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课堂管理艺术/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丛书](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113/14/20231113144101944.jpg)
出版社: 吉林大学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22.40
折扣购买: 教师的课堂管理艺术/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丛书
ISBN: 9787560137209
金小芳 中学一级教师,多次担任班主任工作,教科研成果显著,发表过教育论文数篇,参与编写《一生必读的一百部文学名著》、《学习的故事》等过多本教育专著,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教学实践操作能力。
威严不等于尊严,敬畏不一定敬重 曾在一本书里看见过一个故事: 小明是某中学初中三年级一班的学生。“他总是坐立不安,不是东倒 西歪,就是惹是生非。”“是典型的差生和问题学生。”老师如是说。“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初中会是这个样子,我讨厌上课,讨厌上学。”小明如 是说。 在小学时,小明曾是最为“优秀”的那一类学生,曾获得过全国奥林 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市小学生绘画比赛第一名,全省航模竞赛一等奖 。先后担任过学习委员、大队长,还是《小学生》杂志的特邀记者。无论 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都无不夸耀他是一个聪明的好苗子。刚进初中时,他 在陌生而充满好奇的集体中仍然领受了灿烂的阳光,他的初中生活也是在 一片赞美声中开始的。然而就在他进入初一不久,他的学习和生活发生了 戏剧性的变化。 一次上语文课,老师发现小明无精打采,总是开小差,便问他为什么 。他说,昨天晚上到一朋友家帮他做航模,几乎一夜没睡。老师很生气, “你现在是读初中,不是小学。现在是要想办法考进重点高中。做航模顶 什么用?”“我只是帮他。”小明反驳。“帮他也能保证你上高中?笑话。 不要以为你现在成绩好,就可以帮别人,刚上初一就骄傲自满,那还了得 。你父母会准你去做航模吗?”“他们知道的,他们从来不反对。”“知道 ,知道你考重点高中吗?知道你违反课堂纪律吗?连这点都不懂,简直没文 化。”老师更生气。“我爸妈都是研究生。”小明不甘示弱。“研究生又 怎样,有娘养无娘教,回去叫你父母来。”老师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抑制 不住内心的愤怒,把小明赶出了教室,并当堂宣布,以后任何人不把精力 放在学习上,就会有如此下场。 小明被迫去叫了他的母亲。老师首先数落了一番小明在课堂中不认真 听课的违纪行为及其对老师的反抗态度,并要求这位母亲好好地管教她的 孩子,不要因为目前成绩好就可以放松警惕。母亲尽管非常感谢老师的“ 教诲”,但也同时表现出了不满,“这个孩子生来好动,从小就迷航模。 ”“我是为他将来好,这种事你们家长不管,我们当老师的也没办法。” 第二天上课时,老师让小明在全班做了检查。上课时,小明把一张《 初中生报》放在桌上,老师走过去,一把夺过报纸,撕成粉碎。小明说, “我没有看,只是放在桌子上。”老师说: “还想狡辩,不想读书就滚 回去,省得在这里碍事。”过些时候,老师问全班学生郭沫若是什么人, 小明抢着回答:“是郭富城他爸。”课堂内哄堂大笑。老师无法容忍小明 的公然对抗,走过去一把将小明拉起来,推出了教室。余下的时间便是老 师向全班学生进行“生动”的教育,大意是,老师是课堂的主人,拥有绝 对的权威,老师的所作所为都是为学生将来着想,学生必须服从老师。此 后很长一段时间,小明不得不接受教导主任和校长的训话。小明从此成为 学校有名的“调皮捣蛋”的学生,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毫无疑问,老师 的关于小明是否能够考入重点中学的“忠告”和“先知”也必将应验。 故事中的教师确实够“威严”,学生们也都很敬畏他。但问题是,教 师的威严就一定能换来自身的尊严吗?学生敬畏你,就一定表示他们敬重你 吗?有了威严和学生的敬畏,就一定能管好课堂吗? 我看未必。 要真正维护“师道尊严”,要真正让学生敬重你,要真正管理好课堂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学会爱学生。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每个孩子 都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关心 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 扩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识到的那样,连我不曾教过课的那些孩子也成了 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当我第一次读到苏霍姆林斯基这段真诚 的话时,我竞感动得眼睛都湿润了:一个享誉全球的大教育家竟然有这样 一颗爱孩子的童心!还是这位我敬重的教育家,曾在一个春天,和他的学生 共同买了一条小木船,划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去探险。教育家写道: “可能有人会想,作者想借这些事例来炫耀自己特别关心孩子。不对,买 船是出于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 福。”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这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有些教师总喜 欢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从中 体验着自己的“尊严”。其实,这不是尊严,只是威严。真正的尊严是敬 重而非敬畏。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 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 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 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我们不是礼节性地点点头,而是充满真诚感激 之情地深深鞠躬;气温骤降,我们感到寒冷时,也自然急切地提醒学生“ 多穿一件衣服”;学生生日到了,班主任笑眯眯地送上一张贺卡;节假日 ,我们邀约学生(或被学生邀约)去远足郊游、去登山探险;在课余,与学 生一起评论甚至争论一下伊拉克战争的影响、中东和平的前景或贝克汉姆 或周杰伦……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只把我们当 作老师。这时我们获得的尊严,就不仅仅是教师的尊严,更有朋友的尊严 、同志的尊严、兄长的尊严、父亲的尊严。 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 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情感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 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账,只会 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 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 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这样,我们便把自己尊严的 丰碑建在了学生的心中!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朴素的真理——教育者的 尊严是学生给的! P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