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36条建议(修订增强版)

给教师的36条建议(修订增强版)
作者: 李镇西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5.10
折扣购买: 给教师的36条建议(修订增强版)
ISBN: 9787570204540

作者简介

李镇西,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教育哲学博士。先后在多所学校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并曾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出版有《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幸福比优秀更重要》等著作数十部。曾获“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教育专家”“成都市劳动模范”“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2000年他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2008年9月,赴乌克兰出席纪念苏霍姆林斯基九十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荣获乌克教育科学院颁发的“学习和运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特别奖”。

内容简介

为什么要减少“刻意教育”? 不用刻意去追求外在的“教育意义”,因为大自然本来就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如果不让孩子在童年和少年时代便打开这本书阅读,这不但是我们教育的缺失,也是孩子们人生的遗憾。 尊敬的李老师: 您好! 我是一名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也在教育上做了很多的改变和尝试。我做过多期的主题班会,也让学生参加了多次的演讲比赛,自认为该做的都做了,该尝试的也都进行了尝试,却没有多大的成果,为此我深深地懊恼着。想知道原因是什么。 你苦恼于精心设计了那么多的教育方式,主题班会呀,演讲比赛呀,等等,但效果并不理想。 我想,不理想的原因,是不是恰恰在于你的设计过于“精心”了? 苏霍姆林斯基在其《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给教师提的最后一条建议是:“保密……” 教育家这样写道: 我在本书中所提出的一切建议,仅供教师知道,不必让学生知道。学生了解教育,懂得教育,一般说来,是有害而无益的。这是因为,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是这种影响产生高度效果的条件之一。换句话说,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 没有人会否定教育有着鲜明的目的性,也就是教育要给人以积极的引导、转变和影响,这是我们的教育使命使然。否定了这一点,就否定了教育本身。但是,教育目标没必要天天挂在嘴上,或者唯恐学生不知道而不停地宣告。无数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教育的意图隐蔽得越好,教育效果就越佳。不动声色、不知不觉、了无痕迹、天衣无缝、自然润物、潜移默化……这些都是教育的艺术,也是教育的境界。苏霍姆林斯基将其称为“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我将它姑且简称为“自然的教育”。 与这种“自然的教育”背道而驰的,便是“刻意的教育”——大张旗鼓、声势浩大、旗帜鲜明、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声泪俱下……生怕学生不知道是在教育他们,教师毫不隐瞒自己的教育意图,甚至公开说:“我是为你们好哇!”班会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板报比赛……都是“刻意的教育”的形式。当然,“刻意的教育”不一定都是说教式的,有的“刻意的教育”还设计成活动或游戏,也颇为“生动”呢! 我从《重庆晚报》上看到一张场面壮观的照片—— 大操场上,成百上千的人排得整整齐齐,横看竖看斜看都宛如大型体操表演;仔细看,是孩子正给家长洗脚——母亲(或父亲)坐着,脚伸进盆里,孩子蹲着,双手正搓着一双成人的脚。 这是最近几年比较时兴的一种“教育方式”,准确地说,是培养“孝心”的方式。在有的学校,校方还要求学生给父母洗脚时必须跪着。 看到这样的照片,我很自然想到几个问题—— 第一,类似活动的组织者——也就是教育者在家里是否给父母洗脚?尽管我没有对此做过详尽的调查,但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目前在中国(国外我估计也差不多)子女能够给父母洗脚的“孝行”并不普遍。所以现在当老师的——包括笔者本人——给父母洗脚的也不多。自己没做到的,偏要孩子做到,这是什么“教育”? 第二,就算组织者本人每天都回家给父母洗脚,于是想把这种美德推而广之,然而是不是有了这么一次声势浩大的“洗脚秀”,孩子们从此每天都会给爸爸妈妈洗脚了?教育不会这么简单吧?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训练,而训练就不是一次两次的事。那么,为了让孩子养成给爸爸妈妈洗脚的习惯,是不是学校还要经常如此“操练”呢? 第三,中小学生的爸爸妈妈们,大多四十岁上下,都是中年人——有的小学生的爸爸妈妈也不过三十来岁,还只能算年轻人呢!这些身强力壮的人需要孩子给自己洗脚吗?当然,如果爸爸妈妈身患重病甚至身体残疾,的确需要儿女帮着洗脚,那另当别论。可对绝大多数健康的父母而言,你好意思把脚伸出去让孩子给你洗吗?你不觉得别扭吗? 第四,孩子今天在学校操场上给父母洗脚了,但他回家给自己洗袜子吗?洗内裤吗?他每天早晨起来收拾自己的床铺和房间吗?他每次吃了饭都洗碗吗?在家扫地吗?周末帮着妈妈做饭吗?如果这一切都做不到,只是按老师的“规定作业”回家天天给父母洗脚,又有多大意义呢? ?????? 1、李镇西是当代极具影响力的教育家,其倡导的平民教育实践曾得到国家领导人的赞同,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取得很大成就,其几十年教育精华汇聚于这本《给教师的36条建议》,多年畅销,已成为当代教师的必读经典。 2、本书经过作者的修订,内容与表述更为严谨。在保留原有36条建议的基础上,又新增了部分全新内容,使得体系更加完备。 3、国内教育名家如朱永新、孙云晓、周国平、卢勤等真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