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真心的快乐(行贵禅医悟语珍藏版)/中医健康绝学系列
作者简介
释行贵禅师,主任中医师,河南省政协委员,佛光寺、古禅寺住持。少时拜于少林寺德禅大师门下,学习正宗少林禅医,苦修易筋经、洗髓经、八段锦等养生健体之法。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在中国各地及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等五十多个国家讲学。广行布施,仅在河南省内就捐款建成希望小学三十二所。
内容简介
不偏重于一端,不执着于一念 每个人都想离苦得乐,秘密在哪儿?在心情,也就是 情绪,人就是在情绪的不停变化中走完一生的。从生理的 角度讲,适当的情绪有助于人体健康,过度的情绪却会损 害健康。 我刚患癌症的时候,躺在病床上一动不能动,心里就 会胡思乱想。想到过死亡,想到过恨这恨那。为什么人会 胡思乱想?因为我们的五脏里住着五个“神”——心主喜 ,肺主悲,肝主怒,肾主恐,脾主忧。生病了,五脏功能 弱了,管不住这五种情志了,这五个神跑来跑去,人当然 就会胡思乱想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个好身体。后来我觉 得这样下去不行,于是就背《心经》中的一句话“不生不 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 味触法”,渐渐地,我明白了,一切都是伪心想出来的, 一切都是妄想执着,一定要把这些妄想都降服。这样一来 ,心慢慢就定下来了。尝到甜头后,我开始天天背《心经 》《药师经》《大悲咒》等,明白了很多,也重新认识了 生命,明白了生命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生病,什么是心 ,心在哪里。很快,怕死、恨这恨那的心就没有了,人也 就越来越健康了。 生病时不要老想它,就像《金刚经》里说的那样:不 偏重于一端,不执着于一念,不要老想那些负面的事。 如果忍不住想了,是因为不能做到“定”。 佛家讲究一个“定”字,这个“定”在情绪上可以理 解为不被外界所影响,是一种修心的过程。尘世中有无限 的纷扰,活在其中的人自然难以逃避这些纷扰。比如说, 一个人受了委屈,被他人打骂,往往会生出嗔怒心,轻则 靠自己身体化解怒气,重则仇恨报复,惹起祸端。所谓大 怒伤肝,其实不仅是肝脏,人在大怒的情况下对心、肝、 脾、肺、’肾均有所伤。如果是身体强壮的人,元气旺盛 ,一般还能抵御,虽有所伤,一时之间也不至于产生疾病 ,但若是频频产生怒火,再强壮的身体,也有吃不消的时 候。 如果是先天禀赋不足,或是先天充足而失于调养之人 ,柔弱的身躯难以抗拒熊熊的怒火,则必然要生病。《三 国演义》里,周瑜便是在受了箭伤的情况下,不听医生劝 告,一而再,再而三地发怒,气冲疮口,不治身亡。他的 死和“怒”这种情绪是分不开的。与周瑜不同的是,林黛 玉死在一个“悲”字上,她先天禀赋不足,又常年多悲, 久之伤及根本,导致了薄命的结局。 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我都在寺里给前来的善男信女 开解。有一次我在寺里,遇到一位女居士,她刚做完乳腺 结节手术,从她无神的双眼、无精打采的神态看得出,她 的情绪非常悲观。果然,她就对我说:“师父,我患了乳 腺结节,虽然做了手术,但是不知道有没有做干净,也不 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说道:“你知道你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吗?就是因为 女人心眼比较小,容易生闷气,导致肝经不通畅,乳腺正 是肝经循行的地方,长期的气血不畅通,自然就结节了, 你现在刚做完手术,仍然是这样看不开,病怎么能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