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时期的拉丁美洲艺术
作者简介
[加] 高文? 亚历山大? 贝利(Gauvin Alexander Bailey)|美裔加拿大**作家、艺术史专家,毕业于多伦多大学,1996 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皇后大学教授,加拿大 皇家学会研究员。
内容简介
◎拉丁美洲330年殖民地时期艺术史全景呈现 1492年至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期间的艺术创造是印第安人、梅斯蒂索人、非洲人、亚洲人、克里奥尔人和欧洲人共同参与、相互适应、不断妥协的成果,这段时期经历了不同文明相遇后的互相审视、帝国的暴政,传教站和教堂等艺术诞生地的辉煌,以及西、葡两国在海外实现了文艺复兴等景象。期间产生的艺术在很多面向上体现了不同种族的文化信仰和审美倾向。对异质又冲突的拉美殖民地时期文化遗产的了解,有助于形成客观审视拉美当下现实的批判性眼光。 ◎视角独特、细节丰富,还原拉丁美洲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摒除传统上认为欧洲文化塑造了拉美艺术风格的观点,以“相遇”的视角看待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不同种族艺术家汇聚起来创造艺术的事件。艺术并没有因为创造者的被殖民和改宗而**抹去或覆盖掉其本身的文化信仰,而在很多层面上以一种悄无声息又无孔不入的方式宣告着自我的身份。还原艺术产生的过程,仿佛忽略了惊心动魄、残暴血腥的殖民和奴役过程,但艺术品却始终诚实地诉说着每个参与者的故事,有强势入侵、迂回抵抗、含蓄认同或曲意迎合,甚至是血泪控诉,于是成为不同艺术风格杂糅的复合体,这种文化遗产成为殖民地历史的见证者,坦诚又克制地言说着什么,带给人们反思,警醒人们发掘*多关于强势文明入侵他者的历史细节。 ◎200多幅插图呈现拉美艺术***、不拘一格的创造力 建筑、绘画、雕塑、家具、服饰、金银器、地图等不同的艺术载体体现了殖民地时期艺术对生活的参与度和渗透力,这种构思巧妙和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充实了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精神空间,也是不同种族艺术家创造力勃发的明证。资本主义的残暴掠夺带去了贫穷和疾病,而非欧洲裔艺术家顽强执着的艺术表达却又体现了**种族、宗教信仰之上的作为人(不是奴隶和被殖民者)的尊严、智慧和创造力,欧洲裔艺术家对其他民族艺术风格的被动吸收、主动借鉴又彰显了不同文明碰撞时易被忽视的复杂性、独特性和具体性。 ◎简约排版、精美印刷,打造**阅读体验 日本进口内文纸印刷,采用耐性好,不易变形的特种软胶胶装,在复杂多样的艺术载体中体会殖民地时期拉美艺术的兼容并包与**特色,在包罗万象的艺术世界中欣赏殖民地时期拉美艺术的蓬勃气象与含蓄委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