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规划指南(十四五数字经济规划指导和参考用书)/十四五数字经济转型指南系列](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01026/13/20201026134035529.jpg)
出版社: 经济日报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6.92
折扣购买: 数字经济规划指南(十四五数字经济规划指导和参考用书)/十四五数字经济转型指南系列
ISBN: 9787519607128
数字经济规划的总体逻辑 围绕上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短板问题,各 地区在进行数字经济规划时必须通盘考虑,做到有的放 矢,力求全面均衡规划和发展。 众所周知,从数字经济的本质来讲,跨界、融合、 共享、生态是数字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运行模式的主要 特征。理想状态下,要想在数字经济运行中充分发挥这 些特征的作用,其前提是全社会资源的互联、互通与相 关数据的有效打通,真正实现“万物互联”。因此,针 对我国数字经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均衡不充分的 问题,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欠发达省份的数字经济基础设 施建设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和发达省份,农村地区也明 显落后于城市的问题,在数字经济规划时必须首先进行 考虑。只有从全社会一盘棋的角度考虑并进行数字经济 的统筹规划,才能真正实现不同行业的跨界、融合,才 能真正实现社会资源的统筹共享和优化,才能真正实现 数字生态系统的建立。 因此,打通行业和地域界限,从社会各主体的关联 系统角度进行统筹协同规划,是做好数字经济规划的前 提。 数字经济规划时,另一个重要的关注点一定要放到 理念的创新上来。可以说,理念的创新是数字经济区别 于传统经济的核心所在,也是数字化转型区别于信息化 转型的最明显特征。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普遍观点的影响,人们对数字 经济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总以为搞“数字化”就是 传统“信息化”的升级版,无非是信息技术手段和以前 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提升了效率。这样,往往容易导 致数字化转型后并没有给主体带来明显的、新的、本质 上的价值。而基于信息化改造思想的最大问题在于往往 会将数字化平台打造为针对专一行业的技术支撑平台, 难以发挥数字化平台在不同行业跨界、融合中作用的发 挥。因此,各地区在进行数字经济规划和建设时,需要 从新的理念角度进行突破,需要从数字经济运行模式的 本质上进行转变,充分考虑如何发挥数字经济与其他经 济行业之间的跨界和融合问题,以便更好地发挥出协同 效应。特别是要强调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 融合,拓展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各地区在进行数字经济规划时,除了需要考虑规划 发展的均衡性以及理念的突破和转变之外,如何进行数 字化治理也是规划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只有数字化 治理做好了,才能更好地、规范化地发展数字经济。因 为数字经济的运行基础在于数据,而数据治理是用好数 据、提高数据价值和提升数据运行效率的有效支撑。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长期以来各地区在 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社会治 理水平和能力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不同地区在数 字化治理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因此,在 进行数字经济规划时,考虑治理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治 理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数据治理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也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