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简史/周读书系
作者简介
史蒂芬·霍金(Stephen W.Hawing),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牛顿担任过的职位),《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的作者。索恩(Kip S.Thorne)加州理工学院费曼理论物理学教授,LIGO引力波探测器计划发起人之一。他写过很多书,包括大家欢迎的《黑洞与时间弯曲》。诺维柯夫(Igor Novikov)哥本哈根北欧理论物理研究所理论天体物理中心主任,哥本哈根大学天文台教授。著作包括《黑洞和宇宙》、《时间的河流》。费里斯(Timothy Ferris)《宇宙报告》、《银河时代》和《思想天空》的作者,曾两度获得美国物理学会科学写作奖。莱特曼(Alan Lightman)**小说家,麻省理工学院Burchard人文科学教授兼物理学**讲师。他的小说包括《爱因斯坦之梦》和《对话》。普莱斯(Richard Price)犹他州立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主要研究时间物理,在黑洞物理方面有过突出贡献。与他人合作写了《相对论与引力论问题集》和《黑洞:膜方法》。
内容简介
一位**的科学家(据说是伯特兰·罗素)曾经 作过一次天文学讲演。他描述了地球如何围绕着太阳 公转,而太阳又是如何围绕着称之为我们星系的巨大 的恒星集团的中心公转。演讲结束之际,坐在房间后 排的一位小个老妇人起立说道:“你讲的是一派胡言 。实际上,世界是驮在一只巨大乌龟背上的平板。” 这位科学家露出高傲的微笑,然后答道:“那么这只 乌龟站在什么上面的呢?”“你很聪明,年轻人,的 确很聪明”,老妇人说,“不过,这是一只驮着一只 ,一直驮下去的乌龟塔啊!” 大多数人会觉得,把我们的宇宙喻为一个无限的 乌龟塔相当荒谬。但是我们凭什么就自认为知道得* 好呢?我们对宇宙了解了多少?而我们又是如何知道 的呢?宇宙从何而来,又将向何处去?宇宙有开端吗 ?如果有的话,在开端之前发生了什么?时间的本质 是什么?它会有一个终结吗?物理学中*近的突破, 使我们有可能为其中一些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提 供答案,而奇妙的新技术是实现这些突破的部分原因 。对我们而言,这些答案也许有朝一日会变得和地球 围绕着太阳公转那么显而易见——或许也会变得和乌 龟塔一样荒谬,只有时间(不管其含义如何)才能裁 决。 早在公元前340年,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 的《论天》一书中,就能够对于地球是一个圆球而不 是一块平板这个信念提出两个有力的论证。**,他 意识到,月食是由于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亮之间引起 的。地球在月亮上的影子总是圆的,这只有在地球本 身为球形的前提下才成立。如果地球是一块平坦的圆 盘,除非月食总是发生在太阳正好位于这个圆盘中心 的正下方的时刻,否则地球的影子就会被拉长而成为 椭圆形。第二,希腊人从旅行中知道,在南方地区观 测北极星,比在较北地区,北极星在天空中显得较低 。(由于北极星位于北极的正上方,所以它出现在北 极的观察者的头顶上,而对于赤道上的某观察者,北 极星刚好出现在地平线上。) 根据北极星在埃及和在希腊表观位置的差别,亚 里士多德甚至估计出地球大圆长度为400000斯特迪亚 。现在不能准确地知道,l斯特迪亚的长度究竟是多 少,但也许是200码(1码=O.9144米)左右,这样就使 得亚里士多德的估计大约为现在接受数值的两倍。希 腊人甚至为地球是球形提供了第三个论证,否则何以 从地平线驶来的船总是先露出船帆,然后才露出船身 ? 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是不动的,太阳、月亮、行 星和恒星都以圆周为轨道围绕着地球公转。他相信这 些,是因为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圆周运动是 ***的;他的这种看法是基于某些神秘的原因。公 元2世纪,这个思想被托勒密精制成一个完整的宇宙 学模型。地球处于正中心,8个天球包围着它,这8个 天球分别负载着月亮、太阳、恒星和5个当时已知的 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图1.1)。为 了说明在天空中观察到的这些行星的相当复杂的轨道 ,人们认为它们本身沿着附在相应天球上的*小的圆 周运动。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