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佳作选(小小说卷)

中国文学佳作选(小小说卷)
作者: 编者:任晓燕|责编:胡慧华
出版社: 华文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中国文学佳作选(小小说卷)
ISBN: 9787507554748

作者简介

任晓燕:《百花园》《小小说选刊》《小小说出版》总编,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副会长,中国微电影微小说创作联盟副主席。出版有访谈体评论专著《对话小小说》,主编《中国年度小小说》(漓江出版社)。

内容简介

弹弓杨 冯骥才 杨匡汉是一条中年大汉,身高八尺,长胳膊长腿,腰粗如树,人称大杨。他有蛮力,好吃生肉,一身上下全是肉疙瘩,冒着热气,立秋后还光着膀子,不穿褂子,顶多一个布坎肩。北门外侯家后“三不管”那块地上的重刀石锁,他都当小玩意儿玩。不过他本人不弄刀枪,只玩一把弹弓子,平时掖在后腰带上,撂地演艺时,才拿出来亮一亮真本事。 这位大杨是河北沧州人,沧州人个个武艺高强,可是到天津就不一样了。就像外省的能人去做京官,京城官场深不可测,能站住脚跟就算是有能耐了。天津这地方与京都不同,另有它的厉害。比如三不管这地界,看上去挺好玩,演武卖艺、打鼓唱戏、算卦卖药、剃头打辫全聚在这儿,各种能人高人超人也都混在中间。可这里绝非乐土,所谓三不管,一是乱葬乱埋没人管;二是坑蒙拐骗没人管;三是打架斗殴没人管;还有就是混星子们野狗一般窜来窜去,一个比一个恶。要想到这儿找口饭吃,不问南北,不懂江湖,就叫人抓起两条腿扔进白河里。 大杨初到天津码头,就觉得出这地方格外各色。普通人厚道,恶人凶狠;一如羊,一如虎。可是,虎不吃羊,虎只咬虎。大杨人高马大,站那儿就压人一头。他当时在南运河边租了一间小屋,一天晚上回家的路上,忽觉脚脖子给什么东西一拦,练武的人身子机敏,马上知道有人给他下了绊马索。他弯腰抓住绳子,猛一扯,把埋伏在街两边手里攥着绳子的两个小混混,都扯到自己脚前,还硬撞在一起,撞得满脸花。 他以为从此没人再敢惹他。三天后回屋躺下后,浑身奇痒,点灯一看,臭虫乱爬。哪来的这么多臭虫?原来是那些混混趁他不在屋时,把挺大一罐活臭虫倒在他床上。 这沧州大汉火了。头一天在三不管撂地卖艺时,上身光着膀子,斜挎一个黄布袋,里边是半袋子葡萄大小的弹丸。这弹丸是黑胶泥团做的,不知掺了嘛东西,乌黑梆硬像铁蛋儿。他手里的弹弓更是少见,一尺半大柳树杈子,拴着两根双股二尺长的粗牛筋。这弹弓子射出这铁蛋儿,还不和洋枪子一样?当大杨把弹丸捏在牛筋中间的皮兜里,好比枪弹上了膛,周围看热闹的人都怕他“擦枪走火”,一个弹丸过来,脑袋瓜不开了瓢!? 大杨坐如钟,站如松,一根树桩子似的立在场子中央,瓮声瓮气地说:“诸位放心,我的泥弹只往天上射!”说着举弓向上,一扯牛筋,把弹丸射上天。这一下射到哪儿去了,云彩上去了? 只见大杨把胳膊一伸,手一张,手心向上,一忽儿“嗒”的一声,射出的弹丸又落下来,不偏不斜,正好落在手心中央。多准的劲儿,多高的功夫,真是一手见神功。 不等众人叫好,大杨又从挎袋里拿出弹丸,这次是两个。他先是脑袋向后一仰,眼望天空,来个“犀牛望月”,一弹射上去。跟着飞速转身,一回头,又来个“回头望月”,一弹又射上去。看得出来,后边一下比前边一下劲大,弹丸飞得更疾更快。跟着,只听天空极高极远处,传来清脆的“啪”的一声,原来后边的弹丸追上前边的弹丸,击中击碎。众人应声叫好。天津人头次看到这般功夫——天津就服有本事的人。 这时人群走出一人,黑衣黑裤黑鞋黑脸,一脸恶气,横着身子走上来。这人在三不管这地界无人不知,出名的大混星子一身皂。 一身皂二话没说,叫一旁摆茶摊的老汉把一张桌子搬上来,中间放一把青花茶壶。他打衣兜里拿出一个玻璃球,稳稳地搁在壶嘴上,扭头对大杨说:“你看好了,这把壶是乾隆青花,值一根金条。你有本事把壶嘴上这玻璃球给我打下来,但不能伤了壶嘴。你要是打碎了这把乾隆青花,你赔!你要是没这能耐,给老子趴下磕三个响头,哪儿来的滚回哪儿去!”这话句句都是朝人抡棒子。 文字的魅力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