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原售价: 236.00
折扣价: 148.70
折扣购买: 男孩的冒险书(全彩典藏版,全2册)
ISBN: 29585686
康恩·伊尔古登 英国著名儿童畅销书作家,曾任教师,后来成为作家,创作了大量西方历史小说,他也喜欢动手制作各种玩意儿,不仅对书中涉及的知识了如指掌,而且能把各种东西熟练地制作出来。《男孩的冒险书》由他和弟弟哈尔一起创作,《男孩的冒险书2》是他与儿子亚瑟和卡梅伦时隔12年之后为新时代的男孩创作的一本成长百科。
不同寻常的故事(一) 欧内斯特·沙克尔顿 “想要取得科学发现, 去找斯科特;想要探险之 旅变得高速而有效率,去 找阿蒙森;当你陷入绝境 时,跪下来祈祷沙克尔顿 的到来吧!” ——雷蒙德· 普里斯特利 参与过沙克尔顿率领的极地探险,也曾参加过斯科特率领的探险队 1874年2月15日,欧内斯特· 沙克尔顿出生在爱尔兰一个英裔家庭里。10岁那年,沙克尔顿全家迁往英国。13岁时,他进入伦敦的著名寄宿学校达利奇学院上学,之后几年他一直在这所学校读书。20世纪初,沙克尔顿和一小群精英探险家组成了探险队,将当时最后一块未知的大陆,也就是南极洲作为自己的探险目标。在危机出现时,沙克尔顿表现出来的人格和勇气,到今天依然激励着我们。 沙克尔顿16岁时就进入了英国国家商船队,他的航海技术就是在这段时间学会的。1898年,年仅24岁的沙克尔顿获得了船长执照,由此取得了担任英国任何一艘商船船长的资格。沙克尔顿27岁时,也就是1901年,他加入了由罗伯特· 斯科特领导的南极探险队,他们的队伍也成为首支绘制出南极洲部分地区地图的探险队。后来,沙克尔顿在这次探险过程中病倒了,只能返回养病,他因此非常失望。 1907年,沙克尔顿成立了自己的探险队,他领导的这支探险队以探险船的名字命名为“猎人号探险队”。在极端恶劣的天气下,沙克尔顿和自己的3名同伴开启了寻找南极点的旅途。他们到了距离南极点只有约156千米的地方,虽然这一次他们比之前的探险队都更接近南极点,但是由于食物极度短缺,沙克尔顿最终还是决定返航。沙克尔顿曾跟妻子自嘲道:“我想你肯定宁愿要一头活着的驴子,也不想要一只死了的狮子。”活着回到祖国的沙克尔顿成了一名英雄,被国王爱德华七世封为爵士。这时依然没有人到达过南极点,沙克尔顿被“征服南极”这场“没有硝烟的白色战争”牢牢吸引住了。 南极洲没有土著,它的面积虽然比中国还大,但整片区域几乎全是冰天雪地的荒野,中心地带更是一排排的山脉。南极洲的风速可以达到每小时320千米,猛烈的暴风雪跟肆虐的狂风交织在一起,发出尖厉刺耳的叫声。那儿可以说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地方。1911年,罗伯特· 斯科特开启了自己不幸的南极之旅。1912年1月,斯科特带着自己的探险队抵达了南极,却发现挪威的罗阿尔德· 阿蒙森已经率先来到了这里。后来,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都在回程的路上不幸身亡了。《男孩的冒险书》讲述过那次英勇的探险之旅和探险者们身上的非凡品质。你也许会觉得,不同寻常的故事里不可能有两个关于南极探险的故事。不过凡事无绝对,这个故事值得一听! 阿蒙森已经成为抵达南极点的第一人,沙克尔顿就决心成为徒步穿越南极洲的第一人。他的计划是先尽可能穿过漂着浮冰的海域,然后步行来到南极点,接着继续往前穿过南极洲的另一边。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他们要跨越的距离非常遥远,仅仅靠自己没法携带足够的食物,所以需要两艘船。