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
作者: [日]太宰治
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0.00
折扣购买: 人间失格
ISBN: 9787553791463

作者简介

"太宰治(1909-1948) 日本文学的重要人物,“私小说”领域的天才作家。 太宰治出身于日本东北地主家庭,从小体弱敏感;中学开始对文学着迷,崇拜泉镜花和芥川龙之介;高中时立志于文学创作,开始发表随笔。 1935年凭借《逆行》入围第一届芥川奖候补作品;1945年《女学生》获第四届北村透谷文学奖。 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斜阳》《Goodbye》《维庸之妻》等被认为是其最优秀的作品。 太宰治一生多次求死,在自我放逐和沉沦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直至1948年自杀,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他向世人展示了无与伦比的文学才华,留下众多不朽佳作。其多数作品采用“私小说”的自我告白形式,充满了纯粹而敏锐的感受性,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内容简介

第一手札 我这一生,尽是可耻之事。 我总是无法理清人类生活的头绪。我从小在东北 的乡间长大,初次见到火车,是年纪稍大后的事了。 我在火车站的天桥上爬上爬下,满以为它是为了把车 站建得像国外的游乐场一般复杂有趣,而特地打造的 新潮设施。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此深信不疑。在天 桥上爬上爬下,曾是我最拿手的游戏。我原以为,那 是铁路局最为贴心的服务之一。后来我发现,天桥不 过是供乘客跨越铁路而设,只是一段实用性的阶梯, 于是顿感索然无味。 不仅如此,幼年的我在绘本中见到地铁,也不以 为它是为实际需求而建,竟自认为比起地面上的车, 地底下的车别出心裁、乐趣非凡,这才是地铁出现的 缘由。 我自幼体弱多病,长期卧床在家。躺在床上,我 笃定地认为这些床单、枕套、被套都是单调乏味的装 饰品。将近二十岁时,才得知这些竟也都是实用品。 我颇感意外,对于人活于世的简朴,不禁产生了一种 悲情。 还有,我不懂得饥肠辘辘的滋味。我倒并非要傻 乎乎地说明自己成长在不愁衣食的大户人家,只是我 的确不曾体会饥饿之感。这样说来或许有点奇怪,但 我是那种即使饿了,也无法自察的人。中小学时,每 当放学回家,周遭的人总会七嘴八舌地吵着:“肚子 饿了吧?我们都是过来人,放学回家的时候肚子总会 饿得够呛。来点甜纳豆如何?还有蛋糕和面包哦。” 我总会发挥自己与生俱来的讨好人的精神,嘴上说着 “我饿了”,顺手把十颗甜纳豆扔进嘴里。但其实, 那时的我对于饥饿一无所知。 当然,我的食量并不小,记忆中却几乎不曾因饥 饿而进食。我吃人们眼中的山珍海味,也吃众人艳羡 的奢华之食。外出用餐时,总会勉强自己尽量多吃些 。年幼之时,于我而言,最痛苦的时刻,莫过于在自 家用餐的时候。 在乡下家中,每逢用餐,总是全家十几口人分成 两列排开而坐。身为幺子的我,自然坐在末座。用餐 的房间光线暗淡,午饭时,十几人默默坐在桌前扒饭 ,这光景总是让我不寒而栗。我家是传统守旧的乡下 家庭,菜色大都墨守成规,我渐渐对山珍海味或奢华 之食不再抱有期待,最终竟觉得吃饭的时刻是可怖的 。我坐在那幽暗房间的餐桌末端,因恐惧而寒战连连 ,把饭食一点点强压进口中,闷想着:“人为何一天 非吃三餐不可?”吃饭时每个人都表情严肃,用餐俨 然某种仪式:一家人须每日三次,准时聚集到一间幽 暗的屋中。餐盘的顺序要摆放正确,即使不饿,也须 沉默着低头咀嚼饭食。以至于我曾以为,这是在向家 中蠢蠢欲动的亡灵们祈祷。 在我听来,“人不吃饭就会死”这句话不过是可 恶的恐吓之词。然而,这种迷信的说法(到现在我仍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村上春树推崇备至的作家太宰治绝望的告白,本书同时收录太宰治绝笔之作《Goodbye》,畅销超百万册的现象级畅销书,全新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