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共4册新编珍藏版)(精)

中华上下五千年(共4册新编珍藏版)(精)
作者: 墨人
出版社: 中国戏剧
原售价: 19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中华上下五千年(共4册新编珍藏版)(精)
ISBN: 978710403712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隋文帝灭了陈朝,最终统一了 全国,结束了中国自汉末以来二百 多年分崩离析的局面,为全国赢得 了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但是,隋 朝建立初期,是一个百废待兴、百 乱待治的局面。隋文帝登基后,便 开始施展他的雄才大略。首先对政 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然 后又采取了各种巩固统治的措施。 隋文帝首先废除不合时宜的 北周六官制,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 部制度,以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在 地方,简化行政机构,废除郡一级 地方官,实行州、县两级制。官吏的 任用权一概由吏部掌握,禁止地方 官就地录用僚属。 随后,隋文帝下令制定对后世 法律影响深远的《开皇律》,废除了 一些酷刑,缓和了阶级矛盾;采取 经济措施,颁布了关于均田和租调 的新令,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农 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规 定军人户籍属州县管理,平时参加 生产,兵农合一化。使府兵制和均 田制结合起来,既保证国家的兵 源,又加强了对农民的奴役和控 制;建立科举制,废除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度的创建,重才学而不重门 第,削弱了门阀大族世袭的特权, 这种“任人唯贤”的改革,对后代影 响很大。 北齐和北周时期上层贵族都 极端排斥汉人,热衷于鲜卑化与西 胡化。杨坚先辈武川镇司马杨元寿 因辅助鲜卑有功被赐胡姓普六茹, 杨坚登基后立即恢复了自己的汉 姓,停止了历时80年的军界鲜卑 化和历时46年的政界鲜卑化趋 势,力行汉化。此后,杨坚又罢黜了 一些没有才干的大臣,包括对自己 夺取帝位有功的人,将一些有真才 实干的人提拔上来,辅佐自己管理 国家政务。隋文帝所进行的一系列 改革措施,对削弱地方豪强势力, 加强中央集权起了积极的作用。隋 文帝统治的后期,国家富足强盛, 编户大增,仓储的丰实为历史所罕 见。全国安宁,南北民众得以休养 生息,社会呈现空前繁荣景象。 隋文帝不仅制定和施行了一 些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制度, 他还注意身体力行,克勤克俭。每 天鸡一叫,他便上朝理政,日落尚 未歇息。除了勤于政事,他还注意 节俭,每天吃饭时只有一个荤菜。 有一次,隋文帝患了痢疾,太医配 药需用胡椒粉,可找遍御膳房却连 一两都未找到。平日对于大臣迎来 送往,相互馈赠,他深恶痛绝,还规 定“犬马服玩,不得献上”。 对于自己的子女,隋文帝更是 严格约束。皇子秦王杨俊背着他在 外面造了华丽的宫室,他发觉后, 马上撤了杨俊的爵位,把杨俊禁闭 起来。大臣们说:“秦王没有什么大 错误,不过是多花了点钱,造点房 子,应该宽容他。”宰相杨素也认为 对杨俊处理太重。隋文帝说:“我是 一国之主,不单是几个孩子的父 亲,只能依一个刑律办事。照你们 这种说法,是不是还要为皇子另外 制订一种刑律?”大臣们一时无言 以对。后来,隋文帝又发现太子杨 勇生活奢侈,讲究排场,十分严厉 地教训杨勇说:“自古以来,凡是喜 欢奢侈的帝王,没有能够长久的。 你是太子,要特别注意节俭啊!”文 帝尚俭的作风,在宫里宫外起到了 很好的带动作用,手下的大臣个个 都能安守本分,洁身自好,并以清 廉为荣。 隋文帝不仅知人善任,还能虚 怀纳谏,知错即改。有一次,大兴 (隋朝的都城,今陕西西安市)大街 上有人拿次币换好币,被人发现 后,捉到衙门里。隋文帝听说有人 竟敢违反他下的禁令,一气之下, 命令把换钱的两个人统统砍头。