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原住民生活状况(欧洲大战与布尔人反叛前后)/非洲人文经典译丛/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

南非原住民生活状况(欧洲大战与布尔人反叛前后)/非洲人文经典译丛/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
作者: (南非)所罗门·特希克肖·普拉阿杰|总主编:洪明//刘鸿武|译者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5.30
折扣购买: 南非原住民生活状况(欧洲大战与布尔人反叛前后)/非洲人文经典译丛/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
ISBN: 978751783182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我虽然黑,但模样秀美,耶路撒冷的众女子啊,犹如 基达的帐篷,所罗门的帷幔。 不要因为我黑,就盯着我看,这是日晒的结果; 我的同胞兄弟生我的气; 他们让我看守葡萄园;可我自己的园子都没人看顾。 《雅歌》① 1913年6月20日,星期五,南非原住民一早醒来,发 现自己虽然不是真正的奴隶,却沦为了故土的贱民。 450万南非黑人的居住地如下:175万人住在黑人居住 区和原住民保留地,50多万人住在城市,近100万人是欧洲 农场主的佃户。其他人要么是公路或铁路的雇工,要么辛 勤劳动,自力更生开始务农,以获取资格成为欧洲农场主 的仆人。 南非的佃户多是原住民,养有家畜,没有土地,从土 地所有者那里租用农场、牧场或耕地,种植谷物养活自己 和牲口。因此,当两院议会在1913年会议通过法案,6月16 日由总督签署生效,6月19日出台,随即予以实施后,这些 佃户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值得一提的是,格莱斯顿勋爵① 那一天签署了至少16项议会新法案——有的卷帙浩繁—— 就在3天前,这位勋爵阁下又签下另外8项,其数量之庞大 ,没人能在4天内看完吃透。 但是,直到6月底他才发现,自己这么一落笔,原住民 的生活状况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常,农场租赁的 合约大多会在年中到期,1913年6月,原住民不知道无法制 定新的契约,于是照常寻找新的住所,农场主也不知情, 不经意间就租给了他们。他们去登记新的租约,政府法律 官员却揭开了这一残酷的现实:禁止向无地的原住民提供 住所,违者处以100英镑的罚款或6个月的监禁。这便是事 情的来由。 实际上,其他原住民没把这项法律当回事,依然找到 了新居所,他们与欧洲农场主达成口头契约,无须登记。 无论白人农场主还是原住民租户都未意识到,口头契约会 让他们受到严惩。 为对政府公平起见,需要声明的是,警察并未依据该 法在全国搜捕和起诉违法者。如果按律实行,在那个黑色 的7月,也就是1913年格莱斯顿勋爵签署第27号《原住民土 地法》的第一个月,不计其数的百磅支票将会涌入政府的 金库。 法案生效后,政府高官需要到各省巡视,“教导”治 安官如何执行,严刑峻法的复杂性由此可见一斑。最反常 的是,面对《原住民土地法》错综复杂的困境,政府还在 比勒陀利亚①召开治安官大会,群策群力推行国王法令。 另外需要补充的是,几乎所有的南非白人律师,在我们与 其谈及《原住民土地法》时,表示既未看过、亦未认真研 读过该法案,鉴于此,他们也不清楚谁是《原住民土地法 》的受益人。研究该法律需要比律师投入更多的时间,除 非有简要汇报,否则他们几乎不清楚《原住民土地法》的 问题之所在。有4个省的原住民对此了如指掌,这不是他们 从书中所得,而是他们的亲身经历,该法仿若一台自动机 床,自6月底起,就无情地压迫着原住民。每一项法律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