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致孩子中外名人家书

曾国藩--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致孩子中外名人家书
作者: (清)曾国藩|责编:黄馨|总主编:莫幼群
出版社: 安徽少儿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8.75
折扣购买: 曾国藩--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致孩子中外名人家书
ISBN: 9787570707669

作者简介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切斯特菲尔德,英国政治家和文学家,担任过议会上下两院的议员、驻荷兰大使、爱尔兰总督、国务大臣,因写给孩子的书信而闻名于世。这些书信风格简洁优美,充满了睿智的建议和犀利的评论。 丛书主编简介 莫幼群,作家,安徽诗歌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新世界出版社副董事长。先后在多家报刊开设专栏;出版《书生意气》等20余种著作;主编有《最美中国丛书》《品读?安徽文化丛书》。 各册编著者简介

内容简介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 万福金安: ……九弟迫思南归,不解 何故。自九月初间即言欲归 。男始闻骇异,再四就询, 终不明言,不知男何处不友 ,遂尔开罪于弟,使弟不愿 同居。男劝其明白陈辞,万 不可蕴藏于心,稍生猜疑。 如男有不是,弟宜正容责之 ,婉言导之,使男改过自赎 。再三劝谕,弟终无一言。 …… 自从闰三月以来,弟未 尝片语违忤,男亦从未加以 词色.兄弟极为湛乐。兹忽 欲归,男寝馈难安,展转思 维,不解何故,男万难辞咎 。……男教训不先,鞠爱不 切,不胜战栗待罪之至。… … (道光二十一年九月十五 日)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 万福金安: ……九弟体好如常,但不 甚读书。前八月下旬迫切恩 归,男再四劝慰,询其何故 ,九弟终不明言,惟不读书 ,不肯在上房共饭。男因就 弟房二人同食,男妇独在上 房饭,九月一月皆如此。弟 待男恭敬如常,待男妇和易 如常,男夫妇相待亦如常, 但不解其思归乏故。男告弟 云“凡兄弟有不是处,必须 明言,万不可蓄疑于心。如 我有不是,弟当明争婉讽。 我若不听,弟当写信禀告堂 上。今欲一人独归,浪用途 费,错过光阴,道路艰险, 尔又年少无知,祖父母、父 母闻之,必且食不甘味,寝 不安枕,我又安能放心?是 万万不可也”等语。又写书 一封,详言不可归之故,共 二千余字;又作诗一首示弟 。弟微有悔意,而尚不读书 。十月初九,男及弟等恭庆 寿辰。十一日,男三十初度 ,弟具酒食,肃衣冠,为男 祝贺,嗣是复在上房四人共 饭,和好无猜。 昨接父亲手谕,中有示 荃男一纸,言“境遇难得, 光阴不再”等语,弟始愧悔 读书。男教弟千万言,而弟 不听;父亲教弟数言,而弟 遽惶恐改悟。是知非弟之咎 ,乃男不能友爱,不克修德 化导之罪也。伏求更赐手谕 ,责男之罪,俾男得率教改 过,幸甚。…… (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十九 日)儿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 万福金安: ……不知是什么原因,九 弟迫切想回家乡。从九月初 他就说想回去。儿子我听了 十分惊奇,再四询问,可九 弟始终不肯说明为什么。不 知是儿子我什么地方做得不 好,得罪了弟弟,让弟弟不 愿和我一起住。我劝他有话 要明说,千万不要闷在心里 ,以致彼此猜疑。如果我做 兄长的有不对的地方,弟弟 应该严肃地指出来,婉言劝 导,使儿子我改正过错、弥 补过失。但谈了几次,弟弟 始终一言不发。…… 自从闰三月以来,弟弟 从没说过一句不顺从的话, 我也从没对他说过一句重话 ,兄弟之间相处得很好。现 在他忽然提出回家,我寝食 难安,左思右想也想不明白 其中的原因。儿子我一定是 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我无 法推卸自己的责任。……儿 子我教导无方,不够爱护兄 弟,深感惭愧,求父母亲多 加批评。…… (道光二十一年九月十五 日) 儿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 万福金安: ……九弟身体健康如常, 只是不愿读书。他此前八月 下旬急切想回老家,儿子我 再四劝解安慰,询问他为什 么这样,九弟终究不肯明说 ,只是不读书,而且不肯在 上房一起吃饭。儿子我只好 到九弟房中跟他一起吃饭, 让您儿媳妇一个人在上房吃 饭,整个九月都这样。九弟 对我和从前一样恭敬,对您 儿媳妇也和从前一样和气, 儿子我夫妻俩对他也和往常 一样,就是不明白他为什么 想回老家。我跟九弟说了“ 凡是兄弟之间有了矛盾,一 定要明白地说出来,千万不 能憋在心里而胡乱猜疑。假 如我有不对的地方,弟弟你 应当明白指出并好言劝说。 我若是不听劝告,弟弟你就 写信告诉父母。现在你想一 个人独自回老家,不仅浪费 路费,还会错过大好光阴, 而且路上不安全,你年纪轻 轻缺少经验,祖父母和父母 知道了,一定会吃不香、睡 不好,我又怎么能放心呢? 这是万万不能的”这些话。 我还给弟弟写了一封信,详 细说明不让他回老家的原因 ,一共写了两千多字,又作 了一首诗给弟弟。九弟略微 有些后悔,但还是不读书。 十月初九,我和弟弟恭庆父 亲生辰。十一日,儿子我过 三十岁生日,九弟备好酒菜 ,穿戴整齐祝贺我,从这天 以后,他又重新回到上房吃 饭,和好如初了。 昨天收到父亲大人的信 ,其中有一页是专门写给国 荃的,写了“境遇难得,光 阴不再”等话,九弟方才愧 疚后悔,开始读书。儿子我 教导弟弟也说了千言万语, 可弟弟不听;父亲大人教导 弟弟几句话,弟弟就诚惶诚 恐、幡然悔悟。可见不是弟 弟有什么不对,而是我不关 爱兄弟,并且修为不够,不 能教化开导弟弟。还望父亲 大人责备儿子的过失,使我 能够改正错误,那可就真的 是太好了。…… (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十九 日)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