖 剪刀——贵贱一样货。 张良这种“笨办法”实际上是最好的办法,所谓大道至简,做生意也是 这样:最高技巧就是没有技巧,就是老老实实经营。 100多年前,武昌有个商人叫“曹大把”,他的真名其实叫曹南山。为 什么有这样一个名字呢? 曹南山从小家庭贫困,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十二三岁的时候,他就开始 沿街叫卖蚕豆。曹南山以前在私塾里面读过书,知道做人要以诚相见。所以 当别人买蚕豆时,曹南山不像一般小贩那样精称细算、唯恐亏损,而是大把 地用手抓,力求微利多销,博取顾客的信任,因而获得一个“曹大把”的绰 号,也因此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 随着年龄的增长,资本和经验的积累,曹南山相继又经营了干果和水果 。因为曹南山为人正直、买卖公平、以诚待人,所以深受新老顾客的欢迎, 生意自然蒸蒸日上,经营规模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他由提篮改成了挑担, 后来从挑担发展到摆货摊,买卖愈做愈大,愈做愈好。 后来,曹南山创设了曹祥泰杂货店。生意做大了,但曹南山经营的原则 没有变——还是以“诚”取信顾客,以“诚”服务顾客。力求货真价实、买 卖公道、信誉至上。 曹南山尤其重视把好进货关,有专人负责验收,从来不进次货。哪怕是 一些很微不足道的原料,他都会精心考察研究,以保证市场效果。为了保证 店里腌制的咸鸭蛋“朱沙油黄”,味道鲜美,曹祥泰每年春天,都要派人到 沔阳沙湖去收购鸭蛋。因为沙湖盛产田螺和一种特殊的水草,所以鸭子吃了 它们后所产的蛋营养丰富。做出来的味道自然可口。对于花生、瓜子等商品 ,不远千里到沙洋、叶家州等产地去坐庄收购;对于木耳、黄花菜等土特产 ,为了收购到上等、新鲜的商品,则趁出新时节收购,这样成本相对低廉, 所以同样的货色售价往往较同业低,因此信誉日增。 曹祥泰后来成了当时武昌最大的一家杂货店,要说曹南山也没有什么诀 窍,就是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经营。 古今中外,成功的商人都认为:诚信不欺是经商能够长久取胜的根本原 因,所以他们把商业信誉看得高于一切,甚至高于经商本身的目的——盈利 。他们认为经商虽以营利为目的,但经商又要以道德信义为标准,做到以诚 相待、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P005-P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