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红色地图/红色广东丛书](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0902/18/20220902180304245.jpg)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50.00
折扣价: 29.50
折扣购买: 汕尾红色地图/红色广东丛书
ISBN: 9787218150284
红四师激战白木洋,血 洒埔仔峒 1928年,进攻海丰县城 失败后,红四师和埔仔峒5 个农军中队的60名突击队员 安全撤回埔仔峒根据地,原 在北斗坑的师部改驻在浮潭 村。为避开白军的“围剿”, 队伍在红四师师长叶镛的带 领下,越过布格岭红军小道 到大安峒一带活动。由于水 土不服,许多战士病死在途 中。据红军老战士陈攀回忆 ,有一次,叶镛召集会议, 慷慨演说,说到沉痛处,他 竟哽咽痛哭,对到会的战士 影响很大。这一时期,国民 党部队和地方民团不断搜山 。红四师和当地赤卫队员仅 存500多人。 这年5月20日,国民党第 五军军长邓彦华意欲“斩草 除根”,命令十六师四十八 团团长何隆章,率队向莲花 山、银瓶山沿途搜索“进剿” ;然后从白水磜向西出发, 配合从梅陇出发的海陆丰守 备队蔡腾辉部,兵分两路合 围埔仔峒的红四师。当海丰 保甲局局长钟景棠率领民团 向莲花山南部搜索时,在半 岭庵与红四师狭路相逢,双 方激战两小时,钟景棠败退 。在这次战斗中,徐向前腿 部负了伤,由于天气炎热, 伤口化了脓,被红军战士背 进深山处的万福庵,经武僧 溶韬法师的精心治疗,敷上 跌打草药,当即止血消了肿 。为提防国民党军队进山“ 围剿”,贺诚领着医务人员 ,将他护送到白木洋红四师 红军医院治疗,过了个把月 伤口才愈合。 红四师辗转于山顶、深 坑、溪涧和树丛中,长期经 受雨淋虫咬,病亡增多,且 粮食不继。当地农军从山下 运来食物,供伤病员调养。 由于缺医少药,伤病员躺在 红四9币红军医院的茅棚内 ,奄奄一息。叶镛师长在山 上宿营时,也患上了严重的 疟疾。这种病当地称为“风 热感病”,一旦发作,全身 发抖,连续腹泻,使人手脚 疲软无力。 6月14日,正当红四师准 备出南坳山口,试图由莲花 山到高沙与朝面山的红二师 会合时,恰逢国民党十六师 四十八团翁致一营“会剿”银 瓶山。红军几次冲锋不能通 过,只得退回埔仔峒。6月 17日,红四师向埔仔峒与大 安峒交界的布格岭转移。是 日拂晓,邓彦华命令翁致一 营向布格岭发起攻击,并令 蔡腾辉部配合。红四师在半 途遭到蔡腾辉部夹攻,腹背 受敌,不支而退到白木洋。 担任警卫的一营营长郭 声镛指挥战士顽强地阻击敌 军。敌军乘红军弹药耗尽之 机,以猛烈的火力,强行冲 上白木洋山。这时,叶镛正 处在疟疾发作期,浑身乏力 ,但他挣扎着向茅山爬去。 红四师官兵见状,即集中火 力向追击的敌人射击,掩护 他脱险,但未能奏效。叶镛 最终被俘。随后,敌军放火 焚烧白木洋红四师红军医院 ,将重伤留院的30多名战士 烧死,并将叶镛和受重伤的 郭声镛用箩筐抬走,一起解 赴广州。邓彦华多次企图劝 降叶镛,要他以自己的名义 发出《告第四师全体官兵的 书》。但叶镛大义凛然,拒 绝投降,在广州与郭声镛一 起遭到杀害,壮烈牺牲。 叶镛牺牲后,鉴于红四 师原师党代表袁裕不在海陆 丰,由此推选徐向前继任红 四师师长,刘校阁任师党代 表,许子威任师党委书记, 率领红四师战士走进莲花山 脉的深山老林中,继续与敌 作战。在生活极端艰苦的情 况下,为鼓舞士气,徐向前 在墩头村张华福家墙壁上写 下了“艰苦奋斗,克(刻) 苦耐劳,一定能胜利”等字 。 1929年1月形势好转,中 共东江特委根据中共广东省 委的决定,通知红四师所剩 人员,从赤石分成惠阳陆路 和排角海路两路到香港。红 军出境时,将枪支交给地方 赤卫队继续坚持武装斗争。 当前几批人员撤走后。至5 月12日,最后一批20多人 ,由师长徐向前和师党代表 刘校阁带领,沿着中共广东 省委布置的转移路线,从海 丰附近莲花山的热水峒出发 。但在惠州郊区分手后,刘 校阁等十余人进入市内被捕 遇害,只有徐向前等十多人 安全抵达九龙半岛,踏上了 新的征途。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