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变局(形塑中国三千年下)(精)](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0916/04/20220916043233912.jpg)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96.00
折扣价: 61.50
折扣购买: 历史大变局(形塑中国三千年下)(精)
ISBN: 9787533968038
进本草纲目疏 李建元 李建元,明蕲州(今湖北 蕲春)人,李时珍的儿子, 曾代父呈献《本草纲目》和 遗表,其余生平事迹不详。 李时珍(1518—1593),字东 璧,号濒湖,为明代有名的 医学家。二十四岁时,跟从 父亲李言闻习医,勤读古医 书。后来发现古代《本草》 书有许多问题,乃进行修改 。曾到许多地方采集、观察 药草,做实地验证。先后花 费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参阅 八百多家书籍,稿本经过三 次修改,才完成《本草纲目 》一书。此书为我国古代重 要的医书,曾被翻译成数国 文字。他另外著有《奇经八 脉考》《濒湖脉学》。 背景 《本草经》为我国现存 最早的一部药学专书,大约 编成于汉代,原作者姓名已 失传;因古代有神农尝百草 的传说,后人便把此书的著 作归于他的名下,所以又称 《神农本草经》。书名《本 草》,乃因中药包括植物类 、动物类、矿物类的药物, 其中以植物类的药物占多数 ,故以《本草》为名,寓有 以草类药物主治疾病的意思 。这部书在六朝以后,流传 得非常广泛,唐、宋时,多 次经由政府诏令纂修,增补 了许多新的药物。明代的李 时珍,更以一己之力,修改 、补充古代的《本草》书, 编撰《本草纲目》一书,完 成集《本草》学大成的工作 。 李时珍出身于一个三代 相传的医户人家,从小就受 到医学的熏陶。不过他早年 仍致力于科举,虽然十四岁 就考中秀才,但考举人却遭 到三次失败。后来因见父亲 医治病人和受自己患病几乎 丧命的影响,便在二十四岁 时,立志改行学医。他在研 读古代医书时,发现书上有 不少错误,同时由于医学的 进步,新的药物不断增加, 遂激起他修补医书的念头。 从三十五岁起,到六十 一岁,李时珍花费了将近三 十年的心血,一方面到各地 调查药物,一方面博览八百 多种各家医书,艰辛地完成 了五十二卷的《本草纲目》 ,全书有一千八百九十二种 药物(包括三百七十四种新 药),收集一万一千九十六 种药方,并绘制三卷图谱( 有一千一百一十一幅插图) ,足见其规模宏伟。 《本草纲目》著成后, 未能立即刊行。直到李时珍 死后三年(万历二十四年, 1596),才由他的儿子李建 元献给朝廷,却被搁置一旁 ;后来经由南京书商胡承龙 帮助,才使此书刊行传世。 影响 《本草纲目》一书分成 十六部,六十类,大致按照 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 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标准排 列,方法十分科学。此书矫 正了一些不合理的传说,也 保存和介绍了许多前人的药 方、医理,为初学者提供了 很大的便利。 四百余年来,习医者莫 不人手一部。1606年,此 书传入日本;1647年,波 兰人卜·弥根将其译成拉丁 文;后来又有韩、法、德、 英、俄等译本,足见此书之 受世人注重,价值的确不凡 。 原文 湖广黄州府儒学增广生 员李建元谨奏,为遵奉明例 访书,进献《本草》以备采 择事: 臣伏读礼部仪制司勘合 一款:“恭请圣明敕儒臣开 书局,纂修正史,移文中外 ,凡名家著述,有关国家典 章,及纪君臣事迹,他如天 文、乐律、医术、方技诸书 ,但成一家名言,可以垂于 方来者,即访求解送,以备 采入艺文志。如已刻行者, 即刷印一部送部,或其家自 欲进献者听,奉此。” 臣故父李时珍,原任楚 府奉祠,奉敕进封文林郎、 四川蓬溪知县。生平笃学, 刻意纂修,曾著《本草》一 部。甫及刻成,忽值数尽。 撰有遗表,令臣代献。臣切 思之:父有遗命而子不遵, 何以承先志?父有遗书而子 不献,何以应朝命?矧今修 史之时,又值取书之会,臣 不揣谫陋,不避斧钺,谨述 故父遗表。 臣父时珍,幼多赢疾, 长成钝椎,耽嗜典籍,若啖 蔗饴。考古证今,奋发编摩 ,苦志辨疑订误,留心纂述 诸书。伏念《本草》一书, 关系颇重,注解群氏,谬误 亦多。行年三十,力肆校雠 ,历岁七旬,功始成就,野 人炙背食芹,尚欲献之天子 ,微臣采珠聚宝,敢不上之 明君? 昔炎黄辩百谷,尝百草 ,而分别气味之良毒;轩辕 师岐伯,遵伯高,而剖析经 络之本标;遂有《神农本草 》三卷,艺文录为医家一经 。及汉末,而李当之始加校 修。 P679-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