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清莲

三江清莲
作者: 编者:中共重庆市合川区纪律检查委员会//重庆市合川区监察委员会|
出版社: 西南师大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40
折扣购买: 三江清莲
ISBN: 978756219981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品读石照县衙 沈刚 钓鱼城古战场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钓 鱼城古城墙内,屹立着一座按七百多年前历史原貌修复的 老县衙,它就是南宋石照县衙。 七百多年后,再来品味石照县衙里的题匾、对联,我 们既能感受到古代官署衙门对清廉文化的追求,也能感受 到古人对清正廉洁的崇尚。 石照县衙紧靠钓鱼城核心建筑护国寺。拾级而上,就 是县衙大门前的照壁,照壁以青石砌成,正面正中刻“石 照县衙”四个大字,字体集北宋书法名家米芾墨迹而成, 潇洒奔放,颇具刚劲雄快之势。照壁背面正中是“贪兽吞 日”浮雕,浮雕中刻的是怪兽饕餮吞日的情形。饕餮是神 话中的贪婪之兽,传说它吞下了无数金银财宝,但仍不满 足,妄图吞吃天上的太阳,结果落了个粉身碎骨的可悲下 场。古代衙署的照壁上刻绘贪兽吞日图案的目的是,官员 每天进出官衙与照壁打照面,看到此图就会提醒自己要做 到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不得贪婪残暴、祸害百姓。 在石照县衙照壁后竖立着石碑一通,一般称其为戒石 铭。清代光绪年间编纂的合州(今重庆合川)地方志记载 ,从宋代开始,合州及属县衙门前均设立戒石铭。 该铭碑正面书“思无邪,公生明”六个字,为北宋著 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手书。“思无邪”出自《论语· 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 邪。’”“公生明”出自《荀子·不苟》:“公生明,偏 生暗。”司马光将出自两本不同典籍的箴言缀合在一起, 意在劝诫为官者只有志存高远,才能摒弃邪念,一心为民 ;只有心存公正,才能明察秋毫,廉明白持。 该铭碑背面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 天难欺”十六个字,意思是官员的俸禄来自老百姓艰辛不 易的劳作,倘若老百姓受到虐待,上天一定不会宽饶。这 十六字箴言由宋太祖赵匡胤从后蜀主孟昶的《诫谕辞》中 摘录出来作为宋朝官员的官箴,后来宋太宗赵光义将这十 六字正式规定为戒石铭,并下令刻于石立于宋朝各级衙门 。 经过照壁、戒石铭就来到了县衙大门,大门对联云: “不负苍天何论官位只七品,常思黎庶生怕民心失半分。 ”县衙大堂是县令主持政事、宣明政教、审理案件的地方 ,大堂楹柱上悬挂对联一副,曰:“能辨秋毫天理昭昭悬 明镜,不容邪恶威风凛凛有法绳。”大堂内正中设县令审 案的案桌,案桌上陈列火签和石照县令印等,两侧竖立“ 石照县正堂”告牌,案桌正中后上方悬挂“明镜高悬”金 字大匾。“明镜高悬”本作“秦镜高悬”,据说刘邦率军 攻人秦朝宫殿时,发现了一面能够照出人心善恶的镜子, 后来大概是戏曲艺人将其改成了“明镜高悬”.方便观众 理解。公堂上高挂“明镜高悬”牌匾,即明示官吏办案要 明察秋毫、执法严明、公正公平。不仅宋代官衙公堂悬挂 “明镜高悬”匾额,后世亦然。 县衙二堂在大堂后面,是县令商议事务和会见宾客的 场所。二堂正壁高悬“清慎勤”匾额一方。自古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