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俗趣/中华雅风美俗丛书](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0729/03/20220729030115580.jpg)
出版社: 北京师大
原售价: 19.00
折扣价: 12.20
折扣购买: 金元俗趣/中华雅风美俗丛书
ISBN: 9787303101986
。。。
适俗风流 唐代开始的科举制度把中国封建文人与官僚仕途联在了一起,随着时 间的推移,科举与文人的联系成为一种定势。文人为了表达自己建功立业 、报效祖国的决心,总是试图依托科举这条所谓的上进之路。文人一生大 部分的光阴都耗在攻读经卷上,荣辱兴衰、悲欢离合也在那里。相应地, 产生了卷帙浩繁的文字。 那些文字的文学价值究竟如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学理应反 映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人的命运。元曲在题材内容的开拓上,无疑超出 了前代传统文学的范畴,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造成这一现象 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元之际的战乱和元初的停开科举。儒生固有的“朝 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幻想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实生活毫无指望,剩 下的只有心理上对昔日科举的依恋。依恋之情有浓淡,甚至不乏斩断那一 条心理脐带的人,关汉卿是他们的代表。 关汉卿是一个全身心投入生活的人,浑身没有一点虚伪的儒雅的矫饰 。他热爱生养他的那一片中原热土,热爱古代的英雄,同代人的遭遇更深 深地打动着他的心灵。他生活在普通人中间,与他们息息相通,并不试图 为自己筑造一个封闭的小圈子。他积极参与戏剧活动、冒一般人的诋侮从 事自己心爱的事业。臧懋循《元曲选序》说关汉卿“躬践排场,面傅粉墨 ,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就在正统所不齿的俗物中间,他如鱼 得水,张扬了深蕴底层的民族精神,成就了自己的“浪子风流”。 人们普遍认为[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是关汉卿自我形象的写照: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 ,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 卧柳。(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 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 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 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尊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休 ,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 州。[煞]子弟每是个茅草岗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 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碴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蜡枪头,不曾 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黄钟尾]我是个蒸 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噹噹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 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 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 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 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 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铜豌豆”是宋元时老狎客的切口。关汉卿在这个词之前加了一连串 的定语,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个性,一种坚贞、倔强的品质。他不同于一 般满足于感官刺激的嫖客,仅仅用金钱去占有妓女的肉体。在更深的层面 上,关汉卿具有丰厚的学养、技艺,同妓女存在着精神上的交流,所以他 才警戒“恁子弟每”。关汉卿自诩“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恰如贾仲明在[凌波仙]吊词中对他的评价:“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 ,捻杂剧班头。” 关汉卿的举措根源于他的人生哲学。[双调·乔牌儿]套曲最能反映他 “人生贵适意”,“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的思想。“天地尚无完体” ,世界在关汉卿看来,是一个难以把握的存在,兴废无定,吉凶互藏。人 生是由无数劫难、无数痛苦组成,不论贤愚,不论贫富,到头来唯一的归 宿都是死亡,活着便成了生命的终极意义。追逐名利,更是“痴”,更是 自寻“祸机”,误人生命的迷途。因此,关汉卿推崇历史上的两个人物: “松菊晋陶潜,江湖越范蠡”,把“寻取个稳便处闲坐地”当作人生的最 高境界。他的[南吕·四块玉]《闲适》正是这种“适意”的具体表现:“ 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 出一个鹅,闲快活。” 元初文人以“滑稽佻达”为时尚。邾经《青楼集序》说:“我朝初并 海宇,若杜散人、白兰谷、关已斋辈皆不屑仕进,乃嘲风咏月,流连光景 ,庸俗易之,用世者嗤之。三君之心,固难测也。”熊自得《析津志》则 说关汉卿“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类似的评语还见之于其他人身上。如“大名王和卿,滑稽佻达,传播四方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贾仲明吊白朴云:“峨冠博带太常卿,娇马 轻衫馆阁情。拈花摘叶风诗性,得青楼薄幸名。洗襟怀剪雪裁冰。闲中趣 ,物外景,兰谷先生。” P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