坚忍号是一艘坚固的挪威三桅船,由橡木制成,能够穿过半结冻的海面。担任船长的是新西兰人弗兰克· 沃斯利。坚忍号开始尽可能向南航行,必要的时候他们还能在第一个寒冬期间将这艘船作为探险队的基地。 第二艘船名叫极光号,它负责在南极洲的另一边进行关键性的补给工作。他们组成了后来的坚忍号探险队,这个名字除了取自船只的名字外,也跟沙克尔顿家族的座右铭“坚忍能征服一切”颇有渊源。 这次探险的资金大部分是由私人赞助的,沙克尔顿曾亲自写信请求赞助。一些公立学校也为参加这次探险的狗筹集了资金,后来,沙克尔顿用这些学校的名字给这些狗取名。一共有69只狗参与了这次探险,参与集资的学校没有这么多,所以剩下的狗就有了撒旦、水怪、三头犬、水手以及莎士比亚之类的名字。 沙克尔顿还向一位名叫詹姆斯·凯尔德的布料商请求赞助。最后,富有的凯尔德一共捐赠了2.4万英镑,相当于今天的数百万英镑,不过这笔钱在全部的探险资金中只占到了一小部分。很多认识沙克尔顿的人都愿意资助他的探险。为了表示感谢,沙克尔顿将探险队3艘救生艇中的1艘命名为詹姆斯· 凯尔德号,现在南极洲还有一段海岸名叫凯尔德海岸。随后,沙克尔顿开始登报寻找愿意与他一起前往南极洲的人,他们未来要一起忍受长达数年的艰苦旅程。在《泰晤士报》上发布了招聘启事后,沙克尔顿收到了近5000封表示愿意一起前往南极洲的回信。沙克尔顿最后从中选择了27个人。 准备工作一直持续到了1914年夏天,在欧洲,这时正值德国入侵比利时和英国之际,比利时和英国也毫不示弱地向德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沙克尔顿随即发送了一封电报,表示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探险队成员都愿意为保卫祖国而战斗,同时打算将为探险准备的船只也投入这场战争中。沙尔克顿虽然花了几年时间来筹备这次探险,但是当战争打响后,他毫不犹豫地表示愿将这一切献给祖国。 当时的英国海军大臣正是年轻的温斯顿· 丘吉尔,他明白除了战争外,还有许多值得为之付出的事情。所以他仍然派遣沙克尔顿等人前往南极洲。这是他们所有人做的决定,不管是好还是坏,历史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了。沙克尔顿用一个词转述了丘吉尔的命令:“继续。”这道命令非常简洁,有着典型的斯巴达风格。斯巴达人胆量十足,从不多浪费口舌,也因此闻名于世。马其顿的腓力二世曾威胁斯巴达人道:“斯巴达人是愿意像迎接朋友一样迎接马其顿人的到来,还是等待我率领军队攻入斯巴达?”对此,斯巴达人的回复是:“都别想。”怒火中烧的腓力二世再次威胁道:“如果我带领军队进入拉科尼亚,就会把斯巴达夷为平地。”对此,斯巴达人的回复依然是简单的一个词:“敢!” 1914年8月,坚忍号从普利茅斯港出发,先是航行到了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然后前往南乔治亚岛的捕鲸站(如今这些捕鲸站都已经废弃了),那儿是距离南极最近的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南极只有两个季节:暖季和寒季。从11月持续到第二年3月的暖季平均温度也很少超过0°C,而从4月持续到10月的寒季条件更加艰苦。他们的计划是先在南极洲的海岸上安营扎寨,在那儿待几个月,慢慢适应那里的气候条件,等度过了时间更久的寒季,趁着天气相对暖和的那几个月再穿越南极大陆。1914年12月,他们驾驶着坚忍号离开南乔治亚岛,驶入威德尔海这片葬送过无数探险队船只的海域。