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故事真与假100例

三国故事真与假100例
作者: 编者:方北辰//谭良啸
出版社: 成都时代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9.84
折扣购买: 三国故事真与假100例
ISBN: 978754641395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公元208年,在孙吴政权的议事大厅内,诸葛亮 与江东群儒正展开舌战。孙吴方面又有一人向诸葛亮 高声问道:“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总还是相国 曹参的子孙。你家主公自称是中山靖王的后代,家世 却无可稽考,不过是织席贩履之徒而已,怎能与曹操 抗衡?”诸葛亮一看,原来是曾经在袁术的宴席之上 ,往怀中偷藏橘子,准备拿回家去的陆绩。于是诸葛 亮微微一笑,朗声回答道:“我主乃堂堂帝室子孙, 当今皇帝按照族谱,尚且要尊称他为皇叔,这事如何 能假?再说当初的大汉高祖只是亭长,却能一统天下 ;织席贩履,又岂能算是耻辱呢!”陆绩听了,无言 对答。 这是《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中,关于刘备出身的一段生动对话。在书中,刘备 多次被人称为“织席贩履小儿”。这一说法,究竟是 有根有据的历史事实,还是无中生有的编造故事呢? 据史书《三国志·先主传》明确记载,刘备早年 生活艰苦,确确实实贩卖过鞋子,编织过席子。因此 ,说他是“织席贩履小儿”,并没有冤枉他。 但是,他又确确实实是汉家皇室的后代,这在史 书中也有明确记载。而且他的祖先,可以一直追溯到 西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对刘胜,你可 能不熟悉,但是说起他死后留下的那一座在河北省的 “满城汉墓”,可能就有印象了。1968年,在他与夫 人窦绾的陵墓中,第一次发现了两件完整的“金缕玉 衣”,还有镶玉漆棺、长信宫灯等一大批极其珍贵的 文物。刘备的家族,就出自刘胜的儿子刘贞这一支。 你可能会有疑问了,既然“满城汉墓”那些价值 连城的殉葬品,证明刘胜是一个顶尖级的富豪大款, 那么作为刘胜后代的刘备,又怎么会沦落为“织席贩 履小儿”呢? 原来,他家的衰败,与深层次的社会背景有关。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 侯。这表面上是对诸侯王子弟的恩赐,实际上却削弱 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身为武帝侄子的 刘贞,因推恩令被封为亭侯,却又因“贡金”这种“ 莫须有”的问题,被削去爵位和封地,变成了平头百 姓。刘贞的后代,下传到刘备的祖父刘雄、父亲刘弘 ,虽然曾经在地方上的州、郡政府中任职,却只是小 小官吏。刘备出生之后,又接连遭遇两大不幸:首先 是社会大环境,碰上了东汉后期的社会大动荡;接下 来是家庭小环境,作为家庭顶粱柱的父亲又撒手人寰 。双重的巨大打击,迫使相依为命的刘备母子,就只 能以织席、卖鞋来谋求生存了。 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恰恰又是早年“贩 履织席”的艰苦生活,磨砺成了刘备极其坚毅不拔的 性格,使他能够在此后长达三十多年的创业奋斗中, 面临屡起屡败,却能屡败屡起,最终打拼出一个亮丽 的蜀汉王朝。《三国演义》中,多次以“织席贩履” 这一特殊的措辞,巧妙地表达出对刘备坚强人格的高 度赞赏,达到了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的艺术效果。 三国故事中,“桃园结义”不仅最为著名,而且 影响巨大。 东汉后期,朝廷腐败,爆发了黄巾农民大起义。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有志欲破贼安民”,于是在 张飞家的桃园中,杀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结为异姓 兄弟,立下“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 黎民;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的誓言。结义之后,三人终其一生,祸福与共,保持 着至死不渝的忠诚和情义。从此,“桃园结义”的故 事通过各种渠道广泛传播,使得这种“结义”行为受 到高度赞赏并为众人纷纷效仿,于是结义拜把之风盛 行,对社会各阶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几百 年来,“桃园结义”已经深深融入我国的民族传统文 化中,成为“义”这一核心价值的典型诠释。 非常遗憾的是,“桃园结义”的故事,在真实的 历史上并无记载,所以并非确有其事,而属于艺术的 创作。不过,“桃园结义”故事的创作,又有一定的 史实依据,因而也不能视为纯粹的虚构。《三国志· 关羽传》就记载说:刘备在家乡招聚人马时,关羽和 张飞一同参加,为刘备抵御外来的欺侮;刘备同关、 张二人同床睡眠,情谊如同亲兄弟一般;在各种场合 ,关张二人在刘备身边整天侍从站立;二人追随刘备 四处征战,从不畏惧艰难险阻。《张飞传》也有记载 说:张飞年轻时就与关羽追随刘备;关羽年长他几岁 ,他把关羽当作哥哥看待。 刘关张三人“恩若兄弟”,这在当时为人所共知 。如蜀汉大臣费诗就对关羽说过:“汉中王与君侯您 ,就像是同一个身体,喜忧共尝、祸福同当。”又如 ,曹操的谋士刘晔曾指出:“刘备与关羽的关系,名 义上是君臣,但情感上犹如父子。” 史书上的“恩若兄弟”“譬犹一体”,意思就是 一家人,这就是“桃园结义”的依据。 “桃园结义”的故事,最早出现于元代。元代《 三国志平话》中有《桃园结义》一节,元代杂剧中也 有无名氏撰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一剧。为什么“ 桃园结义”故事出现在宋元时代?这与当时的社会大 背景密切相关。宋代商业繁荣,城市发达,农村人口 不断拥入城市,市民阶层日益壮大。只身到城市闯荡 谋生的农民,孤苦无助,深感朋友相帮的必要,渴望 有亲如兄弟的朋友。而刘关张三人在打江山的过程中 ,名为君臣,情同兄弟,肝胆相照,患难与共,这种 关系正好符合他们的情感和企求。民间文人和艺人, 适应市民的这种迫切需求,于是依据史书,对刘关张 的事迹进行润色加工,“桃园结义”的故事应运而生 ,最后在《三国演义》~书中得到定型。 “桃园结义”的故事来源于史实,产生于一定的 历史条件下。它所表达的“义”,不仅适应了底层市 民的需求,而且因为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所以 也能为上层统治者所接受。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历史 故事,有着特定的内涵,既有可继承的精华,也有必 须扬弃的糟粕。 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