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独立思考的教师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教师应该如何读书 我的阅读观是:作为教师,应该多读与教育 无关的书。 谈阅读观的问题,首先要厘清的一个问题是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很多专家疾呼:当前中小学老师缺乏阅读习 惯,很多老师甚至不读书。但是转过来一想似乎 又不对:那些老师真的就不读书吗?其实他们至 少还是会读课本和教参、教辅的,只不过这些书 不被人们认为是读书罢了。为什么这种阅读不被 认可,真正的阅读又是什么?阅读的目的究竟是 什么? 我认为,阅读的目的有如下几点: 一、为生命打底色,创造幸福人生 套用汉密尔顿的话说,人是“生活而不是活 着”。人除了要有维持肉体生命的各种物质资料 之外,还需要各种精神养料用以维持自己心灵的 生存。一个不读书的人可能生活得很简单很快乐 ,而一个不快乐的人,其不快乐的原因很可能是 因为他还没有读到能够拯救他的书。 二、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适应社会生活 现代社会分工日趋细密,专业纵深化发展愈 加明显,而各个专业之间联系也日趋紧密。因此 ,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师必须以自己专业 为出发点,建构尽可能合理的知识体系,只有这 样,才能适应日趋变化的社会和教育。 三、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增长职业技能 教师首先应该是具有专业技能的知识分子, 一个知识分子不读书或者读书很少是不可想象的 。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的教 师。通过阅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水平,成为一个 专业性强的教师。 因此,我认为,教师阅读的目的首先是建构 生命,最后才是提高专业水平。 从某种角度说,前者是一种生命阅读观和幸 福阅读观,后者则是功利阅读观。如果不能将阅 读放在提升生命境界的高度上,只是为了上课考 试而阅读,这样的阅读无疑是背本趋末的。更重 要的是,功利的阅读观目标明确但是持续性也很 有限,当教师的目的达到或者自认为达到了的时 候,势必会丧失阅读动力,于是老师就彻底变成 不读书的老师了。只有将阅读放在生命与幸福的 高度上,老师才能有恒久的阅读动力,也才能终 身从阅读中受益。这也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什 么那些只读课本、教参、教辅的老师,被很多人 认为是基本不读书的。而依照我的观点,一个老 师如果真想成为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老师,还必 须多读与教育无关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