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想赢你就输了(跟欧洲家长学养育)

太想赢你就输了(跟欧洲家长学养育)
作者: 魏蔻蔻
出版社: 漓江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6.50
折扣购买: 太想赢你就输了(跟欧洲家长学养育)
ISBN: 9787540780739

作者简介

魏蔻蔻,营养基因学硕士,生物科学博士,定居荷兰,现任医药研发项目经理。有文科心的理科人,爱好写作,主理原创微信公号微蔻(WeikoMagzine),分享留学定居海外的中西教育思维异同,是欧洲养育观念和方式的深度观察和传播者。

内容简介

你可能误会了欧美素质教育 每次回国我都很容易看到以下的情景: 年轻的父母带着四五岁的孩子出来聚会,孩子完 全不理会在场的人,到处乱跑,大声喧哗,父母都会 对我讪讪一笑:“我们现在也学欧美**,让孩子自 由发展,少点规矩,多点个性!” 有的孩子已经十三四岁了,在聚会场合,父母还 要督促他们问候其他人。孩子**不融入聚会的活动 ,自己玩手机,父母此时也会对我说:“我们家很民 主的,用欧美素质教育的方式带孩子,多给孩子空间 和自由,少干涉他。” 这种论调很让我困惑,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身上 ,我连基本的礼貌都没有看到;一个十三四的孩子连 打招呼都还要父母教,都不具备一个正常的交流能力 ,谈何“素质”呢? 大家都知道荷兰是个开放自由,社会容忍度很高 的**,可是幼龄教育里面首先教的是规矩以及对规 则和**的尊从。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在没有尊重 和相互理解的前提下,不提倡批判和反抗,*不会容 忍散漫无礼。***,也是要在没有歧视和对他人 的人身及情感没有伤害的前提下。 老师不会姑息无理的发泄情绪的孩子,而教不好 孩子的妈妈也要“培训上岗” 在荷兰和欧洲的幼儿园,如果一个小朋友不服从 团队安排,不遵守公共场合的基本礼数,在被教育几 次不改后,老师*不会容忍,而会根据规定,让家长 把孩子领回家,孩子要接*幼儿心理咨询师的评估和 治疗。家长也必须配合,完成孩子能正常融入社会和 团体的过程。有时候,家长自己也要接*培训。如果 孩子不幸被确定为“问题儿童”,那就只能去收纳有 行为和社交问题的孩子的特殊学校了。 我有个荷兰同事四岁的儿子,上学前班的**周 ,经常去毁坏其他小朋友搭好的积木,在公共场合到 处乱窜,老师制止他,他就大哭跺脚,生气毁物。老 师马上就叫家长来把孩子领走了。孩子妈带着孩子去 幼儿心理师那里,在候诊的时候,孩子要吃摆在桌上 的巧克力,妈妈对他说:“你只能吃一块哦!”他吃 完了一块再去拿,妈妈就说:“你不能再拿了!”孩 子不听照样拿了就吃。此后孩子依样连续拿了5块巧 克力吃,妈妈也重复了5遍:“你不能再拿了!”, 可是对孩子的行为**没有影响力。 这一切都被幼儿心理师看在眼里,一进诊室,医 生马上建议妈妈和孩子一起接*治疗,因为妈妈** 没有对孩子的控制力。在进行了行为评估诊断后,医 生*肯定了之前的建议,对孩子妈妈说:“一些当母 亲的基本能力,你还不具备,所以必须要学习。就像 会计和医生都要有执照一样,你要通过训练取得当母 亲合理管教自己孩子的资格。” **次咨询,医生就严格的训练孩子要知道在一 个场所的“***”是谁,并要服从;如果你自己是 “***”,那么就要服从社会规则和法律。无理的 发泄情绪和不满,不会被姑息。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