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统安全理论图景(精)
作者简介
余潇枫,1957年出生,浙江宁波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牛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盘古智库学术委员。现任中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常务理事。余潇枫教授是我国非传统安全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之一,《中国非传统安全》蓝皮书主编。著有《哲学人格》《人格之境:类伦理学引论》《比较行政体制》《国际关系伦理学》《非传统安全概论》《非传统安全与公共危机治理》等专著;主编“非传统安全与现实中国丛书” “非传统安全与当代世界译丛” “非传统安全能力建设丛书”“非传统安全与平安中国丛书”等丛书;主持课题项目包括国际组织研究、安全哲学研究、非传统安全理论研究、非传统安全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国非传统安全应对能力建设研究等;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世界经济与政治》等杂志发表“安全哲学新理念:优态共存”“认同危机与国家安全”“非传统安全的边界、语境及范式”等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余潇枫教授还担任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该中心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第一个非传统安全领域的研究中心,中心现有研究团队12个,研究成员近80名,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教授担任中心名誉主任。
内容简介
近年来,国家对非传统安全这一课题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十四五规划首次明确强调“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这是“非传统安全”一词首次被提升到与传统安全并列的位置,充分体现了当前国际国内环境所面临的深刻变化,是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进一步升华。不仅如此,2021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明确表示为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相互叠加的挑战,要大力培养国家安全人才。“非传统安全”领域是国际关系理论中一个较新的领域,目前较为前沿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新加坡。余潇枫教授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十余年一直深耕于非传统安全理论的学者,本书的出版不仅对国内非传统安全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