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尼亚传奇(能言马与男孩)(精)
作者简介
C.S.刘易斯(1898—1963),是英国20世纪著名的文学家、学者、批评家。在牛津大学任教期间,他参加了名为“吉光片羽(The Inklings)”的读书会,结识了J.R.R.托尔金,两人经常交流各种古怪的想法,孕育了两部伟大的奇幻著作——《纳尼亚传奇》和《魔戒》。 《纳尼亚传奇》已被翻译成47种语言,全球销售超过1亿册,其中的《最后一战》被授予了英国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卡内基文学奖”。这部作品深深影响了《哈利·波特》等文学作品的创作。
内容简介
会说话的马 这个故事发生在卡乐门王国、纳尼亚王国,以及 两个王国之间的地方,是一个有关冒险的故事。那时 彼得王国的统治正处于强盛时期,彼得王是一个至高 无上的王,他下面也有王,由他的两个妹妹和一个弟 弟担任。 当时,有一个贫穷的渔夫住在卡乐门王国南部的 一个偏僻的海湾,他叫阿斯伊斯,还有个名叫沙斯塔 的男孩和他住在一起,他是沙斯塔的爸爸。阿斯伊斯 通常上午坐船去打鱼,下午套上驴车,载着鱼去南边 的村子里卖,大约要走一英里。如果鱼卖得好,他就 会带着好心情回家,不会数落沙斯塔;但如果卖得不 好,他就会挑沙斯塔的刺,有的时候还会打人。沙斯 塔能做饭、补渔网、洗渔网,还会收拾父子两人的房 间,能干很多活儿。 对于南边的东西,沙斯塔一点儿兴趣都没有,他 去过南边的村子,但只去过一两次,是和阿斯伊斯一 起去的,他认为那里也不过如此。在村子里能看到的 人和爸爸一个德行——一脸大胡子,头上戴着头巾, 脚上踏着木头鞋,鞋尖上翘,身上的袍子脏得要命, 总是说一些无趣的话,而且说起话来总是慢吞吞的。 反倒是北边的事情让他十分感兴趣,但父亲从来都不 允许他去北边,村里的人也从来都不去那里。他非常 希望能去北方,一个人坐在家门口补渔网的时候,他 就经常盯着北方看。但他什么都看不见,那里只有一 片斜坡,上面长满了草。从斜坡再往上就是一处坦荡 的山脊,如果再往外延伸,就只有天空了,空中偶尔 飞过几只小鸟。 偶尔当父亲在他身边时,他就会问:“啊,山那 边有什么,爸爸?”要是阿斯伊斯此时的心情不好, 就会一巴掌扇过去,让他赶紧干活去。如果阿斯伊斯 心情不错,就会告诉他:“嗯,这些问题都没用,儿 子,别乱想了。有一位诗人不是说过吗,‘要想发家 致富,主要的还是把心思用在正地方;如果想要开着 愚蠢的船驶向贫困的礁石,那就问没用的问题吧。’ ” 小男孩认为,爸爸之所以不想让他知道山那边的 世界,一定是因为那边有让人激动的秘密。其实,阿 斯伊斯也根本不知道山那边有什么,他是一个非常务 实的人,是真的不知道,所以才说出那番话。 有一天,一个陌生人从南边过来,他不同于沙斯 塔曾经见过的任何人。这人骑着一匹花斑马,马儿非 常壮实,尾巴和鬃毛光滑柔顺,马笼头和马镫都镶有 银饰。来人穿着锁子甲,头盔的尖钉从丝绸头巾里探 出来,他的右手握着一根长矛,身上挂着一柄弯刀, 背上背着一块镀铜的圆盾牌。这人的脸非常黑,可能 是因为卡乐门的人的脸都很黑,因此沙斯塔并没有觉 得惊讶。可是那个人的胡子是红色的,闪亮而又卷曲 ,还散发着油的香味,这让沙斯塔感到十分惊讶。来 人赤裸着胳膊,胳膊上戴着黄金饰品,阿斯伊斯从这 副打扮看出对方是一名“台坎”,所以马上就在他面 前下跪,连胡子都沾到地上了,同时他让沙斯塔也跪 下了。 这名陌生人请求借宿一晚,阿斯伊斯自然不敢不 同意。为了给这名台坎做晚饭,他拿出了好的食材。 每次阿斯伊斯有客人,他都会给儿子一块大面包,然 后把他赶出屋子,这次也不例外。沙斯塔遇到这种情 况,基本上都和自家毛驴在一个小茅草房将就睡一晚 上。沙斯塔便坐下来,觉得距离睡觉的时间还早,于 是把耳朵贴在了房子木板墙上的一道缝上,想听听大 人们在说什么,他从来不知道不应该这么做。他听到 了这些话: “房东啊,是这样,”台坎说,“我想把你的那 个孩子买下来。” “呃,大人,”渔夫说(他一定是一脸贪得无厌 的神色,从他这种阿谀谄媚的语气中,沙斯塔就能想 象到),“虽然我是一个贫穷的仆人,但那是我的骨 肉,我怎么会把自己的孩子卖给你当奴隶呢?诗人不 都说‘玉贵不及子孙,汤浓不胜亲情’吗?” 台坎冰冷的声音响起:“是吗?还有一位诗人曾 说过‘愚蠢的人总是自欺欺人’。你长了一张胡说八 道的嘴啊。你的脸和我的脸都非常黑,可是那个孩子 的脸却白得令人厌恶,就像北方那些美丽的野人一样 ,他必然不是你的孩子。”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