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洞察(2018)(精)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国际航线火拼背后:补贴盛行的隐忧 2018年刚刚开始,国际远程航线经营许可争夺战已经 打响。 截至目前,民航局公示的2018年国际远程航线申请已 经达到数十条,北京—哥本哈根、成都—特拉维夫等航线 还出现了多家公司竞争的局面。 其中,海南航空申请在明年开通11条国际远程航线, 是国内航空公司中申请开通航线数量最多的,在海航之后 ,四川航空和天津航空分别申请了6条及5条航线。 在几家申请国际远程航线热情最高的航空公司中,并 没有三大国有航空的身影,而且申请的始发目的地主要是 二三线城市。 当然,二三线城市国际航线申请的火爆,也有当地政 府对新开航国际远程航线补贴政策的推动。 对于一些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航线(尤其是国际远程航 线),航空公司在开通的前1-3年,一般都可以从地方政 府或者民航局那里获得数量不等的“航线补助”。 例如,《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航空产业发展的实 施意见》就明确公布了新开客运航线的“补助”标准:其 中,新开直飞亚洲(地区)定期和不定期客运航线,执飞 机型座位数在200座(含)以上的每班分别补助8万元和4万 元,200座以下的每班分别补助6万元和3万元;新开经停亚 洲(地区)定期客运航线按新开直飞定期航线补助标准的5 %补助;新开高原机场的国内定期航线,直飞航线每班补 助4万元,经停航线每班补助2万元。连续补助最长不超过3 年,三年的补助额分别按补助标准的100%、80%、50%执 行;对新开通的洲际客运航线、全货机航线和根据需要开 通的特殊航线,以及新设立的基地航空公司等,按照“一 事一议”的原则确定支持政策。 除了青岛,重庆市政府早在2005年就曾决定市级财政 在3年内每年补贴2000万元.共计6000万元来补贴航空公司 在渝的国际航线。根据当时的测算,重庆每多一条国际航 线,一年就可增加500万元税收。 从2018年的国际航线申请情况来看,这种由补贴推动 的开航线热情仍在持续,不过,隐忧也开始显现。 一是国际油价的触底反弹。这两年三大航的洲际航线 齐刷刷地都实现了整体盈利,除了市场好之外,油价低是 一个更加关键的因素。当下国内航线的航油成本占比大约 为20%,而洲际航线的航油成本占比可能高达40%左右。 可见,国际,特别是洲际航线对油价变化要敏感得多,但 当油价上升国内线利润腰斩的时候,可能洲际航线已经陷 入亏损了。今年新年刚过,国际油价开盘就突破每桶60美 元,升至两年以来的高位。 二是收益水平持续下滑。近三年三大航的国际航线座 公里收入越来越低,这与国际航线的价格水平上不去有关 。也就是说,从运量上看,国际市场红红火火,但从价格 和盈利能力上看隐忧已现。 三是宽体机引进“零门槛”。随着洲际航线的火爆, 国内航空公司引进宽体机的热情高涨,目前,我国已有10 家航空公司加入了宽体机俱乐部,还有3家公司已经“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