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城市(精)

孤独的城市(精)
作者: (英)奥利维娅·莱恩|译者:杨懿晶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33.00
折扣购买: 孤独的城市(精)
ISBN: 9787559600097

作者简介

奥利维娅·莱恩,一位备受赞誉的作家和评论家,2011年麦克道尔奖得主,曾获得英国艺术委员会、作者基金会及2014年艾克尔斯基金会作家驻英大使馆的奖励支持。她已出版的著作包括《孤独的城市》《沿河行》等,后者曾被《独立报》《金融时报》等多家媒体选为年度好书,并且入围翁达杰文学奖、多尔曼年度最佳旅游书奖短名单,中文版即将出版。

内容简介

孤独的城市 想象倚窗而立,在夜里,在一幢大楼的六楼、七 楼或四十三楼。这座城市所展露出的样貌就是一排排 房间,数十万个窗口,有些暗着,有些充盈着绿色、 白色或金色的光。陌生人在其中来回游移,专注于私 人时间里的各种事务。他们是你能看见却无法触碰的 人。这是在这世上任何一座城市里的任何一个夜晚, 都能见到的平凡的都市图景,但它将孤立和曝光令人 不安地结合在一起,即便是那些最为活跃的社交动物 ,都会为之产生一丝孤独的战栗。 无论身处何地,你都可能感到孤单,但生活在一 座城市里,被数百万人围绕着,又会催生出一种别样 的孤独的滋味。或许,有人会以为这种状态与人来人 往的都市生活并不相容,然而,单纯的生理上的接近 ,并不足以驱散内在的隔绝感。在与他人紧密相依的 时刻,你可能会感觉到,甚至会轻易地感觉到内心的 荒芜与清冷。城市会成为孤寂之地。一旦承认了这一 点,我们就会明白,引发孤独的并非肉体上的孤寂, 而是联系、亲密关系与血缘关系的稀缺或不足:出于 各种原因,人们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在词 典里,“不快乐”的定义是:因缺少他人陪伴而产生 的结果。因此,毫无疑问,这种感觉会在人群中达到 顶峰。 孤独是难以启齿的,也难以归类。孤独就如同抑 郁,这两种往往相伴相生的状态会深入一个人的肌理 ,成为那个人的一部分,就像爱笑或长着红头发一样 。另一方面,孤独也转瞬即逝,它会随着外部环境的 变化悄然而至,又倏忽无踪,正如在经历了亲人过世 、恋人分手或社交圈的变化后体会到的那份孤独,便 是如此。 如同抑郁、悲伤或烦躁不安,孤独也是病理学的 研究对象,被视为一种疾病。就像罗伯特·韦斯在他 的那本影响深远的专著中写到的那样,孤独是“一种 难以根除的慢性病,毫无可取之处”,它没有任何意 义,这一点毋庸置疑。如此这般的言论都与一种信念 挂钩,即我们生而为人的全部意义,都在于与人产生 联系,或者说我们可以也应该享有永恒不变的快乐。 但并非每个人都命定如此。也许我的想法并不正确, 可我认为,这样一种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经历过的 状态,不可能完全没有意义或是毫无价值。 弗吉尼亚·伍尔芙在她1929年的日记里描述了一 种“内在孤寂”的感觉,她认为这种感觉也许值得探 究,并补充道:“要是我能抓住这种感觉,我会的: 这是一种真实世界在歌唱的感觉,是一种由可栖居的 世界中的孤独与静默触发的感觉。”这个想法很有意 思,孤独或许能够带给你一种用其他途径难以企及的 真实感。 不久以前,我在纽约市度过了一段时间。这座由 粗花岗岩、混凝土和玻璃构成的熙攘的岛屿,每日都 浸淫在孤独之中。尽管那绝非一段宜人的经历,但我 开始自问,伍尔芙是否真的是对的,除了呈现在眼前 的一切,是否真的还有更多的体验,或者说,它是否 真的能促使一个人去思考某些与生存相关的更宏大的 问题。 不仅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也作为一个生活在我 们这个世纪、这个像素时代的公民,我感到某些东西 在我的内心灼烧。孤独意味着什么?倘若我们不与另 一个人紧密缠绕,我们该如何生活?要是我们无法轻 松地开口交谈,我们该如何与他人发生联系?性爱能 否治愈孤独?假设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如果我们的身 体或性倾向被认定是不正常的、有缺陷的,或是我们 经受着病痛的折磨,又或是未曾获得美貌的眷顾,情 况又会变成怎样?科技能否在这些事情上为我们提供 帮助?它让我们更靠近彼此了吗?还是将我们禁锢在 屏幕背后的牢笼之中? 我绝非第一个为这些问题所困的人。很多作家、 艺术家、电影人和音乐人都曾以各种形式去探索“孤 独”这一主题,尝试捕捉它的踪迹,应对它所唤起的 问题。但那时的我醉心于图像的魅力,以此寻得了在 别处难以获取的慰藉,因此,我所探究的主体都落入 了视觉艺术的范畴。我沉迷于一种渴望,想要找到一 些关联性、一些实物证据,以证实其他人也曾进入过 这种与我相同的状态。在曼哈顿期间,我开始收集那 些似乎在阐释孤独或是为孤独所困的艺术作品,尤其 是那些以现代城市,特别是以过去七十年间的纽约为 背景的作品。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