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山墙的安妮/红发安妮系列

绿山墙的安妮/红发安妮系列
作者: (加)露西·莫德·蒙哥马利|责编:邓艾黎//李博|译者:马爱农
出版社: 四川文艺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3.80
折扣购买: 绿山墙的安妮/红发安妮系列
ISBN: 978754116266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蕾切尔·林德太太大吃 一惊 蕾切尔·林德太太就住在 阿冯利干道插入一个小山谷 的地方。小山谷两边桤树成 荫,结满了像女士们的耳坠 一样的果子。一条小溪横穿 路面,它发源于远处古老的 卡思伯特领地的森林,流经 森林部分的上游,有着幽僻 的池塘和瀑布,以错综复杂 的小溪著称;可当它流到林 德山谷时,却变成了一条安 安静静、规规矩矩的小河了 。这是因为,任何事物如果 不适当地考虑一下体面和礼 节,是通不过蕾切尔太太的 门前的,就连一条小溪也不 例外。也许,小溪意识到蕾 切尔太太正坐在窗口,犀利 的目光老是盯着窗外经过的 一切,从小溪和孩子注意起 ,一旦发现有什么奇怪或者 不顺眼的事情,她便非打听 个水落石出,才会安下心来 。 在阿冯利和它外面的一 带地方,许多人会忽略他们 自己的事情,却密切地注意 乡邻的一举一动;可是有些 能干的人却既能安排好自己 的事情,又能兼顾别人的事 情,蕾切尔太太就是其中之 一。她是个会当家的家庭主 妇,手头的工作总是很早就 做完,而且完成得呱呱叫; 她创办了缝纫组,帮助开办 了主日学校,她还是教会救 助团体和国外布道附属机构 的最得力的支持者。然而即 使这样,蕾切尔太太还是能 找出大量的时间,接连几个 小时坐在厨房的窗口,绗缝 “衬棉絮的”被子——她已经 缝好十六床这样的被褥啦, 阿冯利的管理家务的主妇习 惯用肃然起敬的口吻这样告 诉别人一同时用锐利的目光 扫视着这条穿过山谷、向远 处陡峭的红山丘蜿蜒而上的 干道。阿冯利拥有一个三角 形的小半岛,直伸入圣劳伦 斯海湾,半岛两面临水,所 以出入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得 经过山丘干道,受到蕾切尔 太太洞察一切的目光的无形 监视。 在六月初的一个下午, 她又坐在那儿了。温暖明亮 的阳光透过窗户照了进来, 屋下斜坡上的果园里开着白 中带粉红色的花朵,就像新 娘面颊上泛起的红晕一样, 成千上万的小蜜蜂围着花朵 嗡嗡叫着,托马斯·林德— —阿冯利那一带的人管他叫 “蕾切尔·林德的丈夫”,一 个瘦小、温顺的男人——正 在谷仓后面山坡的田地里种 晚萝卜籽;这会儿,在绿山 墙农舍近旁那一大片红色的 溪边田地里,马修·卡思伯 特也该在种他的晚萝卜了。 因为前一天晚上,在卡莫迪 的威廉·J.布莱尔的杂货店 里,蕾切尔太太听到他告诉 彼得’莫里森,他打算第二 天下午种萝卜籽,所以她知 道。当然哕,这是彼得问起 以后他才说出来的,因为众 所周知,马修·卡思伯特有 生以来从未主动地把他的情 况告诉过别人。 可是,在大忙日子的下 午三点半,马修·卡思伯特 却跑到这儿来了,不紧不慢 地驾着车穿过山谷上了山坡 ;更奇怪的是,他戴了一条 白色的硬领,还穿上了一套 最好的衣服,显而易见,他 是要到阿冯利小半岛的外面 去了;他赶着栗色母马拉的 轻便马车,这表明他准备走 相当长的一段路程。那么, 马修·卡思伯特上哪儿去呢 ?他又为什么要上那儿去呢 ? 如果当时阿冯利大道上 还另有个男子,那么善于巧 妙地把一些情况综合起来的 蕾切尔太太或许就可以对这 个问题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可是马修难得出门,准是有 什么紧迫的、不寻常的事要 他去解决;他是世上顶顶羞 怯的男子,不喜欢在陌生人 中间周旋或者到他可能要同 人家交谈的地方去。可现在 呢,马修戴着一条白色硬领 ,还驾着一辆轻便马车,这 可不是件常有的事。蕾切尔 太太绞尽脑汁,苦苦思索了 好久,却一无所获,于是她 一下午的兴致就这样给一扫 而光了。 “吃过茶点,我就步行去 绿山墙农舍,从玛丽拉那儿 探问出他去哪儿,去干什么 。”这位可敬的妇人最后做 出决定,“在一年的这个时 候,他一般是不到镇上去的 ,而且,他也从不探亲访友 ;如果是萝卜籽用光了,他 也不至于要如此穿戴打扮, 驾着马车去买;说是去请医 生吧,他又走得不够匆忙。 对啦,从昨晚到他出发,一 定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真完 全给难住了,这究竟是怎么 回事。不弄清楚是什么事情 促使马修·卡思伯特今天走 出阿冯利,我的心情或良心 是不会有一分钟安宁的。” 这样,吃了茶点,蕾切 尔太太就出发了,她并没有 多少路要走。卡思伯特家居 住的草木蔓生、果树成荫的 大房子在路的那一边,离林 德的山谷不到四分之一英里 远。当然,狭窄幽长的小路 使路程看起来远得多。马修 ·卡思伯特的父亲像他的这 位儿子一样羞怯、沉默,当 初创建家宅时,他尽可能地 远离他的同胞,就差没整个 退缩到森林里去了。绿山墙 农舍筑在他开垦出的那片土 地的边缘,从干道上几乎看 不见。阿冯利其他居民的房 屋友好地紧密排列在干道的 两边。蕾切尔太太认为住在 那种幽僻的地方,根本不能 叫生活。 P1-3