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阅读科学故事/四特教育系列丛书

组织阅读科学故事/四特教育系列丛书
作者: 萧枫//姜忠喆|主编:庄文中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原售价: 25.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组织阅读科学故事/四特教育系列丛书
ISBN: 978754638684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鲁班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工匠和发明家。有一次,鲁班被召进王宫,国 王对他说:“给你三年建造一座豪华的宫殿。”鲁班一听,心头一惊:“ 三年的时间,连砍木头都来不及,怎么能造宫殿呢?”但是,国王的话就 是圣旨,鲁班只好应承下来。 那时候,伐木砍树使用的都是斧头。鲁班和徒弟开始伐木,一天,刚 下过雨的山上,坡陡路滑,鲁班不小心身体一滑,便急忙抓住身边野草, 这时只觉得一阵刺痛,手被野草划开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 他仔细观察发现野草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小齿。他从中得到启发,请 来铁匠仿照野草打了一块带齿的长铁片,在一颗大树上来回拉了起来,一 下子把大树锯倒了。就这样,鲁班发明了锯。 2.秦越人从小伙计苦学医术变神医 秦越人约生于公元前5~4世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医学家,世称 “扁鹊”。河北任丘人,一说为山东长清人。 秦越人出生在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民家庭,从小天资聪慧,不满周岁就 能呀呀学语,五六岁时能把听过的叙述出来,八九岁开始读私塾,诗书过 目不忘。放学回来,常常帮助父母做些家务活,深得父母的喜爱。 秦越人虽然年幼,但却同情受苦受难的穷人。他每见到差役欺诈百姓 ,就愤愤不平。有一次,一伙官兵搜刮民财的时候,遭到一位老婆婆儿子 的阻止。老婆婆的儿子被抓走了,还把老婆婆打得头破血流,推倒在地。 正巧小越人下学路过这里,见状紧紧握着小拳头,恨自己力气小,不能抵 御官兵,就急忙跑回家中,端了一碗白开水送给老人喝。 “老奶奶,请喝口水吧。你的儿子会放出来的。”小越人安慰说。 “孩子,谢谢你。这些官差依仗官府,欺压百姓,横行乡里,穷人没 有活路啊!”老婆婆叹息着。 围观的人都夸小越人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所以认识他的人,都很喜欢 他。 由于连年战争,老百姓的苛捐杂税越来越多,秦家的生活也陷入了困 境。秦越人不能再上学了,父母含泪把十一二岁的他送到城内一家客店当 了小伙计。 当时,民间有位医术高明的老医生,名叫长桑君,他常在鄞州一带走 乡串村为人治病,每到城里就住在小越人所在的客店里。小越人和他慢慢 地混熟了。每次长桑君一来,他都热情接待,并给他打水、扫地,把床铺 叠得整整齐齐,长桑君很感激他,也很喜欢这个孩子。 长桑君一住下,房间里就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给人治病的药材,病人一 走,他就分类、整理。晚上,还把在民间搜集的偏方,一条条地写下来, 进行研究,又制成药丸,终日忙忙碌碌。 , 小越人见长桑君每天摆弄这些草药,感到很神秘。他想,怎么这些草 合到一起就能治病呢?他很纳闷,总是来观看。长桑君有时也拿些药草解 释给小越人听。小越人都迷住了,常常忘了回家吃饭。 时间长了,长桑君见他聪颖勤快、才智过人,又对草药治病很感兴趣 ,就给他讲诊病的原理、病情的症状等一些医学上的问题。秦越人听了, 都一一铭记在心中。 小越人耳濡目染,逐渐懂得了一些治病救人的知识,就更加热爱这个 事业。客店的事一做完,他就到长桑君住的房间看他如何诊脉、下药、开 方。有时候长桑君诊完了脉,小越人也摸摸病人的手腕。长桑君见秦越人 非常热爱这个事业,经常给他讲一些医理,并给他一些书看。小越人的医 学知识越来越丰富了。 十年后,小越人已经长成一个大小伙子了。长桑君被秦越人学习不倦 、肯求深钻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就把他收为徒弟,并把自己毕生的医疗经 验和心得传授给他。 后来,秦越人成了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医生。他精通内、外、妇、儿 、五官等科,尤其对脉诊和针灸有更深的研究。他遍游诸国,被他治好的 疑难病症甚多,当时被人们称为“神医”。他死后留下《难经》一部,对 后世医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你们知道吗?火药的发明,是由炼丹而来的。 早在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长生不老,经常找来大臣,为他出谋划策 。有个大臣建议说:“陛下,我听说有一种仙丹,吃了就能长命百岁。” 汉武帝一听,高兴极了,连忙下令全国的巫师为他炼丹。可是,在炼丹过 程中常常出现差错,引起一次又一次的爆炸事故,有时甚至还炸伤很多人 。原来,仙丹主要是用硫磺、硝石、朱砂混合,再加上蜂蜜来燃烧炼制的 ,其中,还含有毒性很强的水银。因此在炼丹过程中,如果稍不注意,就 会引起爆炸。 但是,这些巫师们为了博得皇帝的欢心,仍然不停地在炼制仙丹。一 天傍晚,有个巫师因疲劳过度,就靠在炼丹炉旁睡着了,还做了很多噩梦 。当他惊醒后,发现丹房起了大火,禁不住大叫一声:“不好,发生了火 药事故!”于是,“火药”一词便传开了。 后来,火药引起了军事家浓厚的兴趣,他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硝 石、硫磺和木炭按一定比例配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火药。 . 张仲景(142—212)东汉时期医学家,出生于南阳郡涅阳镇(现河南省南 阳县),为总结中国第二世纪前医学编写经典医书《伤寒杂病论》,被后人 尊称为“医圣”。 东汉和平元年,张仲景出生于南阳郡涅阳镇(现在河南省南阳县)。张 仲景小的时候学习非常认真,他总是按时到学堂去上学,从不耽误。 一天,雷鸣电闪,大雨倾盆,到了上学的时候风雨仍然不减,爸爸和 妈妈都说这么大的雨,不要去了。 可小仲景还是坚持戴着斗笠,顶着狂风暴雨到学堂上学,路上大风把 他的斗笠不知吹向了何方,到了教室他的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变成了一只 落汤鸡。其他同学都没有来,先生没想到这么大的雨,还有人来上课,十 分感动,单独为他上了一节课。 小仲景背诵课文流畅,回答问题积极,字写得工整。同学们十分佩服 他,先生也非常喜欢他。 小仲景喜欢读书,特别爱读有关医学方面的书。要能济世活人,就要 有知识,要有能力,张仲景从小就明白这个道理。 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给人治病的故事,扁鹊把救死扶伤,解救他人痛 苦当做自己的责任和精神,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 小仲景有个好朋友,常在一起玩。 一天,小伙伴得了一场大病,无钱医治,喝了巫师的神水,病情不但 没有好转,而且很快就死去了。 小仲景伤心极了,他心想:要是我能医好他的病该多好啊!P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