他们越往南走,结冰的海域就越多。有时候,他们甚至就像是在一片白茫茫的大地上航行,只能一边破开冰层一边前行。 1915年1月,坚忍号遭遇了浮冰区。由于坚忍号只能破开一般的冰层,船员们就用旗语给掌舵的船长打信号,当遇到巨大的冰块时,船长便驾船绕路前行。南乔治亚岛上的捕鲸人曾告诉探险队,这一年的浮冰似乎比往年都要厚一些,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好几天里,他们只能摸索着慢慢往前航行。 后来冰层越来越厚,即使坚忍号船体坚固,配备了大马力的发动机,也无法再继续航行。厚厚的冰层将坚忍号死死地困在原地,坚硬的冰划过木制的船体,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沙克尔顿他们别无选择,只能等待寒季过去。他们把雪橇犬带到了周围的冰层上,射杀海豹喂养它们。探险队此时已经来到了南纬77°,但随着附近的冰层挤压着坚忍号逐渐往北漂流,他们的努力也都付诸东流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坚忍号所在的浮冰区成了世界上最孤立无援的地方。 为了消磨时间,沙克尔顿组织船员们在冰上打各种比赛,让队员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能够团结在一起。沙克尔顿还免除了一些船上的规矩,所有船员都是他为这次远征精心挑选出来的,凭本能他就知道,不需要强迫,他们也会遵守船上的纪律。为此,沙克尔顿还将船只重新命名为冬季站。船员们通过捕猎海豹、训练雪橇犬和各种消遣活动来鼓舞士气,但即便如此,那样的生活依然让人感到绝望。 经过了寒季几个月的极夜后,到了11月份,南极洲的暖季来了,为整个探险队带来了希望。但一场灾难很快到来:大块的浮冰开始融化分裂,船体在巨大的压力下逐渐解体破碎。沙克尔顿和船员们也曾试图修好断裂的横梁,但最后依然不得不选择弃船。1915年11月,坚忍号彻底沉入了海底,他们穿越南极大陆的希望随之破灭。虽然队员们将帐篷、雪橇犬以及补给品都带到了冰层上,但他们却去不了目的地了。 沙克尔顿当时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这个决定也是他被认为是最伟大的领导者之一的一个原因。虽然沙克尔顿多年以来的梦想就此破灭了,但他接受了这个事实,同时改变了原来的计划。沙克尔顿知道自己无法完成这次探险了,他当前的任务是将所有队员都活着带回家。他们被困在了世界尽头的一块浮冰上,没有其他人知道他们在这儿。没有意外的话,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饥饿和死亡。船员们用从坚忍号上取下来的木板支起了英国国旗,这样做能使他们对前路依然抱有希望。 当冰层开始漂移后,原来的营地变得不再牢固,于是他们在后面更远的地方又建了一个营地。船员们开始定量配给食物,豹的油脂来取暖、做饭。这时,沙克尔顿想到了一个带大家离开冰层的计划。营地里有3艘他们从坚忍号上带下来的救生艇,分别是詹姆斯· 凯尔德号、斯坦科姆· 威尔斯号以及达德利· 多克尔号。他们打算等气候更暖些就前进,于是拖着这3艘救生艇在冰层上走了约11千米,来到一个冰层比较牢固的地方安营扎寨,并将这儿设为“耐心营”。 1916年4月,冰层融化了,他们乘着救生艇进入外海。探险队员们冒着严寒出发了,他们驾驶着3艘救生艇航行了五天五夜。一路上,冰冷的海浪不时地拍打在救生艇上,人们身上总是湿漉漉的,被打湿的衣服甚至结了冰。