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印象(第2版典藏版)(精)](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00820/12/20200820122147659.jpg)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99.00
折扣价: 63.40
折扣购买: 胡同印象(第2版典藏版)(精)
ISBN: 9787302509295
"贾一凡和武金生都生于北京,是一对钢笔画艺术家伉俪。 贾一凡自幼喜欢绘画,中学毕业后上山下乡,1974年回京参加工作,业余从事绘画。 武金生在1985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长期从事美术创作设计和美术编辑工作。 新浪博客:@豆豆的钢笔画 "
1.1外婆家 小时候,我外婆家在西四大院胡同18号。因为 外婆祖籍在南方,所以我们管姥姥叫“外婆”。那 时候妈妈常带我和弟弟去外婆家玩儿,我们可愿意 去了,因为外婆家比我家大得多,有好几间房子, 还有厨房、厕所。房间里铺的是木地板,客厅的地 面是光滑的水磨石,可以滑着玩儿。而且外婆家还 有一个挺大的院子,那里种满了花花草草和时令蔬 菜,还有葡萄架。我和弟弟在屋里屋外打打闹闹, 每次都玩儿得很开心。要是碰到姨家的表妹来,仨 人儿一块儿玩儿就更热闹了。我们最乐意玩儿的当 然是捉迷藏,因为那里地儿大、房间多,可藏的地 方多着呢。 去外婆家还有一件让我们特开心的事儿,就是 可以吃到好吃的。外婆家的保姆,一位和蔼可亲的 老太太(我们都叫她“干奶奶”),每次去都给我 们做出一桌可口的饭菜。逢年过节,我们有时和外 公外婆一起到外面吃饭。东来顺儿的涮羊肉、烤肉 宛的烤肉——我第一次吃到这些传统美食,都是外 公外婆带我去的。现在回想起这些来,觉得外婆家 真是我儿时的一个乐园。 慢慢长大以后,去外婆家的次数就没那么多了 。“文革”的狂飙卷起后,我们就更难得去外婆家 了。“文革”风暴的冲击力巨大,就连最普通的家 庭都躲不开。那时我母亲由于害怕被抄家,主动把 外婆给的一副象牙麻将牌交了出去,不知这副牌后 来落在了谁的手里。抄家、“破四旧”的狂风刮过 后,我儿时的乐园——外婆家也彻底变了个样儿。 外婆家三分之二的地方都被别人占了,只留了一间 居室、外面的厕所和小杂物间。 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浪潮把我送到了干 里之外的内蒙古高原。离开北京以后,我就非常想 家。我去的是生产建设兵团,管得严,而且还告诉 我们两年内没有探亲假,我就更忍不了了。于是在 去了那儿刚两个月后,我就找了个借口请假跑回了 北京。因为我回家没有事先告诉父母,又是找借口 请的假,心里有些发虚,再加上我刚刚走两个月就 跑了回来,怕邻居们说三道四,所以尽管我思家心 切,可下了火车我还是不敢直接回家——我决定先 去外婆家。那天回到北京是半夜,公共汽车早没了 ,而且我也不能深更半夜去敲外婆家的门,于是我 决定走到外婆家。我独自步行在夜深人静的长安街 上,心情十分激动。走到宽阔、明亮的天安门广场 时,我更加激动不已。正值夏季,夜里也一点儿不 冷。走累了,我索性躺下来休息。躺在温暖的广场 砖地上,望着满天繁星的夜空,那一刻,兴奋和浓 浓的思乡之情交错着,在全身弥漫开来。那毕竟是 我远离家乡后第一次回家,心情激动的我恨不得翻 过身来亲吻家乡的大地。 天亮以后我走到了外婆家,后来到外面打公用 作者以扎实的功底、娴熟的技法,将钢笔画这种西方的绘画形式与北京胡同文化元素相结合,描绘了散发着浓厚文化底蕴的老北京胡同的生活画面,用独特的绘画风格、老北京味儿的语言记录了北京胡同的生活风貌,把胡同的青砖灰瓦、犄角旮旯、生活细节,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