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公案(上中下共3册)(精)/中国古典公案小说丛书
作者简介
不题撰人,生平等皆不详。所著《降妖传》,又名《鼎锲全像按鉴唐钟馗全传》、《钟馗传》、《钟馗降妖传》等。全书按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介绍钟馗的出身,后半部分叙述钟馗降妖、斩妖的事迹。
内容简介
话说江都县有一秀才,姓胡,名登举,他的父母 为人所杀,头颅不见。胡登举合家吓得胆裂魂飞,慌 忙出门去禀县主。跑到县衙正遇升堂,就进去喊冤。 走至堂上,打了一躬,手举呈词,口称:“父师在上 ,门生祸从天降。叩禀老父师,即赐严拿。”说着, 将呈词递上。书吏接过,铺在公案,施公静心细阅。 上写: 具呈生员胡登举,祖居江都县。生父曾作翰林, 告老家居,广行善事,怜恤穷苦,并无苛刻待人之事 。不意于某日夜间,生父母闭户安眠。至天晓,生往 请安,父母俱不言语,生情急,踢开门户,见父母尸 身俱在床上,两个人头并没踪影。生忝居学校,父母 如此死法,何以身列胶庠对双亲而无愧乎?为此具呈 ,嚎叩老父师大人恩准,速赐拿获凶手,庶生冤仇得 雪。感戴无既,沾仁。上呈。施公看罢,不由点头, 暗暗吃惊,想道:“夤夜入院,非奸即盗。胡翰林夫 妇年老被杀,而不窃取财物。且将人头拿去,其中情 由,显系仇谋。此宗无题文章,令人如何做法?”为 难良久,说道:“即委捕厅四老爷前去验尸。你只管 人殓,自有头绪结断。”胡秀才一听,只得含泪下堂 ,出衙回家,伺候验尸。 且说施公吩咐速去知会四衙,往胡家验尸呈报。 把呈词收入袖内,吩咐退堂。进内书房坐下,长随送 茶毕。用过了饭,把呈词取出,铺在案上翻阅。低头 细想,踟蹰此案难结。欠身伸手,在书架上拿了古书 一部,放在桌上要看过,对证此案,即日好断这没头 之事。将《拍案称奇》自头至尾看完,又取了一部, 系海瑞参拿严嵩的故事。不觉困倦,放下书本,伏于 书案之上,朦胧打睡。梦中看见外边墙头之下,有群 黄雀儿九只,点头摇尾,唧嚼喳啦不住乱叫。施公一 见,心中甚惊。又听见地下哼哼唧唧的猪叫,原来是 油光儿的七个小猪儿,望着贤臣乱叫。施公梦中称奇 ,方要去细看,那九只黄雀儿,一齐飞下墙来,与地 下七个小猪儿,点头乱哨。那一个小猪儿站起身来, 望黄雀拱抓,口内哼哼乱叫。雀哨猪叫,偶然起了一 阵怪风,把猪雀都裹了去了。施公梦中一声惊觉;大 叫说:“奇怪的事!”施安在旁边站立,见主人如此 惊叫,不知何故,连忙叫:“老爷醒来!醒来!”施 公听言,抬头睁眼,沉吟多时,想梦中之事,说:“ 奇哉!怪哉!”就问施安这天有多时了,施安答道: “日色西沉了。”施公点头,又问:“方才你可见些 什么东西没有?”施安说:“并没见什么东西,倒有 一阵风刮过墙去。”施公闻言,心中细想,这九只黄 雀、七个小猪奇怪,想来内有曲情。将书搁在架上, 前思后想,一夜未睡。 直到天明,净面整衣,吩咐传梆升堂。坐下,抽 签叫快头英公然、张子仁上来。二人走至堂上,跪下 叩头。施公就将昨日梦见九只黄雀、七个小猪为题标 写,说:“限你二人五日之期,将九黄、七猪拿来, 如若迟延,重责不饶。”将签递于二人。二人跪扒半 步,口称:“老爷容禀:小的们请个示来。这九黄、 七猪,是两个人名,还是两个物名,现在何处?求老 爷吩咐明白,小的们好去访拿。”言罢叩头。施公一 听,说个:“无用奴才!连个九黄、七猪都不知道, 还在本县面前应役么?分明偷闲躲懒,安心抗差玩法 。”吩咐:“给我拉下去打!”两边发喊按倒,每人 打了十五板。二人跪下叩头,复又讨示,叫声:“老 爷,究竟吩咐明白,待小的们好去拿人。”施公闻言 ,心中不由大怒,说:“好大胆的奴才!本县深知你 二人久惯应役,极会搪塞,如敢再行哕唆,定加重责 !”二人闻言,万分无奈,站起退下去,访拿九黄、 七猪而去。施公也随退堂。 施公一连五日假装有恙,并未升堂。到了第六日 一早,吩咐点鼓升堂,坐下,衙役人等伺候。只见一 人走至公堂案下,手捧呈词,口称:“父师,门生胡 登举父母被杀之冤,求父师明鉴。