当他们不得不划桨时,船桨上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最后,他们到达了一座无人居住的小岛?_象岛。这里冰冷荒芜,但当他们到达时,所有人都笑着、欢呼着,捧起海岸边的鹅卵石。这也是他们这一年半来第一次踏上真正的陆地。 虽然已经踏上了坚实的陆地,但他们的处境依然艰难,想要回到文明社会还要经历一段更长的旅程。最后,沙克尔顿决定前往南乔治亚岛寻找救援,福克兰群岛(即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其为“福克兰群岛”)虽然距离他们更近,但是风正是从那边吹过来的,脆弱的救生艇无法在海上逆风航行。南乔治亚 虽然距离象岛约1300千米,隔着一片辽阔的大海,但是救生艇却能够顺风行驶。沙克尔顿相信能通过那儿的捕鲸站联系到人类文明?_如果他们能到达南乔治亚岛。 沙克尔顿选择了3艘救生艇中最大、最重的詹姆斯· 凯尔德号作为此次出海的船只,此外,他还选择了航海技术出众的沃斯利与他一同前行。他们与另外4名志愿者一同组成了六人小队。他们将冒着生命危险,为所有留在后方的队员寻找救援。他们一共只带了4个星期的补给,很难想象看着那艘小船起航的人是什么感觉。留在象岛上的人虽然可以吃海豹肉,可以在另外两艘救生艇下宿营,但改变不了那座小岛荒凉的现实。他们被南极冰冷的水域包围着,严寒、狂风等恶劣的条件不断消耗着他们的体力。 1916年4月24日,沙克尔顿、沃斯利、汤姆· 克林、哈里· 麦克尼什、蒂姆· 麦卡锡以及约翰· 文森特乘着詹姆斯· 凯尔德号出发了。他们用帆布和木头在敞篷的救生船上搭了一个小棚子,这样他们就可以在船上使用火炉了。每个队员每天都要掌舵两个小时,或者是值班4个小时,其他人则在湿透的睡袋里休息。在十几天的航行里,这些睡袋一直都是湿的。沙克尔顿对那段航行的记录至今依然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海上求生故事之一。他们一路朝北驶去,狂风和暴雨不停朝他们袭来。在山一样高的巨浪面前,救生艇就像是孩子的玩具一样。虽然寒冷已经让每个人都疲惫不堪,但汹涌的海浪时不时拍开救生艇的接缝,他们不得不强打起精神,随时重新绑好船体。他们没有足够的淡水,没有足够的食物,甚至没有足够的睡眠。湿漉漉的救生艇上结了一层冰,使船体吃水特别深,所以他们每天还不得不花上好几个小时来除冰。 在能看到太阳或星星的时候,沃斯利会用六分仪和航迹推算法确定位置(航海大师会根据航速、时间以及方向算出航行的距离和船的位置)。就这样,沃斯利成功带着众人穿过了辽阔的海域,来到南乔治亚岛。但是由于风浪太大,众人一直无法顺利登岸。队员们越来越虚弱,沙克尔顿知道自己一定要想办法上岸,否则就只能看着队员们一个个死去。于是,他抢风航行,驾驶着詹姆斯· 凯尔德号来到南乔治亚岛的南边,这是他们唯一能顺利登岛的地方。 救生艇在不停漏水,船里的海水越来越多,沙克尔顿知道他们能安全登陆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6名队员中已经有人快坚持不住了。文森特和麦克尼什因为过劳和冻伤变得特别虚弱,于是,沙克尔顿命令麦卡锡留下来照顾他们。风浪太大了,即使救生艇没有漏水,在不断袭来的海浪前也不堪一击,所以他们不能继续乘船出海。沙克尔顿知道自己能在这段离奇的航行中活下来是多么幸运,因此他没有选择乘船绕道去南乔治亚岛北侧的捕鲸站,而是选择步行从岛中间穿过。这无疑是一个冒险的决定,没人探索过这座岛屿,所以谁也不知道这座岛中间是什么样子。5月18日,星期五,沙克尔顿带着船长沃斯利和二副克林出发了。 