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中国作家
作者简介
武在平,中央政策研究室秘书长兼信息局局长,工作之余,喜欢写作。他著作都是搜集的第一手资料,文字性强。著有报告文学《刻苦学习顽强工作》,长篇传记文学《潘汉年——屡建奇功的一代英才》,文学评论《丁玲散论》等。
内容简介
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毛泽东与丁玲 从文小姐到武将军 丁玲,原名蒋冰之,湖南临澧人,是中国现代文 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她在1927年年底开始发表小说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左联”机关刊物《 北斗》主编。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文联常委、中 宣部文艺处处长、文讲所主任及《文艺报》《人民文 学》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杂志主编 等职。她以写小说为主,也写散文。著有《莎菲女士 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母亲》《韦护》《 到前线去》《丁玲近作》《我的生平与创造》等。 早在中学读书的时候,丁玲就听说毛泽东是一位 奇人。杨开慧是她的同学,曾向丁玲谈起过毛泽东。 后来,丁玲在上海大学读书,从瞿秋白等人的口中进 一步了解了毛泽东的一些情况。1930年,丁玲在上海 从事“左联”工作时,又从冯雪峰的谈话中,听说了 一些毛泽东的事情。但她真正与毛泽东的直接会面与 接触,却是在她到达陕甘宁边区以后。 1933年,丁玲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秘密绑架后, 随即押到南京,被囚禁了3年多。直到1936年秋天, 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她才逃出南京。1936年11月1日 ,她从西安出发,经过11天的行程,终于抵达目的地 保安。党中央领导同志和文化界、妇女界对丁玲的到 来,极表欢迎。中央宣传部特地举行了欢迎宴会。宴 会是在一个四五十平方米的大窑洞里举行的,由宣传 部部长吴亮平主持。洞内共设4席,各界代表济济一 堂,周恩来、张闻天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分别在各席 就座。丁玲被邀坐在首席,她感到被温暖抚慰着,被 幸福浸泡着,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到家了,真的到家 了。她无所顾忌、欢乐满怀地讲了话,讲了自己在南 京的一段生活,倾诉了自己的痛苦与向往。此时的她 像一个远游归家的孩子,向父母亲昵地饶舌。会上, 许多领导同志都讲了话,对丁玲的到来表示欢迎。接 着,是生动活泼、别具一格的文艺表演,李克农、邓 颖超站在土炕上清唱《武家坡》,全场气氛甚是热烈 。 毛泽东也参加了晚会,他披了件棉大衣,脸刮得 很干净。当他走进来的时候,窑洞里已经坐满了人。 见到毛泽东进来,大家都笑道:主席今天漂亮啦。毛 泽东也笑了。他说,他还没理发呢。在晚会上,毛泽 东没有讲话,他来只是想轻松轻松,而这种轻松的情 绪,或许有益于他的诗兴。宴会后,丁玲到毛泽东的 窑洞,毛泽东问她:“你现在打算做什么?”丁玲爽 快地回答:“当兵,当红军。”毛泽东高兴地说:“ 好呀!最近可能还有一仗打,正赶得上,就跟杨尚昆 他们领导的前方总政治部到前线去吧!”这样,丁玲 在保安仅住了12天,便赴前线去了。 丁玲在前线认识了红军里的许多领导同志,还接 触了许多红军干部、战士。她参加了前线的行军、宿 营、执勤、作战和做群众工作,经受了初步锻炼,对 红军有了感性上的认识。不久,毛泽东在拍给前线聂 荣臻将军的电报中,附上了赠送丁玲的一首词《临江 仙》。因丁玲一直在前线,所以未能及时看到。1937 年元旦,她在庆阳看到了毛泽东的这首词后,高兴得 忘记了行军的疲劳。丁玲说:“我收到词的几天里都 沉浸在快乐之中。”这年春天,她陪同史沫特莱①从 前线回到延安,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一边说话一边 在一张巴掌大的白色油光纸上,用毛笔以横书格式写 下了十行字,未标题目和词牌,也没有落款,这便是 几个月前在电报中附上的那首《临江仙·赠丁玲》。 P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