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历史悬案(图文典藏版)

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历史悬案(图文典藏版)
作者: 诸葛文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6.00
折扣购买: 三天读懂中国五千年历史悬案(图文典藏版)
ISBN: 978750934792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曾有学者对国外部落和氏族鱼图腾进行过研究, 发现在澳大利亚和南美等图 腾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靠海和沿河而居的部落, 大多数都是以鱼为图腾,或 以鱼为主要图腾。当时半坡气候与这些地方类似,同 时这里出土的实物也证明了 其渔猎的发达程度,这样一来认为鱼是保护神或是祖 先的说法有了依据。 但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既然鱼作为祖 先来加以崇拜,那么照理祖 先是不能被猎杀的,然而,事实上在半坡遗址里出土 了大量渔猎工具,这显然与 先人们将之作为图腾崇拜是相矛盾的。 还有人认为,此图具有宗教祈福的作用。在远古 时代,人们对自然万物充满 了神秘感,因而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样的观 念下,原始巫术盛行。天文 气象学家通过对孢粉和植被等情况的分析研究,发现 当时的半坡气候状况较今天 的半坡遗址更为温暖、湿润,附近湖沼密布,雨水丰 盈,在这样的环境下鱼类是 很繁盛的。人们在半坡出土物中也发现了大量渔猎工 具,其中骨鱼权21件,骨鱼 钩9件,石网坠320件,可见当时的渔猎是非常发达的 ,在半坡人的生活中占据 了重要地位,而鱼也成为半坡人的主要食物之一。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有人提出,人面鱼纹实际 是巫师在进行巫术活动时所 戴的一种面具,半坡人面鱼纹饰是戴着鱼形帽子的巫 师形象,如果从这个角度来 看,也是半坡人对鱼施加巫术影响所用的面具。原始 人在渔猎活动中,通过巫师 进行的巫术活动,可以使鱼自动地投人网中,细观人 面鱼纹饰,表面的前额涂黑, 还留出一块弯曲的空白,似乎还符合“阴胆脸”的形 状,切合巫师的身份。 而考古发现似乎也在证明着这一观点:大多数绘 有鱼纹的器物和陶片都出自于 半坡氏族的祭祀区,仅见的几个完整恢复的陶盆皆发 掘于“大脏土坑”,亦为祭祀 重地。可见,被绘制人面鱼纹的陶器不是一般生活用 具,而应该是有特殊用途的。 因此,可以推测鱼纹有一定的宗教祭祀作用。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此图象征着生殖崇拜,该说认 为是半坡人将鱼作为女阴的象征, 实行生殖崇拜,以祈求人口的繁盛。这种论述,主要 是以弗洛伊德的“原欲”理论为 主要支撑,而非文献或实物。但是,弗氏“原欲”理 论自身缺乏有效的实证性。而将 一切都归因于“原欲”,贝壳、鱼纹皆成为生殖器的 象征,也确实难以令人信服。同时, 这种观点对鱼纹之间的差异性,尤其是在形式和色彩 方面,无法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深 入的研究。 有人还提出了此图象征着天文历法的观点,这一 观点将人面鱼纹盆的所有纹 饰从天文历法角度进行了释读。学者们认为人面鱼纹 盆上的网纹既与田猎、渔猎 用的网有关,也象征星宿与雨季的关系。半坡文化时 期,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详细 的天文历法,但是原始农业生产生活又必然直接受到 春暖秋凉的季节规律的制约, 所以,自然界气候的周期变化是原始人类最先认识的 自然规律。而在天文历法之 前,原始社会人们长期以动植物的变化作为参照以掌 握季节的变化,这就是物候 历法。所谓“物候”,是指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季节 气候的关系,也指自然界非生 物变化(如初霜、解冻等)与季节气候的关系。鱼被作 为观察物候的对象,既有 古文献的证据,也有现代民族学的证据,是具有普遍 性的。《诗经·豳风·七月》 和《礼记·月令》等先秦文献,都有依据鱼鸟花木以 记时节月令的记述。所以这 些学者认为:半坡人面鱼纹彩陶图案的来由可以解释 为人们用平常所观察的物候对 象作为彩陶纹饰。 当然除以上几种说法外,还有几种非主流说法, 如权利象征说、摸鱼图说, 以及磐儿出生图说等等,总之对于人面鱼纹饰包含的 精神指向,到目前也没有一 个统一的公认的答案,因而,人面鱼纹饰的真实涵义 也就成为了学术界的一大未 解之谜。但是,无论半坡人试图用它表达什么,人面 鱼纹图案所蕴含的创造性和 艺术性都是令人惊叹的。即使它只是原始人类为了美 的感受而留在陶盆上的装饰, 也让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感受到了震撼。P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