忐忑的中国人

忐忑的中国人
作者: 梁晓声
出版社: 光明日报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90
折扣购买: 忐忑的中国人
ISBN: 9787511241726

作者简介

梁晓声,作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祖籍山东荣成,1949年生于哈尔滨,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代表作品有《今夜有暴风雪》《一位红卫兵的自白》《年轮》《浮城》《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忐忑的中国人》等,至今仍坚持纸笔写作,创作了小说、散文、杂文等1600余万字。

内容简介

他沉默了。 但对于你,乐观的情况也不是没有。比如你也许会成为一位很年轻的 、靠 能力被公选的国家公仆。于是你成为了有地位、有权力的人物。 他苦笑。 你一旦成了S样的人物,就同时肩负了平定骚乱的责任。比如,由你下 令,或 由别人下令,你作为执行者,要将那些占住进公共楼厦的人们驱逐出去。 而他 们曾是些和你一样的人,并且他们的父母亲人接到了北京,一心想要从而 成为住大宅、开名车的体面的北京人…… 他目不转睛地瞪着我,若有所思。 如果你是他们,会心甘情愿地被驱逐吗? 他仍沉默。 但一直乱下去,就谁也别想过正常生活。至于和日本的钓鱼岛争端, 更没 人颐得上了。从天下大乱到恢复秩序,没有不流血的,你下不下令以军警 驱逐? 不管你是下令者,还是执行者,总之冲突一旦发生,流血难以避免。如果 你是镇 压一方,你手染鲜血了。如果你是被镇压一方,你或你的亲人也许卧尸街 头,于 是心里种下了仇恨。而历史上的所谓“铁腕人物”在那种隋况之下向来是 冷酷无 情的。并且连历史对他们的冷酷无情都“理解”三分…… 他突然大声说:但为什么现在的中国,还没有一个铁腕人物来消除灰 色特 权,阻止腐败漫延?…… 我,便也像他一样沉默了。 他继续大声说:中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巨大,这一点我们清楚。我 们可以大学毕业了还挣很低的工资,我们可以到结婚年龄了还买不起房子 住,我们可以忍受想要孝敬父母而无能为力的痛苦,但前提是——当官的 不 要这么贪得无厌吧?社会财富分配不要这么不公吧?从事好工作的机会总 得 均等一些吧? 良久,我告诉他——我教过的一名学生,六七年前也像他目前的处境 一 样,而现在成为某报主笔,享受副主编一级的工资待遇…… 又轮到他沉默了。 我低声说:我的学生的努力证明,不是中国的一切机会都被当官的人 及富 人门的儿女完全占据了。那是他们根本做不到的。他们只能占据一部分。 剩下 的一部分,在他这样的青年中就要靠综合能力的竞争了…… 他又激动了,愤恨地:正因为他们靠不正当手段占据了一部分,我这 样的 青年之间的竞争才更加剧烈! 我紧接着他的话说:正因为更加剧烈,你才要更加提高综合竞争素质 !而 被他们靠不正当手段占据了的那一部分机会和财富,要靠改革去一点点限 制、缩 小。在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完全公平连想都别想。因为接近十四亿 人L] 几乎等于一百多年前的世界总人口。从古至今,这个世界从没完全公平过 。最 大程度地限制机会和财富的不公平,不是合理“洗牌”所能达到的。而是 重新 “分牌”才能达到的。“合理”二字也只能是相对而言。 他打断道:有什么区别? 我说:重新洗牌靠天下大乱就行。但乱一通之后还要有人来分牌。而 合理 分牌靠改革家…… 他又打断道:你这不等于说还得靠人吗? 我反问:你刚才说期待出现一位铁腕人物,不也是靠人吗? 他语塞了。 我又说:当然起初得靠人。对于中国,改革首先须改良制度。经过改 良 了的制度,以后便可自行运转。那时,制度之良性突显,人治的作用才会 退 居次位…… 他再次沉默。我也沉默。我与那忧郁的、刚刚转正为记者不久的,既 对个 人命运迷惘,也对国家命运迷惘的青年,一时间都没默了。我看出,他的 沉默,与 前几番有些不同。不仅沉默,而且沉思着了。 他首先打破沉默,郁闷地问我:你说的那种改革家们,他们何时出现 ? 我说:即将出现。 他凝视我片刻,不以为然地说:你太乐观了吧? 我说:不。是我们中国人已经悲观得太久了。 他再次凝视我,不明自我的话了。 我解释道:一个国家的人民悲观得太久之时,便是改革家即将出现之 时。改革家是需要被呼唤的,有时须干呼万唤才出现。有时仿佛呼之欲出 ,结果 是隔着纱窗看人,影影绰绰最终还是没有推开门扉现出真身。改革是比革 命难度 更高之事,改革家要等看出人民将长久的悲观转化为相当一致的意志时才 会借力 作为,若那悲观转化为的只不过是一盘散沙的看客的漠然和哄客的乐子, 改革家 是不会一厢情愿地出现的。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大改革的条件还没成熟 ,大改 革之时代还没到来。而现在,以我的眼看中国,人民长久的悲观,正开始 转化为 相当一致的意志…… 在我们的谈话进行到后半部分,终于像是他在采访我了。 然而他那一次的采访稿没通过。 于是他第二次以“看客中国”为题再次采访我。 也没通过。 他备受挫折。 我主动约他对我进行第三次采访,并为他确定了一个软性的、娱乐的 话题。 这一次他终于顺利交差,而我也如释重负。 几天后,我去看望朋友。回来时乘不到出租车,便乘地铁。 我已经很久没乘过地铁了。 地铁车站和车上,看去多是外地人,也多是中青年人。 扫瞄着一张张行色匆匆的、两颊上淌着暑汗的、神情疲惫的、目光里 纠 结着各种各样烦恼的、心态极为漠然的脸,我内心里忽然产生了大冲动, 想要 一一问他们: 什么时候希望干脆天下大乱了吧? 又什么时候希望千万别真的乱起来? 那时我觉得,纵使我是上帝,要想在维护“诸神”利益的同时解决好 中国 的人间矛盾,肯定也会倍感棘手的。 于是悠忽的联想到了“忐忑中国”四个字。 于是恨不得大喊:中国的改革家们,改革也要抓住机遇啊!改革也会 错过 机遇啊! 勿使“地火”继续运行!P6-P8 ★ 继《郁闷的中国人》之后,著名作家梁晓声全新作品重磅上市! ★郁闷的表情,忐忑的心态,这就是中国人! ★剖析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的忐忑心理, ★直面力陈中国社会的根本性问题, ★从普通老百姓的忐忑,到中国人的人性劣根,再到国计民生的献计献策, ★每一句都是梁晓声的思想闪光、肺腑之言! ★用良知碰撞社会,哪怕鲜血淋漓;让社会恩泽人性,哪怕丝毫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