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使命责任实践实践篇彼得·德鲁克全集)

管理(使命责任实践实践篇彼得·德鲁克全集)
作者: (美)彼得·德鲁克|译者:陈驯
出版社: 机械工业
原售价: 89.00
折扣价: 57.90
折扣购买: 管理(使命责任实践实践篇彼得·德鲁克全集)
ISBN: 978711162404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CHAPTER 29 第29章 为何需要管理者 管理者是企业的基本资源,是企业最稀缺、最昂贵、 最易损毁的资源——福特的故事——以西门子公司与三菱 公司为例——通用汽车:反向测试——福特故事的教训— —企业管理优于企业所有权——英国工业之“管理滞后” ——管理层是“相位变化”而不是“强求适应”——管理 的功能是“自治”而不是“授权” 管理者是企业的基本资源。在一个完全自动化的工厂 中,或许根本没有普通员工,但一定有管理者。事实上, 在将来,工厂中的管理者远比过去多得多。 在大多数企业中,管理者是最昂贵的资源,是贬值最 快且最需要不断补充的资源。企业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创建 一支管理团队,但会因一段很短时期的管理混乱而毁于一 旦。将来,管理者的数量与花费在每个管理者身上的资本 投资一定会稳步提升,与过去半个世纪相比有过之而无不 及。与此同时,企业对管理者能力的要求也会水涨船高。 每过一代人,这些要求就会提高一倍。因此我们没有理由 期待未来数十年这些需求趋势会放缓。 管理者的“如何管理”以及“如何被管理”不仅决定 企业目标的成败与否,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如何管理 工作者以及如何管理工作。毕竟,工作者的态度不仅反映 管理层的态度,而且直接反映管理层的能力与管理结构。 工作者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接受的管理方式。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各地管理者都接受过各类的劝勉 、演讲以及课程,大家相互提醒自己的职务就是管理下属 ,相互督促把各自的责任放在首要位置,相互借鉴“向下 沟通”的丰富建议与宝贵经验等。但至今为止我尚未发现 有不把他们与上级的关系以及“向上沟通”列为首要位置 的管理者,无论他们的层级高低与职务大小,都是如此。 所有副总裁都觉得他们与总裁的关系才是真正的问题。以 此类推,直到第一线的监工、生产线的领班以及小组组长 ,他们都确信:只要“顶头上司”和人力资源部门不干预 ,他们就会和自己的下属和睦相处。 人力资源部门似乎倾向于认为,这种想法不是人性反 常的迹象。实际上,“向上关系”是管理者的首要关切。 成为一名管理者意味着为企业的绩效分担责任。一个不期 望分担这样责任的人,不能算是一名管理者。 让管理者忧心烦恼的“向上关系”问题有:自己与上 司的关系,疑惑上司对自己的期望,难以向上阐明自己的 观点,担心自己的方案不被理解或接受,担心自己的行动 很难被充分重视,难以处理自己与其他部门及其员工之间 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都是“管理”管理者的问题。 福特的故事:崛起、衰落与重生 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崛起与衰落,以及福特 公司在他的孙子亨利·福特二世手中重振雄风,早已名扬 四海,深入民间。每个人都曾耳闻: ·亨利·福特于1905年白手起家,15年后,公司发展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利润最高的制造业企业。 ·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福特公司就已几乎垄断美国 汽车市场,并且在世界其他重要的汽车市场中,处于领导 者的地位。 ·另外,福特公司从利润中积累了10亿美元左右的现 金储备。 ·仅仅数年之后,到1927年,这个看似固若金汤的企 业帝国便开始蹒跚而行,很快丧失其领先地位,在汽车市 场中,勉强维持其老三地位,并且长达20多年的亏损,第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更是无力竞争,只能苦苦支撑。 ·1944年,亨利·福特的孙子,年仅26岁从未接受过 任何企业训练、毫无从商经验的亨利·福特二世,接掌他 祖父的福特汽车公司。两年后,通过一次“宫廷政变”把 祖父的亲信密友请下台,组建全新的管理团队,成功挽救 了福特公司。 然而,这个近乎戏剧性的故事远远不是一个人的成败 故事,其中艰难非常人能够理解。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妨 把福特的故事视为“管理不当的控制试验”。 福特失败的第一个原因是:他坚信企业不需要管理者 与管理层,只需要企业主一人,其他人都是他的“助手” 。在美国本土乃至在美国之外,福特公司与其他绝大多数 同时代的公司之间的唯一差别在于:亨利·福特毫不妥协 地坚持他的信念,在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上一如既往地固执 己见。他实现其信念的方式如下:他的任何一个‘助手’ ,只要胆敢像‘管理者’那样行事、做决策,或者没有福 特的命令而采取行动,无论其能力多么强,这人就一定会 被开除或被打入冷宫。福特的方式只能被描述为一种“假 设检验”,结果被证实完全是行不通的。 实际上,福特的故事不仅独特,而且重要,这个故事 可以用来检测某种“假设”,一方面因为福特很长寿,另 一方面因为他拥有十亿美元来支撑他的信念。福特的失败 不是因为他个人的性格或气质,首要的原因是他拒绝接受 管理者与管理层是企业必要的基本使命与职能,他只把管 理者视为“老板”或者“授权”的“助手”而已。 然而,福特并不是唯一相信“没有必要需要管理者” 的人。这点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发展势头好的主要两家企 业的故事中也可窥见一斑:德国的西门子和日本的三菱。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