想着留在象岛上的22人和留在南岸的3名同伴,想着他们的命运就在自己肩上,三人咬着牙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穿过岛上的山脉,不停地往前走,哪怕到了身体的极限,还是不停前行。沙克尔顿对队员和自己一视同仁,而他表现出来的坚忍耐力,对身旁的同伴无疑也是一种激励。 1916年5月20日的早晨,三人爬上最后一座山脊,见到了下方的捕鲸站。他们还没从海上旅程的艰难中恢复过来,又已经徒步行进了36个小时。好在这段漫长的旅程终于到了终点,但他们只是停下来握了握手庆祝。为了让捕鲸人发现自己,他们又爬下了结冰的瀑布。3个人胡子拉碴,浑身都脏兮兮的,出发前见过他们的捕鲸人都认不出他们了。 得救后的三人来到岛的另一侧,接上了3个同伴和詹姆斯· 凯尔德号,然后一起前往象岛。然而,寒季又降临了,海水又开始结冰,一层一层的浮冰跟当时困住探险队、压碎了坚忍号的浮冰没什么区别。沙克尔顿曾3次试图前往象岛,但最后全都败给了严寒的天气。 1916年8月,海冰再次开始融化,沙克尔顿驾驶着从智利政府借来的一艘拖船出发了。冰层变薄了,这一次沙克尔顿终于来到了象岛:他迫切想知道当时留在岛上的队员是否还都安好。岛上的队员一看到船只,就排成了一排站在岸边。船上的沙克尔顿高兴地大声清点岛上的人数:“1、2、3……”岛上此时只剩下4天的食物了,但是他们坚信自己的领队会回来的。为了能够加快救援速度,这几周来,他们每天一早都会将自己的行囊整理好。他们从未对沙克尔顿失去过信心,而沙克尔顿也确实回来了! 1917年,探险队全员回到了人类社会。这时的世界仍然处在战争之中。虽然每个人都知道战争有多残酷,但大部分探险队员还是选择了报名从军,其中一些队员最后永远地留在了战场上。 沙克尔顿爽快地承认了这次探险的失败,不过能将所有探险队员都活着带回来依然是一件伟大的事,耐力、勇气和道义缺一不可。沙克尔顿没有让他们失望。 沙克尔顿在自己的书中描述了这些经历。在那以后,他尽力维持着与妻子一起的简朴生活,但离开冰雪世界后,沙克尔顿总是有些郁郁寡欢。没过多久,他便再次计划前往南极。1921年,沙克尔顿作为科学考察队的指挥官再度前往南极,但就在抵达南乔治亚岛后,他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了。当消息传到他妻子那儿时,她回信道:“请将他埋在他最爱的地方。”最后,队友们将沙克尔顿埋在了南乔治亚岛上。 我得再说一句,詹姆斯· 凯尔德号救生艇当时被带回了英国,沙克尔顿将它送给了学校的一位老友,作为赞助他探险的回报。后来,这位老友又将这艘救生艇捐给他们都熟悉的伦敦达利奇学院。一直到今天,只要预约,就能在每个星期二见到这艘救生艇。这艘不起眼的救生艇,当年曾经历过南极的狂风和巨浪。 ★《男孩的冒险书》全新典藏版,本系列全球被译成28种语言,销量突破500万册,《时代周刊》《纽约时报》纷纷撰文推荐,英国国家奖获得者沉淀十年推出《男孩的冒险书2》,引发全社会讨论男孩教育风暴。 ★关注男孩勇气培养与性格养成,鼓励男孩子动手实践、绅士风范、幽默大度。 ★ 荣获2006年英国国家图书奖 ★ 2007年在美国出版时,立即跃居排行榜第二位,仅次于《哈利波特7》,《时代周刊》连续一周向读者推荐试读。连续三个月《纽约时报》排行榜冠军! ★ 亚马逊网站“百大好书奖”、“编辑喜爱百大好书奖” ★ 入选第十四个世界图书日“十本孩子应该阅读的图书” ★ 入选“改革开放30年具有影响力的书”提名 ★ 2册精装+函套,包装精美,荣获优秀图书设计奖,是一份送给孩子的成长佳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