倘迟久不获,凶犯 走脱难捉。且生员读书一声,岂不有愧?如门生另去 投呈申冤,老父台那时休怨!”言罢一躬,将呈递上 。施公带笑道:“贤契不必急躁。本县已经差人明捕 暗访,专拿形迹可疑之人,审得自然替你申冤。”胡 登举无奈,说道:“父台!速替门生申冤,感恩不尽 !”施公说:“贤契请回,催呈留下。”胡登举打躬 下堂,出衙回家。 且说施公为难多会,方要提胡宅管家的审问,只 见公差英公然、张子仁上堂,跪下回禀:“小的二人 ,并访不着九黄、七猪,求老爷宽限。”施公闻言, 激恼成怒,喝叫左右拉下,每人打十五大板。、不容 分说,只打的哀求不止,鲜血直流。打完提裤,战战 兢兢,跪在地下,口尊:“老爷,叩讨明示,以便好 去捉人。”施公闻言无奈,硬着心肠说道:“再宽你 们三日限期,如其再不捉凶犯,定行处死!”二差闻 听,筛糠打战,只是磕头,如鸡啄碎米一般。施公又 说:“你们不用多说,快快去转访要紧。”施公见二 役两次受刑,亦觉心中不忍,退堂讲内。可怜二人还 在下面磕头,大叫:“老爷,可怜小的们性命罢!” 言毕,又是咚咚磕头。县堂上未散的三班六房之人, 见二人这样,个个兔死狐悲,叹惜不止,一齐说:“ 罢呀!起来罢!老爷进去了,还求那个?”二人闻言 ,抬头不看见老爷,忍气站起,腿带棒伤,身形晃乱 。旁边上来四个人,用手挽架下堂。 且说施公退堂,书房坐下,心中想:“昨日梦得 奇怪,黄雀、小猪,我即以九黄、七猪为凶人之名, 出票差人。无凭无据,真难察访。不得已,两次当堂 责差役,倘不能获住,去官罢职甚属小事;怨声载道 ,而遗臭万年。”前思后想,忽然灵心一动,转又欢 悦,如此这般方好。随叫施安说道:“我要私访。” 施安听得,不由吓了一跳,口称:“老爷,如要私访 ,想当初扮做老道,熊宅私访,危及性命,幸亏内里 有人护救。而今再去,内外人役,谁不认得?”施公 一听,说:“不必多言,你快去就把你穿的破烂衣服 取来换上。”施安不敢违拗,只得答应。出书房到自 己屋内,将破烂衣服搬出,送至老爷房内。 且说施公将衣换上,拿几百钱带在身上,以为盘 费之用。施公自到任后,没有家眷,只跟来施安等二 人,衙内并无多人,还有两名厨子。施公吩咐晚饭用 毕,趁着天黑,好出衙门,以便办事。吩咐施安小心 看守,施安答应,随将主人悄悄送出,又对看门皂隶 说道:“老爷今日出去私访,不许高声,快快开门。 ”施公步出,一溜一点而去。 施公正走中间,只见茶坊之内,一些人在灯下坐 着吃茶。往里面钻,走堂的见衣服破烂的不像个吃茶 的客人,就出言不逊。施公一听,心下不悦,后又叹 息:既然私访,再说什么话?只装不闻,说:“走堂 的,快拿茶来,要用香片,快些泡来。无论什么点心 ,只管拿来,吃完照数给你们银钱。”走堂的闻言, 就不敢怠慢了。随即端上茶来,并各样点心。施公坐 着吃茶,侧耳听那些人言言语语,内中一人道:“你 们这县内老爷清正,自到任来,体惜民情,诸事廉敏 ,一方福星,真真可谓青天!”众人说完,大家走散 。施公一见,欠身将茶钱会清出店。夜晚路上人稀, 忽然乌云密布,狂风大起,细雨纷纷。甚为焦急,又 觉身疼,忽然想起:“我何不到城隍庙里去避雨投宿 ?”随即迈步前行,一瘸一点来至庙前。瞧一瞧四顾 无人,庙门坚闭。那雨密密而下,沉吟叹气,没奈何 且在山门之下容身。可喜雨止云散,一轮月光。地湿 难行。鼓楼已交三更,只觉身上寒冷,实在满目凄凉 。 贤臣只为民情,绝无反悔之处,自知为官与民除 害,慎重人命,如何访出真犯,如何结案?耳内忽听 交五鼓,堪堪黎明,一夜未眠,渐至天亮。见有往来 行人,连忙起身,出了台阶,一溜一点,向街坊上走 。把这顶破帽子按了个齐眉,纵然撞着熟人。把头一 低而过。留神细访那土豪恶棍,以及那杀人凶犯。堪 堪时交巳刻,肚内饥饿,见有个饭店,要进去吃饭, 迈步前走。那知掌柜的一见施公相似乞丐,浑身破的 ,面目漆黑。一声大喝,叫:“那穷人不要进来!” 施公一听,即住脚步,带笑回答,叫道:“掌柜的, 不必口出恶言,我是照顾你的,并非讨饭之人。我如 今会过了钱,然后吃饭何如?”说罢将钱取出交于柜 上。于是方端东西来。施公一边吃,一边暗叹,正叹 世情之薄,往外观看,见一个半老妇人,走到店前, 又哭又喊。