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礼仪民俗万年历

传统礼仪民俗万年历
作者: 王作楫//王臻
出版社: 气象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33.60
折扣购买: 传统礼仪民俗万年历
ISBN: 9787502960025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三、抓周礼 抓周,又称“试周”“周啐”“试啐”。啐 (zui,音最),是古代对婴儿满 百日或周岁的称呼。有关抓周礼俗的记载,最早见于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 训·风操》:“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 浴装饰。男则用弓、 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 及珍宝服玩,置之儿 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之为试儿。” 在《红楼梦》第二回里,贾宝玉尚未出场,先通 过古董商冷子兴的介 绍,来了个奇特的亮相:“那周岁时,政老爷试他将 来的志向,便将世上 所有的东西,摆了无数与他抓,谁知他一概不取,伸 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 来玩弄。那政老爷便不喜欢,说将来不过酒色之徒, 因此不甚爱惜。”这 就是《红楼梦》中贾政给儿子宝玉搞的抓周仪式,想 以此来预测其性情、 志趣或前途。此俗至今犹存。 抓周礼俗在南朝已普遍流行于江南一带了,有人 根据民间流传的“三 国外传”,将其起源时间向前推至三国时期。 相传,三国时吴主孙权称帝未久,太子孙登得病 而亡,孙权只能在其 他儿子中选太子。此时,有个叫景养的西湖布衣求见 孙权,进言立嗣传位 乃千秋万代大业,不仅要看皇子是否贤德,而且要看 皇孙的天赋,并称自 己有试别皇孙贤德的办法,孙权遂命景养择一吉日来 试。是日,诸皇子各 自将儿子抱进宫来,只见景养端出一个满置珠贝、象 牙、犀角等物的盘 子,让小皇孙们任意抓取。众小儿或抓翡翠,或取犀 角。唯有孙和之子 孙皓,一手抓过简册,一手抓过绶带。孙权大喜,遂 册立孙和为太子。然 而,其他皇子不服,各自交结大臣,明争暗斗,迫使 孙权废黜孙和,另立 孙亮为嗣。孙权死后,孙亮仅在位7年,便被政变推 翻,改由孙休为帝。 孙休死后,大臣们均希望推举拥戴一位年纪稍长的皇 子为帝,恰好选中 20岁的孙皓,这时一些老臣回想起当年景养采用的选 嗣方式,不由啧啧 称奇。后来,这种考校儿孙未来的方式传人民间,由 此形成了流传至今的 抓周即“试儿”习俗之礼。 也有人认为,抓周习俗的由来可以溯及先秦,其 实是楚人崇神巫文化 的产物。 抓周“试儿”的风俗礼仪,究竟从何而来,学者 们的看法也各有不同。 有人认为这一风俗礼仪,源于原始先民的征兆观念。 原始先民认为,自然 界的各种现象、人世间的吉凶祸福在其发生之前都是 有征兆的。这本是原 始先民因无法解释和把握强大的自然力量与人类自身 命运而产生的一种心 理需求,最终表现为以抓周的愚昧方式来预测人的前 途命运。又有人认 为,抓周其实就是人的第一个生日纪念日的庆祝方式 ,它与“洗三”礼、 满月礼、百日礼等一样,同属于传统的诞生礼仪,其 宗旨都是对生命延 续、顺利和兴旺发达的祝吉。还有人认为,抓周并非 社会性的风俗礼仪, 只是一种在家庭内进行的俗信活动。它的信仰根源还 是一种巫术观念,不 过它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深情和期望,同时又具有一 定的家庭游戏性质, 因此不同于迷信活动,只是一种颇具人伦意味、以合 理育儿为信仰追求的 风俗礼仪活动。 旧时,小孩周岁的抓周礼,并不讲排场,不搭棚 办酒席,也不下帖请 客,只是近亲们都自发地循例前来祝贺,小聚一番。 一般不送大礼,仅是 给小孩买些糕点之类的食物或儿童玩具。凡与小孩初 次见面的长辈们,都 用一挂白线串起的钱币给小儿套在脖子上,谓之“挂 线”。抓周的礼仪一 般都在吃中午饭(长寿面)之前举行。首先在床(炕 )前陈设大案或方桌, 再摆上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儒、释、道三 教的经书,以及算盘、 钱币、账册、印章、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 ,等等。如果是女孩 抓周,还要加摆铲子、勺子等炊具和剪子、尺子、绣 线、花样子等缝纫用 具。一般穷苦人家,仅用一铜茶盘,内放私塾启蒙课 本《三字经》或《千字 文》、毛笔一支、算盘一个、烧饼油果一套,女孩加 摆铲子、剪子、尺子 各一把。抓周时由大人将小孩抱来,令其端坐,不做 任何诱导,任其挑 选,视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以此来推测孩子的志 趣、前途和长大后所 从事的职业。如果小孩先抓 了印章,则预示着长大以后 官运亨通;如果小孩先抓了 文具,则预示其长大以后好 学,必能写出好文章;如果 小孩先抓算盘,则预示其将 来长大以后善于经商理财; 如果女孩子先抓剪、尺之类 的缝纫用具或铲子、勺子之 类的炊事用具,则预示其长 大善于料理家务;如果小孩 先抓了吃食、玩具,则预示 其长大之后必有口福,善于 “及时行乐”。 除了抓周,“试鞋”也是周岁的一种礼俗。一岁 以内的孩子一般都是 家长抱着的,很少下地。一岁以后开始学走路,学走 路必须要穿鞋,于 是,“试鞋”就成了小儿周岁的一种礼俗。孩子周岁 试穿的第一双鞋,须 是虎头鞋或猫头鞋,一般要用黄布精心制作,还要在 虎头鞋或猫头鞋上缝 制动物的眉、眼、耳、鼻、口,其形象要采用夸张的 手法:眉毛要粗,眼 睛要大,鼻子要短,口要张开,双耳长且斜竖。在虎 头眉上正中绣一个 “王”字,更显得虎气十足。民间 百姓认为,虎乃百兽之王,孩子 穿上虎头鞋可以壮胆辟邪,走路 快,穿此鞋还有祝福孩子长命百 岁之意。 抓周和“试鞋”的礼俗,至 今在许多地方仍有流行,但不 同的是,现在的年轻父母只是 把这种礼仪当作一种游戏,为育儿增添喜庆气氛,提 高趣味性。 P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