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3辑共3册西晋东晋文白对照全译)](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113/14/20231113144124142.jpg)
出版社: 新世界
原售价: 13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资治通鉴(第3辑共3册西晋东晋文白对照全译)
ISBN: 9787802285989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涑水乡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为“史学两司马”。自幼嗜学,20岁中进士甲科,踏入仕途。宋治平三年(1066),领衔编纂《资治通鉴》,其时司马光年47岁。元丰七年(1084),《资治通鉴》完成。元丰八年(1085),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数月后去世,时年67岁。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 泰始元年(乙酉,265)是年十二月方受禅改年号为泰始 1.春,三月,吴国君主派遣光禄大夫纪陟、五官中郎将洪谬和徐绍、 孙或一同前来答谢晋国的聘问。徐绍等人到了濡须,有人说徐绍有赞美中 国的言词,吴国君主一怒之下,追了回来,杀了他。 2.夏,四月,吴国改年号为甘露。 3.五月,魏帝以特优的礼仪加封文王,王妃进封为后,世子为太子。 4.癸未日(三十日),大赦天下。 5.秋,七月,吴国君主逼死了景皇后,将景帝四个儿子迁徙到吴国。 不久,又杀了四人中年长的二人。 6.八月,辛卯目(初九),文王去世,太子继承了相国、晋王地位。 7.九月,乙未日(九月无此日),大赦天下。 8.戊子日(九月无戊子日),派魏国司徒何曾做晋国丞相;癸亥日(十 二日),派骠骑将军司马望做司徒。 9.乙亥日(二十四日),将文王葬在崇阳陵。 10.冬,吴国西陵督步阐上表,请求吴国君主把都城迁到武昌,吴国 君主听从这个建议,命令御史大夫丁固、右将军诸葛靓坚守建业。步阐, 是步骘的儿子。 11.十二月,壬戌日(十三日),魏帝将帝位禅让给晋国;甲子日(十五 日),迁出京城,居住金墉城。太傅司马孚拜别,握着魏帝的手,流泪叹息 ,不能自禁,说:“臣死的时候,仍然是专诚效忠大魏的臣子。”丙寅目( 十七日),晋王登上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泰始。丁卯日(十八日), 尊奉魏帝为陈留王,居住邺宫。对待陈留王优厚的礼仪,都是仿效魏国初 年,汉把帝位禅让给魏的旧例。魏氏各王王号都降为侯爵。追尊宣王为宣 皇帝,景王为景皇帝,文王为文皇帝;尊奉王太后为皇太后。封皇叔祖司 马孚为安平王,叔父司马干为平原王,司马亮为扶风王,司马伷为东莞王 ,司马骏为汝阴王,司马肜为梁王,司马伦为琅邪王,弟弟司马攸为齐王 ,司马鉴为乐安王,司马机为燕王;又封子侄辈的司徒司马望等十七人都 为王。派石苞做大司马,郑冲做太傅,王祥做太保,伺曾做太尉,贾充做 车骑将军,王沈做骠骑将军;其他文武官员,封官加爵,各有等差。乙亥 日(二十六日),派安平王司马孚做太宰,都督中外各州一切军务。不久, 又派车骑将军陈骞做大将军,和司徒义阳王司马望、司空荀顗,共八公, 同一时间,一起设置。皇帝要矫正魏氏孤立的弊端,所以大封皇族,授给 职务。又下诏各王都可以自己选择国中长官,只有卫将军齐王司马攸不敢 ,请求君主下令派任。 12.下诏废除禁锢魏氏皇族的命令,废止部下将领和州郡长官出仕必 须羁留亲属作为人质的规定。 13.皇帝以为晋承袭了魏国刻薄奢侈的风俗,所以要用仁义节俭的德 性来矫正这种风气。太常丞许奇,是许允的儿子。皇帝将要在太庙举行祭 祀,朝中议论以为:许奇的父亲承受刑罚,因而死去,不应该让他接近皇 帝左右,请求派遣他做地方官。皇帝却陈述许允往日的名望,称赞许奇的 才能,提升他做祠部郎。执事官员上言说驾御牲牛的青丝绳断了,诏命用 青麻绳代替。 14.开始设置谏官,派散骑常侍傅玄、皇甫陶做谏官。傅玄,是傅斡 的儿子。傅玄以为魏朝末年,士子风气败坏,呈上奏章说:“臣下听说先 代君王的治理天下,在朝中能振兴教化,在民间能通行清正的言论。近代 魏武帝爱好法术,因而天下崇尚刑名的学术;魏文帝仰慕才能通达的人才 ,因而天下轻视固守节操的人士。从此以后,国家的纲常不能整治,放浪 的狂士满布朝廷,于是使得天下不再有清正的言论。陛下隆兴王业,承受 帝位,弘扬尧、舜的教化,只是没有举拔清远有礼的巨子,来敦厚朝野的 风化气节;没有贬退虚声鄙陋的人士,来惩治社会的不敬不法,所以臣下 还要胆敢进言。”君主赞许并且采纳他的进言,命令傅玄拟写诏书进奏, 但是依旧不能改革当时风气。 15.起初,汉征西将军司马钧生豫章太守司马量,司马量生颍川太守 司马隽,司马隽生京兆尹司马防,司马防生宣帝。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