年纪约三十余岁,披头散发,脸上青紫。 怀抱小儿,两眼流泪,口内数数落落道:“奴家现有 千般怨恨,这段冤枉,活活屈死人了!欲去告状,偏 偏的县主又病,衙门人拦住。我这屈情,挨到几时申 冤?听说县老爷官清似水,谁知竟不坐堂了。未知病 系真假。若是假病躲懒,有负皇恩;不理民词,枉为 民之父母!明早我且告去,击鼓鸣冤,如再不准我告 ,我就一头撞死!”说完,又哭又骂。后面围绕许多 人看。施公听见,暗说道:“好叫人不解!一个妇人 ,他竟敢毁骂官府。但不知所为何情?待我出店跟他 去,自得其详。” 且说访拿九黄、七猪二役,回到家中,吃酒商量 九黄、七猪的事情,竟无法访缉。子仁说:“英兄, 咱二人日期都忘了。你我歇一夜,明日假装乞丐,再 于城里关外,日夜巡访。不怕为难事,只怕不专心。 ”公然闻言,点头道:“既办公事,要自己竭力。” 二人酒饭都已吃完,安息一宿。次早起来,即忙改扮 停当,同出门去,要访九黄、七猪的消: “今日乃是七月十五日,往年江都县里关外观音院寺 ,我见办会的不少。我二人现未访着凶犯,何不到此 关外莲花院庙中走走?”英公然答应:“使得。”二 人一同迈步,直向庙而来。登时到了门首,看一看清 门净户,并不办会。二人立了一回,见庙中角门内, 走出两个小沙弥来。留心细看,但见大的约有十五六 岁,小些的有十一二岁,个个生得唇红齿白,即如小 女孩一样。一个手拿条帚,一个手拿斗箕,嬉嬉笑笑 ,走至山门以下。二差看见,忙忙让开。两个小和尚 抬头看见二人身上褴褛,点头叹惜道:“你等可来不 着了!往年间我们院里,必做盂兰盆会。二位穷大哥 ,要吃点个斋饭是容易的。今年不能了,我们庙内来 些人,倒像闹丧的,因此不办了。你哥儿们既来,也 无空回之理,如肯替我们打扫打扫,我自然与你饭吃 。” 二差听说,一个来接条帚,一个来接斗箕,一面 扫地,一面同小沙弥讲话。问道:“二位小师父,几 时做和尚的?师父叫何名字呢?”二人答道:“我本 是良家子弟,因自小多病,无奈做了和尚。起早至晚 烧香、扫地、念经。我师父真利害,他的法号人称‘ 九黄僧人’。”小和尚说的无心之话,两公差闻言, 不由心内一动。英公然向子仁挤挤眼:“九黄”二字 对了!又见一人从外挑了一担菜蔬,往庙内送去,还 有鸡鸭鱼肉。公然看见,要察访真情,叫声:“二位 小师父,我今胆大借问一声。依我想来,此乃善地。 不知用此等物何故?既不办会,或是请客么?”小和 尚见问,就望着大沙弥连忙扯嘴。小沙弥方交十二岁 ,那知好歹,先就嘴快说:“穷大哥听我细细说来, 千万外面勿要告诉别人!我家师父真真利害,手使单 刀,有飞檐走壁之能,结交天下英雄,江湖弟兄。今 当东请客,故买鸡肉。还有一言,我们庙内缺少烧火 之人,二位愿意,岂不是好?” 二差听了此言,正中机关。子仁带笑又问道:“ 令师想在庙中,我们进去见见,如其果能用我二人, 深感人隋。”沙弥见问,又低声说道:“我们家师, 今日早晨进城,未回庙中,在城里尼姑庵内。七月十 五办会,请客演戏,夜晚还放烟火。那女尼是我家师 的干妹子,年纪二十多岁,生的美色。家师代他买的 庙宇,传授他武艺,跨马抡刀,件件皆能。法名叫七 珠姑姑,远近皆知。”大沙弥在旁听见,大喝一声, 骂道:“小秃驴!你又混嚼舌!前者师父打谁呢?又 说瞎话!叫师父知道,把筋还要打断了你的厂正说间 ,忽从内里走出一人,凶眉恶眼,粗壮高大之人,大 叫一声:“大沙弥,后面的哥儿们叫你!”大沙弥答 应,即忙跑进去了。且看下文分解。且说公然见夭色 将晚,叫子仁到别处吃饭,既得真信,快快回衙。子 仁答应:“一同出寺,进城禀报,好结此案消签,也 算你我第一的功劳。”说着,满心欢喜。 P1-8 本书属于《经典书香·中国古典公案小说丛书》中之一种。现在图书市场上中国古典文学故事丛书出了各种版本,但单独的成套、成类别的公案类小说不多。中国古代公案小说中,爱国爱民、清正廉洁、秉公执法的精神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特推出此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