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40327/16/20240327164012203.jpg)
出版社: 花城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4.70
折扣购买: 培根随笔(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ISBN: 9787536077195
弗朗西斯·培根,出生于1561年1月22日,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散文作家、政治家。这位不朽的巨人是一位全才、多面手,他不仅在文学、哲学上有颇深的造诣,在自然科学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是一位并不多见的文理双全的学者,是马克思口中的“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出生于伦敦一个高级官员家庭。他的父亲尼古拉·培根爵士贵为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这样显赫的出身,让培根很早就有了出入宫廷的机会。他曾担任掌玺大臣和大法官的职位。临近晚年,培根脱离了政治活动,开始专门从事不同的学术研究。 弗朗西斯·培根是新贵族的思想代表,他反对君权神授和君权无限,主张限制王权;拥护清教,主张改革,但反对革命。培根反对经院哲学,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他是第一个意识到科学及科学方法论的历史意义,并且通过分析和确定的方法来表达它的应用方式,给予科学运动新的发展方向和动力的哲学家。在哲学上,他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一系列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它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源。他重视制定系统的归纳逻辑,强调实验对认识的作用。1605年他出版了第一本书《学术的进展》,这也是诠释他的见解的第一本通俗读物。主要论述“学问和知识的功效,兼及增广知识的价值和荣耀”。1620年出版的《新工具论》是培根最重要的著作。这部著作基本上是号召人们采用实验调查法,哲学家把它看成是从古代唯物论向近代唯物论转变的先驱。培根计划分六个部分来写一部巨著《伟大的复兴》,直到他去世时这个计划也没有完成。 培根也是优秀的散文家,他在1624年出版的《论说文集》,文笔优美,令人印象深刻。其中有很多名言警句,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一 谈真理 (1625年作) “真理为何物?”彼拉多①戏言相问,但并不指望回答 。 诚然,总有人喜欢朝三暮四,认定固守信仰无异于枷 锁加身,所以无论行为思想均追求随心所欲。虽然此类哲 人俱已往矣,但仍有巧舌如簧之士跟他们一脉相承,然而 气血之刚烈已远逊于古人矣。 但人们依然偏爱虚假,究其原因不仅由于寻求真理得 不辞艰辛,也不仅由于发现真理后反而使人的思想作茧自 缚,而且还来源于人们的一种劣根性:嗜假成癖。晚期的 希腊哲学流派中有一派人考察过这个问题,对人们为何喜 欢虚假百思不得其解:如果说诗人弄虚以寻欢,商人作假 为牟利,那一般人就只有为虚假而爱虚假了。个中缘由我 也难以相告,也许真理恰如磊落的天光,所有假象、盛典 在烛光下显得典雅堂皇,但经它一照,则难免穷形尽相。 真理也许等价于一颗珍珠,只有在日光映照下才尽显璀璨 ,但却赶不上钻石、红玉,它们在光怪陆离中大放异彩。 掺假总能增添乐趣。倘若从人的头脑里除去愚蠢的见解、 媚悦的憧憬、错误的估价、自欺欺人的幻想之类的东西, 那么所剩的只是一些卑微贫乏的意念,充斥着忧郁、恶意 ,甚至自己也感到厌恶,对此恐怕无可置疑吧?有位先哲尖 刻地将诗歌称为“魔鬼之酒”①,因为它填充人的想象, 用的只不过是虚假的影子而已。然而有害的并不是掠过心 田一晃而去的虚假,而是上文所说的沉积心底、安如磐石 的虚假。 尽管这些东西浸透了人们堕落的思想感情,然而作为 自身唯一仲裁者的真理却教导说:追求真理,是向它求爱 求婚;认识真理,是与它相亲相依;相信真理,是用它尽 兴尽欢,所以真理才是人性的至福至善。上帝创造天地万 物的数日内,他最初的造物为感性之光,最后的造物是理 性之光;而后,他安息日的工作便是以其灵昭示众生②。 起初,他将光明吐向万物混沌的表面,继而又将光明吹入 世人的面庞,如今他依然将光明向其选民的脸上喷射。有 一位诗人。给他那一派人增光不少,从而让该派不比别派 逊色,他的话非常精辟:“伫立于岸边遥望舰船颠簸海面 可谓乐事,据守在城堡凭窗俯视两军将士鏖战脚下亦属乐 事;然任何快乐与登临真理之巅(一座雄视万象的高山,空 气永远清新、宁静)俯瞰下面谷中的谬误、彷徨、迷雾和风 雨相比,皆会黯然失色。”但观望此景须怀悲天悯人之心 ,切勿现顾盼自雄之态。当然,如若人心能动于仁爱,安 于天意,围绕真理之轴旋转,那人间就无异于天堂了。 从神学和哲学真理转向为人处世的真诚,即便那些并 不按真理办事的人也会承认,做事光明正大乃人性之荣光 ,弄虚作假犹如金币和银币中的合金,它可以扩大金银的 流通,但却贬损了它们的价值。这些迂曲拐弯的行径犹如 蛇行,蛇不用脚走,而靠肚爬,行状甚为卑劣。人若被发 现有阳奉阴违、背信弃义之嫌,那可是无以复加的奇耻大 辱。蒙田①在探讨谎言为何可耻可恶时说得真好:“仔细 想来,说人撒谎就等于说他蔑视上帝、惧怕凡人,因为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