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插图本)/世界少年文学名著文库

童年(插图本)/世界少年文学名著文库
作者: (苏联)高尔基|译者:李辉凡
出版社: 中国书店
原售价: 11.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童年(插图本)/世界少年文学名著文库
ISBN: 7805688184

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全名高尔基·马克西姆,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也叫斯克列夫茨基,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列宁说他是“无产阶级文学最杰出代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1868年3月28日,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他幼年丧父之后,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外祖父一家充满小市民习气,唯有外祖母对高尔基很好。后来外祖父破产,年仅十岁的高尔基开始流落“人间”,独立谋生。他捡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饱尝人间的苦难。高尔基只上过两年小学,但他勤奋自学,并于1884年16岁时来到喀山,打算上大学,但未能如愿,底层社会成了他真正的大学。此后他当过码头搬运工、面包师傅,杂货店伙计、园丁和守夜人等。同时结识了民粹派知识分子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参加秘密集会。早期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长篇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有生动的记述。

内容简介

一种浓重的、色彩斑斓的、难于形容的奇怪的生活,以其惊人的速度 开始并奔流了;它在我的记忆中,就像是一个善良却又极其诚实的天才很 好地讲述的一个严酷的童话。现在回想一下过去,有时连我自己也很难相 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有许多事情我都想进行辩驳,加以否认——这“ 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的生活充满太多的残忍了。 但是,真实高于怜悯。须知,我这不是在讲自己,而是讲那个令人窒 息、充满可怕印象的狭小的天地。普通的俄罗斯人过去和现在正是生活在 这种天地里。 在外祖父家里,充满着人与人之间炽热的仇恨之雾。它不仅毒害了大 人,甚至小孩也深受其害。后来我才从外祖母讲话中知道,母亲到来的那 几天,她的两个弟弟正在坚决要求父亲分家。母亲突然回来,更加剧了他 们的分家愿望。他们担心我母亲会要回那份本就属于母亲、但由于她违背 外祖父的意志“私自成亲”而被外祖父扣下来的嫁妆。舅舅们认为,这份 嫁妆应该分给他们。关于谁在城里开染坊,谁到奥卡河对岸库纳维诺村去 的事,他们之间也早就残酷地争闹不休了。 我们来了不久,在厨房里吃午饭的时候就爆发了一次争吵:两个舅舅 忽然跳将起来,越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咆哮起来,像狗那样悲戚地龇着牙 齿,全身颤抖着:外祖父则用汤匙敲打着桌子,满脸通红,像公鸡似的高 声喊道: “叫你们全都要饭去!” 外祖母病态地扭歪了脸,说道: “全都分给他们吧!老头子——你也落得个清静,分吧!” “住嘴,都是你纵容他们的!”外祖父喊道,两眼闪着亮光。也怪, 他这样小的个子,叫喊起来,却能震聋耳朵。 外祖母从桌边站起来,从容地走到窗前,转过身去背着大家。 突然,米哈依尔舅舅一挥手朝弟弟的脸打了过去,弟弟号叫起来,揪 住他,两人就在地板上滚在一起,扭打起来,发出嘶哑声、呻吟声和辱骂 声。 孩子们哭了起来。怀孕的娜塔利娅舅妈大声喊叫,我母亲两手抱住她 ,把她拖了出去;快活的麻脸保姆叶夫盖尼娅把孩子们赶出了厨房。椅子 翻倒了;年轻、宽肩膀的徒弟“小茨冈””骑在米哈依尔舅舅的背上;留 着大胡子、戴着黑眼镜的秃头的格里高利·伊万诺维奇师傅则心平气和地 用毛巾捆住舅舅的双手。 舅舅伸长脖子,稀疏的黑胡子擦着地板,他发出可怕的呼哧声。外祖 父在桌子周围跑来跑去,悲怆地喊叫着: “亲兄弟,咳!亲骨肉!嘿,你们这号人哪……” 从吵架一开始,我就被吓坏了,跳到坑炉上,在那里我满怀恐怖和惊 奇地看着外祖母拿铜洗脸盆里的水给雅科夫舅舅洗脸上流出的血。他哭着 ,跺着脚;外祖母则用沉痛的声音说: “这些该死的,野蛮的种族,醒悟醒悟吧!” 外祖父则把被撕破的衬衣拉到肩膀上,对她喊道: “老妖婆,你生了一群什么样的野兽?” 雅科夫舅舅走后,外祖母躲在角落里,全身颤抖地号啕着: “圣母啊,求你让我的孩子们恢复点理性吧!” 外祖父侧身站在她跟前,看着桌子,桌子上的所有东西都打翻了,桌 面上流满了水。他小声地说: “老婆子,你要看着他们一点,不然他们会欺负瓦尔瓦拉的,他们是 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 “得了,你怎么说这种话呢!把衬衣脱下来,我给你缝一缝……” 她双手抱着他的头,吻了吻他的前额,而他个子比她小,把脸贴在了 她肩上。 “看来,是要分家了,老婆子……” “要分了,老爷子,要分了!” 他们谈了很久,开始时谈得很投机,可后来外祖父就像是要打架的公 鸡一样,脚擦着地板,指指点点地吓唬外祖母,凑近她的耳边高声地说: “我就知道,你更疼他们,可你的米什卡是个伪善者,雅什卡”是虚 无主义者,他们会把我的家产全部喝光,让我们倾家荡产……” 我笨拙地在床上翻了个身,把熨斗碰掉了,熨斗哗哗啦啦地顺着炕炉 阶梯滚下去,扑通一声掉进了脏水盆里。外祖父连忙跳到炉梯上,把我拖 下来,直视着我,好像是头一回看见我似的: “是谁把你放到炕炉上的?是妈妈吗?” “是我自己上去的。” “你撒谎!” “真的,是我自己,我害怕来着。” 他推了我一下,用手掌拍拍我的脑门。 “真像他父亲!滚出去……” 我高兴地从厨房里跑开了。 我清楚地看到,外祖父那双聪明、锐利的绿眼睛老是在注视着我,我 很害怕。我记得,我总想躲开这双烫人的眼睛;我觉得外祖父很凶,他不 论对谁说话,都总是要嘲笑人、凌辱人、挑逗人,极力要使所有的人生气 。 我们来了后没过几天,他就逼着我学习祈祷。其他孩子都比我大,他 们已经在圣母安息教堂里的助祭那里学认字了。从家里的窗口上就可以看 到教堂的金顶。 文静、胆小的娜塔莉娅舅妈教我念祷词。她有一张孩子般的脸,而一 双眼睛却是如此透亮,我仿佛觉得它们可以看到她脑后的一切东西。(P1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