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年(共3册)(精)

凶年(共3册)(精)
作者: (美)大卫·西蒙|译者:徐展雄
出版社: 上海三联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8.50
折扣购买: 凶年(共3册)(精)
ISBN: 9787542650849

作者简介

徐展雄,编剧,专栏作家,翻译。编剧作品有《功夫瑜珈》、《心理罪》等,译著有《黑色电影》、《重访希区柯克》和《眩晕》等。 大卫·西蒙:美国著名电视剧监制、编剧及作家。前《巴尔的摩太阳报》记者。他的纪实小说《凶年》荣获1992年度爱伦坡纪实犯罪小说奖。根据《凶年》改编的《凶案组:街头生活》和《火线》都成为了经典剧集,被誉为美剧黄金时代的代表作,彰显了美剧在文学性及社会批评方面的可能性。

内容简介

第一章 1月19日,星期二 杰·朗兹曼蹲下身子,从温暖的口袋里伸出一只 手,握住尸体的下巴,把他的头部翻向一侧直至伤口 暴露在他的眼前。那是一个椭圆形的小洞,红色和白 色的玩意儿还在往外渗出。 “你的问题在这里,”他说,“这位仁兄在慢慢 漏气呢。” “漏气?”佩勒格利尼说,他已经注意到了伤口 。 “慢慢地。” “那种你能修好的。” “当然能修好,”朗兹曼同意道,“现在他们都 有那种家用修理工具包啦……” “就像修轮胎一样。” “可不是吗,”朗兹曼说,“修理包里有补丁, 还有其他一切你需要的东西。如果是大一点的伤口, 比如说是被.38口径手枪打中的话,那你还不如换一 个脑袋呢。这个伤口还可以补一下。” 朗兹曼抬起头,一副热切关注的表情挂在脸上。 老天爷,汤姆·佩勒格利尼想,没有什么能和与 一个疯子一起调查凶杀案相提并论的了。凌晨一点, 黑人贫民窟的中心地带,半打制服警看着他们呵出的 口气在又一个死者面前凝固成白色的雾——即便是在 这样的地点、这样的时间,即便轮值警督已经出现在 了警灯的蓝色闪光之中,而他脸上的笑容已经僵硬不 已,朗兹曼还是一如既往面无表情地开着他标志性的 玩笑。当然,西区的午夜轮值警察并不是世界上最难 取悦的观众;而一旦你开上第一部门或第二部门的警 车,你总会被培养出一些病态的幽默感来。 “有人认识这家伙吗?”朗兹曼问道,“有谁和 他说过话?” “没有,操蛋的,”一位制服警回答道,“我们 到的时候,他已经十七了。” 十七。在警用无线电编码中,这个词的意思就是 “休工”,现在却被单纯地用来指代死去的人命。真 妙,佩勒格利尼笑了笑,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什 么能改变一个警察的态度。 “有人搜过他的口袋吗?”朗兹曼问。 “还没有。” “操他妈的,他的口袋在哪里?” “他的运动服都盖过了长裤。” 佩勒格利尼看着朗兹曼跨过尸体,双脚踩在尸体 腰部两侧的地上,然后开始用力拉扯死者的运动裤。 他笨拙地把尸体在人行道上拉动了几英尺,原先的位 置只剩下一摊被拖曳得乱七八糟的血泊,还有溅了一 地的脑花儿。朗兹曼把他那肉呼呼的手伸进了死者的 前口袋。 “小心针眼。”一位制服警说。 “得了吧,”朗兹曼说,“你看看这帮围观的人 ,要是他们有人得了艾滋,你会相信只是因为被他妈 的针眼儿刺了吗?” 这位警司把手从死者的右前口袋拔了出来,一美 元左右的零钱散落在了人行道上。 “前面口袋没有钱包。我完事了,可以让法医把 尸体抬走。你们已经叫了法医,对吗?” “应该已经在路上了。”另一个制服警说,他一 边在事故报告的第一张纸上记录着什么,一边问道, “他中了多少枪?” 朗兹曼先是指了指死者头上的枪伤,然后抬起死 者肩胛骨的部位,在死者皮夹克的上背部还有一个破 洞。 “头上一枪,背上一枪。”朗兹曼顿了顿,佩勒 格利尼发现他又变得面无表情了。“可能有更多。” 制服警用笔记了下来。 “有一种可能性,”朗兹曼竭尽全力摆出一副专 家的样子,说道,“这种可能性还不低,这看似是一 个枪眼,但他其实挨了两枪。” “不会吧。”制服警还真信以为真了。 这是一本纪实小说。警探的、被告的、受害者的 、检察宫的、警察的、法医的以及所有被提及的名字 都是真实的。我所描述的事件也都是真实的。 我的报道是从1988年1月开始的。当时,我以“ 实习警察”这一古怪的名头加入了巴尔的摩警局的凶 案组。和那些经常长时间出没于同一地点的记者一样 ,我渐渐变成了这个小组的一员,变成了他们工作生 活中一个无伤大雅的背景。几个星期之后,他们就把 我当成了自己人,仿佛让一个记者望向犯罪的深渊是 件自然而然的事情。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