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入灵魂的磁场/述而批评丛书](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00819/14/20200819144304751.jpg)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2.40
折扣购买: 旋入灵魂的磁场/述而批评丛书
ISBN: 9787208153066
因此,她被称为一朵“开放在暴风雨前的一刻历 史性的宁静里的时间之花”。这自然也表征了诗人对 时代现实的主观超脱。 在郑敏的诗里,交融着里尔克式的现代人感受和 一代浪漫宗师质朴冲淡、富有灵性的感兴与沉思。将 这种现象放大到诗派的整体来看,正表明了他们独特 的文化接受背景。他们多半受过大学文科教育,外来 文化素养的深湛使之在不断遭受到现实苦闷和理想的 幻灭以后,就把自己禁锢于孤高自守的天地中,乃至 不自觉地为西方文化所染指。这种影响与青年诗人的 现实体验相结合,便产生出《寂寞》(郑敏)、《陌生 的我》(陈敬容)一类作品。 在穆旦的诗中,体现了更浓厚的自然主义倾向与 超越哲学同现代意识的杂陈。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的自 我意识和个性主义的现代知识分子,穆旦对现实社会 日益失望不满,由于对人生理想的失败深感悲痛,他 就转向对生命的自然和真正的自我的渴求。因此,他 企图冲出一般时空的樊篱,把宇宙自然认作生命所在 ,“把历史‘还原’为自然”,“用自然的精神来统 一历史”,以为“在人类的历史里的死亡也就是在自 然的历史里的新生”。穆旦写道:“没有人知道历史 曾在此走过/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森 林之魅》)他试图以感觉与肉体思想一切,写出心灵 对自然的直觉把握,达到灵肉一体,浑朴自然,在自 然里使自我生命得以延展生存。在它看来,这样就完 成了在战争动乱下摆脱人世矛盾的精神超越。 穆旦竭力把不断对立抗争着的双重自我——自然 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统一起来,以求得自我的完善, 在超脱时代的自然境界(如《森林之魅》)中固持个性 的独立。他勇于冷酷尖锐地自剖:“生命永远诱惑着 我们/在苦难里,渴寻安乐的陷阱”,“智慧使我们 懦弱无能”。(《控诉》)这既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由 来已久的自谴自责的精神传统,又说明了当时的知识 分子不能弃绝时世物欲的侵蚀,无法置身于社会与现 实隔绝的世界。处于这种深刻矛盾之中的穆旦,虽然 也浸润着艾略特他们对于人生社会悲观无望的怀疑态 度,诗里行间折射出迷惘挣扎的心里阴影。但诗人表 现的主观动摇同现代西方社会面临的整个文化传统的 沦丧有着本质的差异。他的精神痛苦在于“确定”自 身的人生哲学与理想信念的艰难,而不是“确定”的 无望。这或许就是使穆旦“没有虚妄的伤感,只有更 深的坚忍”的内驱力,即对民族文化中生生不息的人 生热忱、社会道义和精神韧力的承续。各种文化传统 在穆旦身上构成复杂激烈的矛盾冲突,在九叶诗人中 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当时的现代知识阶层中,也足 以显示出它的典型意义。(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