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新课标名师精评版)/新课标经典文学名著金库

茶花女(新课标名师精评版)/新课标经典文学名著金库
作者: (法国)小仲马|编者:闫仲渝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1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茶花女(新课标名师精评版)/新课标经典文学名著金库
ISBN: 9787545526462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第二章 带茶花的女子 拍卖的日期定在16日。在拍卖之前会留给挂毯工 人一天时间,好让他们拆掉房间内的帷幔、窗帘,以 便于第二天的拍卖。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注意到这样一些规律,比如 说当一个人久别归来时,朋友们总会向他提起一些发 生在本地的重要新闻。而在消息灵通的首都,这些新 闻往往会被传播得更加广泛而全面。那段时间,恰好 是我从外地旅游回来。然而,我发现没有一个朋友向 我提及玛格丽特去世的事。我仔细想了想,这也不难 理解。玛格丽特风韵十足,生活又极其奢华讲究。对 于这类女子而言,她们在世时越是风光,死后就越容 易被人们遗忘。就好似那些划过天际的流星一般,璀 璨耀目只在一时,过后便无人记得了。(妓女可以说 是当时社会中一个畸形的存在,她们没有尊严,也没 有地位,尽管生前风光,实际却被人看不起,因此没 人觉得玛格丽特有什么价值值得人提及。而作者写她 们生前风光无限与死后无人问津的一笔,带有浓浓的 感伤,也是对当时社会形态的一种有力的控诉。) 倘若她们在年纪轻轻的时候便去世了,她们的那 些情人几乎会在同一时间得到消息;因为在巴黎,一 个名妓的所有情人,几乎都能相处得异常融洽,有些 人还是非常亲密的朋友。当得知共同的情人香消玉殒 时,他们便会相约聚到一起,回忆一番她的点滴往事 ,然后依然如故地继续生活着,就像这个女人从未出 现在他们的生活中一样。 如今的人们,一旦过了25岁,眼泪对他们而言便 珍贵得很。他们绝不会轻易掉眼泪,更别提随随便便 为一个女人抛洒同情的泪水了。能值得他们哭一哭的 ,恐怕也只有他们的父母了。可即便如此,他们流下 的眼泪也最多与双亲养育他们付出的辛劳等值。(对 待自己的双亲,人们尚且如此冷漠,更何况是为一个 女人了。作者看似嘲笑的描写,实际含着他对当时社 会伦理道德日渐丧失的讽刺和斥责。) 至于我,尽管玛格丽特的任意一个梳妆盒上,都 找不到我名字的首字母拼成的图案。但是我承认,我 有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怜悯和本能一般的宽容。这种 怜悯与宽容使我对玛格丽特的去世久久难以忘怀,或 许这已经超过了她值得我缅怀的程度。 [记得过去在香榭丽舍大街上,我常碰到玛格丽 特。那时她总坐着一辆由两匹栗色骏马拉着的蓝色四 轮小马车,每天准时到达。那时,我便发现玛格丽特 身上有一种独特的高贵气质,这种气质在她那一类人 身上是非常罕见的;同时她那绰约的风姿更衬托出这 种气质的与众不同。 一般来说,这些不幸的女子外出时,身边总会有 人陪着。这是因为男人们都不愿意将自己与这种女人 的隐秘私情公之于众,而这些女人又难以忍受孤独, 所以出门时总要带着女伴。这些女伴的境况则要差很 多,她们没有马车,而且大多数是一些爱打扮的老妇 人,并且不论如何打扮也总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她 们却还不自知,依然孜孜不倦地坚持着与自身年龄不 符的装扮。而这种“执着”也延续到了她们对于各种 消息的好奇与传播上,如果有人想知道这些女伴陪同 的女主人的任何私情秘事,那么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 向她们打听。 玛格丽特则完全不同,她总是一个人坐着马车来 到香榭丽舍大街。冬天,她会裹上一条开司米围巾, 到了夏天便换上一条淡雅的连衣裙,装束始终十分得 体低调,尽量不引人注意。玛格丽特喜欢在这条大街 上散步,尽管经常会遇到熟人,但她也只是莞尔一笑 ,仿佛是一位公爵夫人惯有的高贵从容的微笑,而这 也仅有那些熟人自己才能察觉得到。] 她的那些同行总是在圆形广场与香榭丽舍大街的 人口之间漫步徘徊。玛格丽特则不是这样,她的马车 总是飞快地把她拉到郊外的布洛涅园林,然后她便下 车,漫步一个小时,接着坐着马车,疾驰回家。这些 往昔我亲眼看见的情景,如今回想起来依旧历历在目 。 我对这个女子死亡的痛惜就如同人们因一件精美 的艺术品被毁坏而惋惜一般,这种痛惜让我久久难以 释怀。可惜的是,再也看不到比玛格丽特更有魅力的 女子了。 [她身材颀长,略显过度苗条,但这些并没有妨 碍到她的美丽。她似乎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本领,只 要在衣着装扮上略微做些调整,便能消除造物主的这 种细微疏忽。玛格丽特经常披着一条长可及地的开司 米围巾,两侧则露出些许丝质长裙宽阔的镶边,她那 纤细的双手藏在厚实温暖的手笼里,并紧紧贴在胸前 ,手笼四周围满了做工精细的褶皱,无论怎样挑剔的 眼光都必须承认那曲折线条所带来的美感。她的头样 也是秀美异常,就像一件绝妙珍品,在那般精心装饰 下显得精巧玲珑。P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