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孩子的中国寓言故事(处世篇名家国画美绘版)/故事里的中国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献玉 古时候,魏国有个老农夫在地里耕田时,捡到了一块 直径一尺左右的宝玉,但农夫不知道这是宝玉,以为它仅 仅是一块奇异的石头。回到家后,农夫就拿着这块宝玉去 询问邻居,邻居看到宝玉心生贪念,于是就欺骗农夫说: “这是一块不祥的石头,会给你们家带来灾祸,你赶紧扔 掉吧。”农夫听完虽然心里产生了担忧,但并没有直接扔 掉石头,反而把它带回了家,放在屋檐下面。 到了晚上,宝玉发出了耀眼的光芒,照得整个房间明 亮如昼。农夫一家人吓坏了,以为是有什么鬼怪出世。农 夫赶紧跑过去找邻居帮忙,邻居说:“这是不祥的征兆, 赶紧把那块石头扔掉,不然灾难就会降临。”于是农夫立 刻用布把宝玉包了起来,并快速地跑到野外丢掉了。这时 ,邻居悄悄地跟在农夫后面,等农夫把宝玉扔掉,他就去 把宝玉捡了回来。 过了几天,邻居把宝玉献给了魏王。魏王召集宫内的 玉工前来评鉴这块宝玉。玉工远远地见到宝玉,便停下来 拜了两拜,然后转身对魏王说:“恭喜大王得到这块世所 罕见的宝玉,我鉴玉多年,还从未见到过这种美玉。”魏 王大喜,紧接着问道:“那这块宝玉,价值几何?”玉工 回答道:“宝玉无价,即使有人用五座城池作价,也不过 只能看它一眼而已。” 魏王听完后认为献玉的人忠心可嘉,便赏赐给他一千 两黄金,并让他永远享*上大夫的俸禄。 【寓意】 人不可貌相,有些人可能表面上满口仁义道德,但实 际上内心阴险狡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因此我们在与人 交往时,不能光注重他的表面行为,还要注意这个人的实 际品行,不然的话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祸患。 【出处】 《尹文子·大道上》: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 尺,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邻人阴欲图之,谓之曰:“ 此怪石也,畜之弗利其家,弗如复之。”田父虽疑,犹录 以归,置于庑下。其夜玉明,光照一室,田父称家大怖, 复以告邻人。曰:“此怪之征,遄弃,殃可销。”于是遽 而弃于远野。邻人无何盗之,以献魏王。魏王召玉工相之 ,玉工望之,再拜却立,曰:“敢贺大王得此天下之宝, 臣未尝见。”王问价,玉工曰:“此玉无价以当之,五城 之都,仅可一观。”魏王立赐献玉者千金,长食匕大夫禄 。 盗盗殴殴 很久以前,乡村里的人,不注重自己的名字,很多父 母给孩子起名字都是随意起的,为此常常闹出许多笑话。 在乡里,有这么一个老人,他给自己的大儿子起名叫 作盗,二儿子起名叫作殴。**,老人让大儿子去集市上 买一些食物回来。等大儿子出门后,老人突然想起还有个 要买的东西没给儿子说。于是老人就追出门去大喊:“盗 !盗!盗!”刚巧一旁有官员经过,以为老人是在追赶强 盗,就让护卫把大儿子抓了起来。 老人一看**惊慌,想喊二儿子出来去向官员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