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讲故事的人都这么讲](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40422/16/20240422165025899.jpg)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9.60
折扣购买: 会讲故事的人都这么讲
ISBN: 9787300318127
黄磊 作家,职业编剧。 作品散见于《意林》《读者》《小说月刊》等,曾先后在《意林》《燕赵晚报》等媒体撰写名家专栏。 主要编剧作品有电视剧《局中人》《破茧》《锋刃》等,作品曾入围金鹰奖、华鼎奖。 韩志鹏 职业编剧,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学历,现为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员。 主要编剧作品有电视剧《我的经济适用男》《泪洒女人花》《热血》《我的狐仙老婆》等。
故事是过程。 对,就是这么简单。 也许你会惊讶,难道故 事没有开端吗?难道故事的 结局不重要吗?很多人看剧 的时候都要先追问一句:“ 这剧是好的结局还是坏的结 局啊?坏的我就不看了。” 你看,大家多关注结局呀。 可笔者告诉你,过程对 于讲故事的人来说几乎等于 全部,决定了故事内容是精 彩还是干瘪,是丰富还是贫 瘠…… 美国著名创意写作导师 罗伯特·麦基说过:“故事是 生活的暗喻,而生活存在于 时间里。”这个时间便是过 程,它不在于长短,可以是 一年、十年;也可以是一天 ,甚至一个小时……如果我 是个听众,哪怕是发生在一 分钟之内的故事,我也想听 这一分钟之内发生的跌宕起 伏的过程,而不是直接告诉 我结果。 故事是过程,我们的任 务是让这个过程尽量跌宕起 伏、惊心动魄。 事件与故事 为强调过程的重要性, 笔者先来分析事件与故事的 区别。 如果你是在晚上阅读这 本书,不妨先回顾一下这一 天你经历了什么?是否有可 以讲述给家人听的故事?或 许,你度过了平常的一天, 起床,吃饭,上班,下班, 休息……所有的这些日常都 是事件。甚至,哪怕你在公 交车上被人踩到了脚,但你 们都心平气和、彼此谦让, 然后分头到站下车,这也是 事件。 笔者用一个经典的扩写 练习来明辨“事件”与“故事” 两者的关系: 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 。 这句话非常客观地陈述 了两个事实,有开端,也有 结局,但少了过程,便称不 上故事。国王死了和王后死 了都是“事件”,两个事件罗 列在一起就成了我们常说的 “流水账”。 但笔者试着将这句话稍 加扩充,情况马上不一样了 : 国王死了,王后因为悲 伤也死了。 两件事因为因果关系被 串联成了一件事,而这种陈 述比刚才的客观陈述多了更 多信息,也多了让人唏嘘的 情绪:王后的离世是因为“ 悲伤”啊。这其中的关键在 于“因果”。有了因果关系, 事件成了“情节”。 情节,是故事的重要因 素,它往往是一个有因果关 系的事件团。诸多情节叠加 就组成了故事的“过程”。 我们可以试着继续扩写 : 国王死了,因此小王子 继承了王位。但因为小王子 尚未成年,国王留下遗嘱, 让王后摄政,可王后向来不 问政事,毫无经验,因此大 臣们不希望王后摄政,便想 方设法阻挠,成功说服一向 讨厌母亲管束的调皮王子, 不准王后摄政。王后失去丈 夫,又被儿子嫌弃,悲伤过 度去世了。 这个段落中,有不同因 果的四个情节,每个情节环 环相扣,因此它可以被称为 一个故事。虽然它远远谈不 上精彩,更像是一个故事的 概述。 通过这个扩写,已经足 够让你明白“事件”“情节”和 “故事”的区别了。故事是过 程,一个具有因果逻辑链条 的过程;情节保证了这个过 程的延宕和推进;事件则让 故事血肉丰满。 请记住,因果逻辑是让 事件变成情节并组成故事的 重要因素。但并非所有的因 果逻辑都像上面这个简单的 小故事中的一样粗暴直接— —前因后果相继到来,而是 经过精心的结构安排,将因 果分开。 在我国古典小说中,一 个很重要的结构技法是“草 蛇灰线”,这个技法便是前 面埋下一个“因”,在故事的 很后面再形成“果”。在小说 《红楼梦》(若非特意说明 ,本书中提到的《红楼梦》 均指小说)中,这样的技法 比比皆是,比如晴雯被撵出 大观园直至病死这个结局, 就早早地在前面埋下了不同 的“因”,如她“撕扇”的骄纵 、她快言快语得罪贾府管家 林之孝的女儿小红、她的模 样和性格有些像林黛玉等, 都是她为王夫人所不喜直至 被撵出大观园的原因。而这 些,都被作者曹雪芹一点一 点、细细铺陈在前面故事的 细节中,慢慢累积,最终成 就了“晴雯之死”这样一个巨 大的悲剧。 这样的技法在电视剧, 尤其是长篇电视剧里也颇为 常见。《甄嬛传》(若非特 意说明,本书中提到的《甄 嬛传》均指电视剧)里的欢 宜香、舒痕胶等道具的运用 ,甄嬛与纯元皇后容貌相像 等元素,都是这样在不经意 间埋进去,初看之时甚至会 被观众忽略,直到后面揭示 了“果”,才让人恍然大悟, 恨不得从头再看一遍。这样 “草蛇灰线”的铺排和设计, 也是很多观众不断重看《甄 嬛传》的原因。 将“因”慢慢埋到前面, 把“果”累积到故事的后面, 能让故事更加引人入胜。接 下来,笔者试着将《国王和 王后》的故事用这样的方式 讲一遍,看效果是不是能更 好一些。 P3-7 1.这是一本用编剧思维来提升表达力的工具书,可以让你讲一个属于自己和听众的“热播剧”。 2.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吴琼、《伪装者》编剧张勇、著名作家沈嘉柯及《锦绣缘华丽冒险》制片人环玥倾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