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给农耕文明的挽歌/长安文心书系
作者简介
高建群,当代杰出的小说家、散文家、文化学者。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客座教授,西安航空学院文学院院长。1992年至1995年,曾挂职黄陵县委副书记,2005年至2007年,曾挂职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其代表作《最后一个匈奴》是享誉文坛的鸿篇巨制,曾引起中国文坛著名的“陕军东征”现象。《大平原》2012年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作家本人,被誉为当代文坛难得的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的写作者,浪漫派文学最后的骑士。
内容简介
一座城和一位朝廷命 官 一部陕北高原的历史 ,有一半是饥饿史,有一 半是战争史。我曾经看过 一些县的县志,充斥在字 里行间的,要么是天大旱 ,饿殍塞路,哀鸿遍野, 人们易子而食;要么是血 流漂杵,干戈骤起,人民 逃亡——十之六七这些字 眼。 这些字眼叫人触目惊 心,我常常叹息说,这一 方人类族群,经历了太多 的苦难,每一户人家,每 一个家族,每一地一域的 百姓,他们能血脉延续, 直至今日,该经历了多少 事情呀!那长长的道路上 的人类生存斗争图景,叫 人扼腕感叹,唏嘘不已, 叫人不由得以手加额,向 历史致敬,向来路上那些 先辈们致敬。 榆林城是一座塞上名 城。明朝年间修九座边城 ,榆林卫,榆林镇,榆林 城居中,后来长城线上又 添几座边镇,所以号称九 边十三镇。在明王朝的这 九边十三镇中,榆林城东 边牵手,直到辽东以远, 西边牵手,直到甘肃嘉峪 关以远。 我第一次到榆林,是 1985年的秋天,这座位于 毛乌素沙漠与陕北黄土高 原接壤处的塞上名城,给 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漫步在石板青砖铺就的街 道上,从魁星楼等几座古 建筑中穿过,步入那一座 一座的四合院民居,耳边 在传来榆林人的那稍带北 京口音的琅琅鼻音,卷舌 音,让人相信,这座建城 逾五百年的,号称“小北 京”的城郭,肯定是和北 京有一些渊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