主 管大理(管理司法的官署)的大臣 赵绰接到命令,赶忙进宫求见隋文 帝。他对隋文帝说:“这两个人犯了 禁令,按刑律只能打板子,不该处 死。”隋文帝不耐烦地说:“这是我 下的命令,不干你的事。”赵绰据理 力争说:“陛下不嫌我愚笨,叫我充 当大理官员。现在遇到不依刑律杀 人的情况,怎么能说跟我没关系 呢?”隋文帝气冲冲地说:“你想撼 动大树吗?撼不动你就走开吧!”赵 绰说:“我只是想劝说陛下改变主 意,谈不上想撼动大树。” 赵绰不管隋文帝怎样威吓,始 终坚持自己的意见。隋 文帝怎样骂他、赶他,他 就是不肯走。隋文帝没 有办法,只好躲开了他。 后来,由于别的官员也 上奏章谏阻,隋文帝终 于取消了杀人的命令。 又有一次,大臣辛 概穿了一条红色裤子,还 对朝臣们散布说:“穿了 这样的裤子就能保官运 亨通。”隋文帝认为此言 是妖言惑众,下令要将辛概处死。 赵绰忙辩称:“辛概没有犯死罪,我 不能接受这个命令。”文帝说:“我 看你是只顾怜惜他,却不知道怜惜 自己,那好!我就把你们两个一块 儿砍头。”说罢,他喝令左右将他们 推出去斩首。 侍从真的把赵绰扭下朝堂,剥 了他的官服,摘掉他的官帽,准备 处斩。此时,隋文帝已经意识到自 己很不理智,便有意磨蹭时间。故 意问赵绰说:“你还有什么话说?” 赵绰跪在地上,挺直了腰说:“臣一 心执法,不怕一死。陛下可以杀我, 但是杀辛概实在不该。”文帝看他 这样执拗,马上转怒为喜,命人放 了赵绰,将辛概从轻发落。第二天, 文帝还派人慰问了赵绰。 这件事不仅使赵绰落下了诤 臣的好名声,也使隋文帝成了旷世 明主而受到臣民的拥戴。但是,隋 文帝却在选择太子方面出了偏差。 晋王杨广比他两个兄弟狡猾,他表 面上装得特别朴素老实,骗得了隋 文帝和独孤皇后的信任,再加上宰 相杨素帮他说话。结果,隋文帝废 了杨勇的太子之位,改立杨广为太 子。直到他病重的时候,才发现杨 广是个品性很坏的人。他想再召回 杨勇,却已经来不及了。最后,杨广 害死了父亲,夺取了皇位,这就是 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隋炀帝。 贺若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 其父贺若敦,以武烈知名,在北周 任金州总管,因为遭到北周权臣宇 文护的妒忌而遇害。临刑时,贺若 敦对贺若弼说:“我一心要平定江 南,但是现在此志无法实现了,你 要完成我的志向。我今天是因为口 舌而被害致死,你不可不思。”他用 锥子刺破贺若弼的舌头,出血不 止,告诫他说话要谨慎,以免因口 舌致祸。贺若弼立下大志,一定要 实现父亲灭陈的遗愿。他为人慷 慨,又十分骁勇,善弓箭骑射,同时 还博涉群书,有名于当世。 杨坚代周之后,就有平定江 南、统一天下的大志,他向高颎访 求可以担当灭陈大任的人才。高颎 对隋文帝说:“朝内之臣,文武才 干,没有比的上贺若弼的。”开皇元 年(581年)三月,隋文帝命贺若弼 为吴州总管,坐镇于广陵(今江苏 省扬州),为平定江南作准备。贺若 弼也以平定江南为己任,他给寿州 (今安徽省寿县)总管源雄的诗中 表达了自己要和源雄一起在平陈 战争中立功扬名的志向,其诗中 说:“交河骠骑幕,合浦伏波营,勿 使骐膦上,无我二人名。”贺若弼到 广陵之后,向隋文帝献了取陈十 策,受到隋文帝的赞扬,并赏以宝 刀。 在广陵,贺若弼采取了一系列 办法来迷惑陈朝将士,他虚虚实 实、真真假假的办法,麻痹了陈军。 要平定陈朝,必须渡过长江,在那 个时候,渡江必须要有船。贺若弼 便用军中要淘汰的老马,去换取陈 人的船只,凡是好的船只,都让人 藏匿起来,又买来五六十艘破旧的 船只,放在渎中。陈人来侦察时,发 现只有破旧的船只,便产生了错 觉,认定隋军没有像样的船只,并 无渡江企图,对隋军渡江的警惕性 放松了。贺若弼请隋文帝批准,守 卫江防的士兵每次换防时,一定集 合在广陵,集合之时,大列旗帜,军 营、帐幕广设于沿江大地。这样,每 次换防,陈朝都以为隋军要攻打, 便发兵防备。事后知道,这是隋兵 换防,陈朝军队也便散回。几次之 后,陈军知道这是隋军换防,不再 防备了,对隋兵的调动也不以为意 了。贺若弼还让士兵不时沿江边打 猎,打猎时,人欢马叫,喧闹之声传 到江南。开始时,陈朝将士还认为 隋兵要来攻打,以后知道是隋兵打 猎,习以为常,也不再防备了。贺若 弼通过这些办法,使陈朝将士放松 了警惕,戒备松弛了。在陈兵麻痹 的情况下,一旦隋军真的打到南方 去,陈兵也不易发觉。贺若弼的策 略取得了成功。P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